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科学技术
舰船科学技术

张培元

月刊

1672-7649

JCKXJS@shipol.com.cn

010-64831773-810

1001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

舰船科学技术/Journal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2年,是中国舰船科技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促进中国舰船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舰船科技人员提供学术讨论与技术交流的园地。本刊的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导向性强。主要刊登中国舰船领域和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方面的论文。选题范围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舰船系统工程以及与舰船相关的内容。作者为参加我国舰船研制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直接从事产品设计、课题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从事海军装备工作的科研人员,相关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大专院校的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本刊的读者为船舶及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专家、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对船舶科技感兴趣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碎冰模型形状对船舶碎冰阻力数值预报的影响

    张雨晴何炎平陈哲陈建美...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值模拟中,碎冰模型形状对于船舶碎冰阻力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以某极地环保多用途运输船为案例对象,研究7种数值碎冰模型形状对船舶碎冰阻力预报的影响,建立片状正方形、圆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椭圆形、梯形和不规则多边形数碎冰模型,采用CFD-DEM的方法对船舶碎冰阻力进行预报,并将结果与冰水池模型试验相对比.研究表明,7种形状碎冰模型均能很好模拟出模型试验现象,数值计算得到的碎冰阻力值均比模型试验结果高,片状圆形碎冰模型数值计算值高2.04%,在7种形状中误差最小.因此,在以阻力预报为目的船舶碎冰航道航行CFD-DEM数值计算中,建议采用片体形状为圆形的数值碎冰模型.

    冰区船舶碎冰模型形状离散元法船舶阻力

    水下通信装置耐压壳体的机械结构设计仿真方法研究

    李光军陈佳伟杨靖胡湘生...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耐压壳体机械结构参数化设计的通用方法.通过Ansys软件提供的APDL语言,完成机械结构的参数化自动仿真任务,有效缩减了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周期.同时,针对耐压壳体基本的使用工况,本文基于力学理论分析方法,提出耐压壳体的通用结构设计方法和需要关注的关键设计指标.

    结构设计耐压壳体数字化仿真计算材料力学

    基于AU型螺旋桨的对称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研究

    刘可峰李鹏张代雨吴政运...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特种船舶的需要在AU螺旋桨基础上对叶型进行对称化处理得到对称螺旋桨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为某AU型螺旋桨进行敞水数值模拟,得到该螺旋桨正向旋转时的水动力性能,并与实验图谱数据进行误差分析,证明数值方法的有效性.为对称螺旋桨进行了敞水性能模拟,对比数据分析对称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优势和劣势,为特种船舶的推进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AU螺旋桨对称螺旋桨CFD数值分析

    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艇系统姿态感知研究

    邓涛刘双魏汉迪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无人机和无人艇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无人艇协同应用逐渐成为未来海上军事任务和智慧交通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然而,考虑到无人艇在不同海况条件下的高动态特性,传统的雷达等手段虽然可以满足高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但成本较高,而传统的视觉方法虽然成本低、易于实现,但稳定度较低.本文基于相机成像原理,提出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艇的单目定距方法.通过对着陆区域的多个标志物进行识别定距后,对无人艇着陆区域平面进行拟合重构,从而获取无人机与无人艇的距离,标志物越多,算法失效的概率越低.搭建数值模拟器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算法在无人艇大倾角摇晃下的精度和稳定性.结果显示,算法在无人艇摇晃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距离,所有工况计算出X,Y,Z方向上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47%、6.48%和8.04%.

    距离感知单目视觉无人机艇协同

    AUV接驳系统水下系泊悬浮运动建模与分析

    谭桦辛传龙郑荣
    9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对接是自主水下航行器(AUV)能量补充和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为提升对接成功率,针对拖曳式导向罩对接方法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开合式接驳装置.分析该装置是否满足对接要求,本文基于机构质心位移分析和Newton-Euler动力学理论建立具有变质心特性的接驳装置水下六自由度运动模型,系绳简化为一变刚度——阻尼轻质弹簧模型,结合系绳运动和受力边界条件建立系统缆-体耦合运动模型;并使用CFD软件STAR-CCM+对系泊悬浮接驳系统建立动态仿真模型.通过拖曳实验验证2种方法的有效性,其中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相关性更好,相关性系数最高时可达0.9367.最后利用动态仿真模型详细分析外界水流和波浪干扰以及接驳装置拖点变化、导向罩开合对接驳装置运动状态的影响,波浪幅值不宜超过0.2 m,拖曳架固定时接驳装置更有利,导向罩开合时对接驳装置的姿态角影响较小,对其位置的变化影响较大.

