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畜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畜生态学报
家畜生态学报

陈玉林

月刊

1673-1182

jcst@x263.net

029-8709113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Journal Acta Ecologae Animalis Domasti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业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畜牧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作为全国性的学术类核心期刊,已被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8家收录为源期刊。主要刊登动物环境生理、环境营养、繁殖生态、行为生态、遗传生态、疾病生态、系统生态、以及畜牧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场工艺设计、畜牧场环境控制、环境检测与评价、畜牧场环境保护、农牧业生态系统设计与评价和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发面的研究论文、西部论谈、科学试验、观察分析、管理者阅读。适合农林院校师生、畜牧兽医及生态工作者和畜牧业者、管理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用土壤微塑料、抗生素、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陈颖熙吴芮庭廖新俤邢斯程...
    1-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复合污染是多种污染物在土壤中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造成的综合性污染,土壤中多种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已引起广泛重视.微塑料是环境领域研究对象的新热点,目前还缺乏对土壤环境中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特点的了解.该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综述了微塑料、抗生素、重金属这三种环境污染物复合污染的危害和互作效果,为今后探明这些污染物在土壤的互作机理以及防治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土壤复合污染微塑料抗生素重金属

    早胜牛CD36基因第9外显子多态性及不同组织mRNA表达分析

    王燕燕徐建峰高博董和...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早胜牛脂肪酸转位酶(CD36)基因第9外显子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以早胜牛为研究对象,用PCR-SSCP技术对早胜牛CD36基因第9外显子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分析SNP位点与早胜牛肉用性能的关联性.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CD36基因在早胜牛不同组织的mRNA表达差异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D36基因第9外显子在T83125C位点存在一个SNP,具有TT和TC 2种基因型,TC型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肌内脂肪都显著高于TT型(P<0.05);CD36基因在4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脏、腿肌、背最长肌和肝脏,心脏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P<0.05),背最长肌中CD36基因mRNA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855.说明CD36基因T83125C位点可作为早胜牛肉用性状分子标记位点,CD36基因可作为早胜牛肌内脂肪沉积和肉用性状的候选基因.

    早胜牛CD36基因肌内脂肪含量多态性肉用性能

    努比亚山羊妊娠前期饲喂N-乙酰半胱氨酸对VEGFD、VEGFR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韦仕南周志楠骆金红敖叶...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作为一种优良的饲料添加剂与抗氧化剂,在提高山羊繁殖性能中有重要的作用.为探究VEGFD与VEGFR1基因在NAC饲喂前后努比亚山羊下丘脑、垂体、子宫、输卵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试验以妊娠前期努比亚山羊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NAC饲喂组和空白组.提取NAC饲喂前后努比亚山羊性腺组织的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VEGFD与VEGFR1基因在2个试验组山羊性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VEGFD与VEGFR1基因mRNA在NAC饲喂组和空白组山羊的性腺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VEGFD基因在努比亚山羊NAC饲喂组表达量的顺序依次为:垂体>下丘脑>子宫>卵巢>输卵管,在空白组中的表达量依次为:垂体>子宫>输卵管>卵巢>下丘脑;NAC饲喂组中VEGFD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VEGFR1基因在NAC饲喂组中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输卵管>子宫>下丘脑>垂体>卵巢,而在空白组中的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输卵管>垂体>下丘脑>子宫>卵巢.且在NAC饲喂组中,VEGFR1基因在下丘脑、子宫以及输卵管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研究显示,NAC饲喂后VEGFD与VEGFR1基因在努比亚山羊性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初步表明NAC可促进努比亚山羊的繁殖,这为今后进一步探究NAC饲喂对山羊繁殖性能及VEGFD与VEGFR1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努比亚山羊NACVEGFD基因VEGFR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江苏地区荷斯坦牛乳蛋白率Wood模型的非遗传影响因素分析

    王洁梁艳张强王海洋...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江苏地区荷斯坦牛乳蛋白率变化曲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Wood模型对江苏地区12个奶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467396条DHI乳蛋白率记录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分析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 d产奶量等因素对泌乳曲线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蛋白率变化曲线平均拟合度为0.9929,乳蛋白率最低值为3.10%,达到乳蛋白率最低值的时间为77.42 d,乳蛋白率持久力为3.75;规模在5000头以上的牧场荷斯坦牛乳蛋白率变化曲线拟合度最大(0.9932),规模为2001~5000头的牧场拟合度最小(0.9921);1~5胎奶牛乳蛋白率变化曲线拟合度随胎次增加逐渐降低;冬季产犊拟合度最高(0.9933),夏季产犊拟合度最低(0.9925);产犊间隔为401~420 d时乳蛋白率变化曲线拟合度最大(0.9928),产犊间隔441 d以上时拟合度最小(0.9919);305 d产奶量在11001~13000 kg的荷斯坦牛乳蛋白率变化曲线拟合度最大(0.9944),3000~5000 kg间的拟合度最小(0.9919).Wood模型适合江苏地区荷斯坦牛乳蛋白率变化曲线的拟合分析,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305 d产奶量等非遗传因素对乳蛋白率Wood泌乳曲线模型参数均有一定的影响.

