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科学技术
舰船科学技术

张培元

月刊

1672-7649

JCKXJS@shipol.com.cn

010-64831773-810

1001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

舰船科学技术/Journal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2年,是中国舰船科技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促进中国舰船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舰船科技人员提供学术讨论与技术交流的园地。本刊的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导向性强。主要刊登中国舰船领域和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方面的论文。选题范围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舰船系统工程以及与舰船相关的内容。作者为参加我国舰船研制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直接从事产品设计、课题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从事海军装备工作的科研人员,相关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大专院校的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本刊的读者为船舶及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专家、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对船舶科技感兴趣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高斯噪声背景的水下INS-LBL组合导航方法

    成月曹园山赵俊波李锦...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是水下自主协同作业的重要装备,在水下获取持续可靠的高精度定位导航信息是AUV实施任务的重要前提.针对实际环境中系统噪声不再满足高斯分布、难以获得准确模型,进一步造成传统组合导航系统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熵卡尔曼滤波的水下INS-LBL组合导航方法.以INS与LBL之间的水声伪距为系统量测量,建立组合导航系统模型,削弱水下声通信产生的时延误差;采用最大熵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数据融合,提高复杂噪声干扰下的系统定位精度及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非高斯噪声背景下,基于最大熵卡尔曼滤波的水下INS-LBL组合导航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干扰,提高系统定位精度.

    最大熵卡尔曼滤波水下导航长基线自主水下航行器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船舶电场仿真与信号生成研究

    邬远哲张静刘振东岳瑞永...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电场半实物模拟是研究船舶水下电场特性、验证水下电场感知装置性能和特征检测算法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电场半实物模拟需求,将电场数学模型与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基于Lab VIEW平台开发了一套船舶电场模拟装置,可将船舶数学模型仿真信号转化为可被物理感知的电压信号.将船舶电场等效为水平电偶极子模型,基于LabVIEW语言开发测控软件界面,底层调用偶极子电场模型动态链接库文件实现电场信号的数值计算,利用数值信号驱动24位D/A卡产生模拟电压信号,实现船舶电场信号的物理生成.经实验验证,船舶电场模拟装置可实现典型海洋环境下运动船舶电场信号的物理输出,输出信号曲线与模型计算曲线吻合,可为船舶电场测试以及相关算法验证等提供信号输入.

    船舶电场虚拟仪器信号生成

    基于水下无人平台的多基地水声探测效能研究

    王兆弘张晶晶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水声探测技术具有无人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但针对水下多无人平台的联合探测效能分析方法还不明确,本文针对此问题,在常规多基地声呐探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水下无人平台的多基地探测模型,提出水下无人平台的多基地水声探测效能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水下无人平台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进行优化与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无动力式多基地声呐探测,水下无人运动平台可通过优化设计多基地基阵的运动轨迹以提升探测效能,探测概率最高可提升约35%,可为水下无人探测平台的轨迹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水声探测水下无人平台多基地探测效能

    自适应多信标DR/LBL紧组合导航方法研究

    邵虎林王胜利朱甘罗薛晓明...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现有基于水声定位的组合导航方法中,信标应答信号接收不稳定,以及因声速误差导致的测距误差对导航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紧组合导航方法.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以航速、航迹角定点运动学方程以及声速随机扰动为系统方程,使用时延作为观测量,根据接收到的随机数量的时延信息,自适应构建观测方程,以实现对信标应答信号各种接收情况的自适应处理.经过在青岛近海的实验验证,此方法数据利用率高,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定位精度.此外,它还能够有效地估计海水的平均声速,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长基线声学定位航位推算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组合导航

    舰艇抗击低空隐身目标能力分析和措施建议

    王兆杰李丁山罗湘勇茆明...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以LRASM导弹为典型代表的低空隐身目标对水面舰艇生存的威胁,研究了单舰和编队应对LRASM导弹攻击的能力,提出了舰艇抗击低空隐身目标的制胜机理和行动要点;主张协同运用各海战场全域作战空间有人/无人装备,构建"全域探测—协同跟踪"的探测网,"抗扰通联—分布协同"的指控网,"梯次衔接—软杀硬毁"的杀伤网,以空间布局拓展换取时间窗口延长,以宽频协同探测对抗前向隐身设计,打造新型海战场低空隐身目标防空作战体系.进一步分析了海上对抗低空隐身目标的体系组成、能力、关键技术,建议通过加强早期预警探测、海空共享火控数据、增加中层拦截层数、增大近层火力密度等方式,层层抗击来袭弹群.