    水下对接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接驳装置水下悬浮对接

    双电机推进轴系隔振方案及传递特性研究

    高逸芝周瑞平沈理姣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对大型水面舰船电力推进装置进行隔振处理的还比较少见.为研究某大型舰船双电机推进轴系在螺旋桨激励下的传递特性和隔振方案,提出一种考虑轴承阻尼作用的有限元混合模型建立方法,给出6种隔振方案,利用Ansys软件对整个轴系进行模态和谐响应分析计算.以平均振级落差作为评价标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激励力频率比系统的固有频率大√2倍时,在一定范围内,总静刚度越小隔振性能越强;在总静刚度相等的情况下,采用单个静刚度更大、数量更少的隔振器可以达到几乎相同的隔振效果;该轴系优势模态的变形集中在机组轴向前后两端的位置,增加该位置的隔振器数量可以提高隔振性能.

    大型设备双电机螺旋桨激励力隔振有限元分析

    深海电动缸齿轮传动机构设计及仿真

    刘振强张天保李玉峰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深海电动缸的精准运转,设计由行星轮系和定轴轮系组成的混合轮系传动机构,并根据条件要求确定各齿轮的结构参数.在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的基础上,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模拟仿真.根据仿真结果验证理论设计的正确性,并重点分析各级齿轮的接触力特征,可为电动缸齿轮传动机构的强度校核及后续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深海电动缸齿轮传动机构ADAMS动力学仿真

    基于高次时频谱特征的舰载相控阵雷达信号降噪识别

    张克生濮军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舰载相控阵雷达信号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噪声信号频谱能量超过目标信号,导致雷达信号难以识别这一问题,提出基于高次时频谱特征的舰载相控阵雷达信号降噪识别方法.通过CWD时频变换方法,将原始雷达信号映射到时频域,提取信号二维时频分布信息后,对CWD时频分布信息进行幂处理,计算时频信息中各元素幂次信息,提取信号高次时频谱特征;由广义S变换方法,调节信号高次时频谱特征滤波所用高斯窗函数与时频分辨率,完成雷达信号时频降噪.将降噪后的信号输入循环神经网络中,捕捉降噪信号中时序依赖关系,学习不同信号类型之间区分特征,完成雷达信号降噪识别.经测试,此方法在强电磁干扰下对信号的识别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弱化复杂电磁环境干扰影响.

    高次时频谱特征舰载相控阵雷达信号降噪识别循环神经网络广义S变换

    基于多尺度特征匹配的沉底小目标识别研究

    李荣王旭东喻鹏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潜航器搭载声呐在探测沉底小目标时存在混响背景强、目标边缘模糊和存在声影等特征,提出一种多尺度匹配的声呐图像识别方法.首先对声呐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声呐回波强度的灰度图像;然后进行高斯低通滤波,增强了强回波区的轮廓特征;进一步采用自适应阈值法分割图像,形成相对独立的连通域;最后根据典型柱状目标在声呐图像中的尺寸、回波强度和声影强度等多尺度特征,提出目标多尺度匹配的声呐图像目标识别方法;将该方法用于不同声呐图像的目标识别,结果表明,利用多尺度匹配的声呐图像识别方法对典型沉底小目标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为水下机器人目标自动识别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沉底小目标水下混响声影区多尺度匹配

    基于Costas-DPSK编码的水下探测通信一体化波形

    刘罡李永胜石磊岳玲...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未来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等设备探测通信一体化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ostas序列频率调制和差分相移键控(Frequency modulation of Costas Sequence and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Costas-DPSK)的水下探测通信一体化波形,并给出后续基于双曲调频信号和单频连续波信号(Hyperbolic Frequency Modulation Wave and Continue Wave,HFM+CW)导引信号设计和信息处理方案.该信号利用Costas跳频调制保证了波形的探测能力,结合DPSK调制通信信息序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信号同时具备不输于线性调频信号(Line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的目标探测能力以及DPSK调制的通信能力,兼顾了水下探测和通信功能.

    Costas-DPSK编码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水下航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