    低空隐身目标水面舰艇对空杀伤网

    无人艇反潜作战能力的军事需求描述方法

    高佳健何斌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一种无人艇反潜作战能力的军事需求描述方法.首先,重点对军事需求的概念内涵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然后,对无人艇反潜作战能力军事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了军事需求描述的内容.通过构建反潜无人艇多视图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梳理无人艇作战任务和能力需求,基于QFD方法进行任务能力映射分析.最后,通过能力量化评估,获得装备的能力需求和当前的能力差距,为后续装备发展建设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无人艇反潜军事需求

    船舶主机边缘计算设备设计与实现

    陈智君卢珂王忠俊宋鑫...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船舶规范的完善,智能船舶虽未成熟但也得到迅速发展.而智能化最需要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这三方面内容.船舶主机作为动力来源,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所需的高采样率信号会带来数据量庞大、传输链路带宽不足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集数据采集、船舶主机信号数据特征分析、网络通讯等功能一体的主机边缘计算设备,并完成了边缘设备与边缘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与物联网平台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船舶主机边缘计算设备可以准确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并通过TCP协议上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本地及云端计算设备的计算压力,为后续的健康监测或故障诊断等数据分析流程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数据来源.

    船舶边缘计算物联网

    海洋平台建造甲板板识别技术研究

    刘玉玺刘超汪磊艾伟...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自动化技术蓬勃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金融、安防以及交通领域,极大地推动了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众多行业的转型发展.同样的,用于海洋平台甲板片预制也在积极的进行自动化改造,想要实现甲板片预制作业自动化,如何识别甲板板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识别甲板板主要难点在于甲板板尺寸较大,想要准确识别大尺寸工件,需要对识别方案进行相应的设计.本文在充分了解国内外识别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视觉识别、标签识别等方案.针对以上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优缺点对比.实现识别技术在甲板片预制作业的应用,将有效地提高车间工作效率,也将为制造业其他类似作业内容提供新的思路.

    车间自动化海洋工程识别技术

    基于光学图像分类的船舶航迹自抗扰检测技术

    孙宝刚王家伟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航行过程中,受到风、浪、流等自然因素,以及船舶自身运动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船舶偏离预定航迹,影响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有效控制船舶航迹,保证船舶的运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图像分类的船舶航迹自抗扰检测技术.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光学图像中的船舶特征,并把船舶导航目标的光学图像划分成大、小导航目标切片,并基于大导航目标特征构建第一层SVM分类器训练漏检大、小导航目标数据集,形成第二、三层SVM分类器.利用该分类器对挖掘到特征参数进行逐层的剔除筛选,检测漏检大、小导航目标,最终对船舶航迹中的光学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自抗扰技术结合高斯核映射,捕捉船舶航迹的复杂变化,实现船舶航迹自抗扰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有效区分目标光学图像,并可以在干扰下较稳定的完成船舶航迹检测,从而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和稳定.

    船舶航迹光学图像自抗扰检测深度学习SVM分类器卷积神经网络

    舰船网络通信接口数据传输功耗预测模型

    杨春霞宋乾振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舰船网络环境复杂,通信接口数据传输功耗预测精度过低的问题,设计舰船网络通信接口数据传输功耗预测模型.由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等组成舰船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模型,舰船网络通信接口位于数据链路层作为光导纤维媒介,进行舰船网络的数据传输.舰船网络通信接口数据传输的总功耗,由动态功耗、空闲功耗以及泄露功耗组成.利用指数平均预测算法,引入微分调节因子,构建数据传输功耗预测模型.利用权重系数衡量通信接口功耗预测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偏离程度,实现舰船网络通信接口功耗的精准预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舰船网络通信接口数据传输功耗,数据传输功耗预测的均方误差低于0.04.

    舰船网络通信接口数据传输功耗预测模型数据链路层指数平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