    Wood泌乳曲线模型乳蛋白率非遗传因素荷斯坦牛

    不同比例构树叶粉对小鼠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朱闫陈陈奕业田汉晨吴龙飞...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构树叶粉对昆明(KM)小鼠生长性能、脏器指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4只4周龄、体重(18~20 g)一致的健康KM公鼠,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只,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T0,对照组)、15%(T15)、25%(T25)、35%(T35)的构树叶粉.试验期28 d,期间对小鼠生长性能进行测定.正式试验期结束后对小鼠进行采血与屠宰,测定小鼠的脏器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35组KM小鼠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T0组(P<0.05);T15组小鼠的肝脏、脾脏指数显著高于T0组(P<0.05),T25组小鼠的肺脏指数以及T35组小鼠的心脏指数显著低于T0组(P<0.05),T35组肝脏指数极显著低于T0组(P<0.01);日粮中添加构树叶粉能提高小鼠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T35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尿素(Urea)含量均显著高于T0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构树叶粉添加量小于25%时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促进机体的肝脏、脾脏发育的作用,且对小鼠其它脏器及功能影响较小.构树叶粉含量大于35%时会导致小鼠生长受阻,部分脏器功能受损.

    构树小鼠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血清生化指标

    长期相对高、低温环境温度对肉鸡十二指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沈丽艳杨玉婷李星高欢...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长期相对高、低温环境温度对肉鸡十二指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30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均分为3组:高温组(H D组)、对照组(CD组)和低温组(LD组),各组温度随日龄平行递减0.5℃,至42 d时,HD、CD、LD组分别降至22℃、19℃、16℃,各组随机选取12只肉鸡屠宰,采集十二指肠食糜,进行16 S rRNA测序.结果表明:与CD组相比,HD组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LD组的Shannon、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P<0.05);HD组厚壁菌门的丰度显著增加,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HD组乳酸杆菌属、Brevibacterium的丰度显著增加,Alistipes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LD组拟杆菌属、Barnesiella、Faecalibacterium、ClostridiumXlVa、Brevundimonas的丰度显著增加(P<0.05).KEGG信号通路显示Vitamin B6 metabolism信号通路在CD组显著富集;Lipid me-tabolism等3个信号通路在HD组显著富集;Amino acid metabolism等8个信号通路在LD组显著富集.H D组Lactobacillus与Lipid metabolism信号通路呈负相关;LD组富集的信号通路与Bacteroides、Fcalibacterium、ClostridiumXIVa呈正相关.表明长期相对高温和低温通过增加肉鸡十二指肠菌群的多样性来提高对环境的抗逆能力.

    肉鸡温度十二指肠16SrRNA测序微生物多样性

    混合干草对奶山羊公羔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李腾飞刘崇义王平靳旭妹...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比较不同组成的混合干草对奶山羊公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24只奶山羊公羔(11.48±0.55)k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分别饲喂4种混合干草:苜蓿+燕麦(Ⅰ组)、苜蓿+多年生黑麦草(Ⅱ组)、毛苕子+多年生黑麦草(Ⅲ组),以当地传统混合干草(作物秸秆50%、苜蓿30%和田间杂草20%)为对照组(CK).处理组两种饲草比例均为1:1,各组精料配比一致,精粗料分开饲喂.预饲期15 d,正试期7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果园混合干草提高奶山羊平均日增重,以Ⅰ组效果最显著(P<0.05).Ⅰ、Ⅲ组体高显著增加(P<0.05);(2)Ⅰ组羔羊的胴体重、眼肌面积和GR值等指标较其他组有显著提高(P<0.05);(3)Ⅱ组中剪切力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Ⅲ组亮度L*24 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4)Ⅱ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较其他组升高16.67%~23.41%,Ⅰ组羔羊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5)饲喂果园生混合干草,育肥羔羊的增收和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其中Ⅰ组最高,增收为267.74元/只、经济效益为208.51元/只.综上分析认为,以苜蓿+燕麦(1:1)混合干草对萨能奶山羊公羔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最优,饲喂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佳.

    奶山羊公羔果园生混合干草生长发育肉品质屠宰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

    长三角地区春季栓系式与发酵床饲养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比较

    甄永康王小龙顾亚兰张振斌...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长三角地区春季栓系式与发酵床饲养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差异.在栓系式和发酵床牛舍内各选10头泌乳奶牛,测定其泌乳性能、血液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奶牛牛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栓系式饲养(P<0.05),其余泌乳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指标方面,发酵床饲养奶牛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栓系式饲养(P<0.05),胆碱酯酶含量显著低于栓系式饲养(P<0.05),其余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发酵床饲养奶牛舍内温湿度指数THI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878,P=0.022),与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关系(r=-0.944,P=0.005);空气中细菌密度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00,P=0.015),与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关系(r=-0.886,P=0.019);其余指标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综上,发酵床饲养奶牛在不影响奶牛泌乳性能和健康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牛奶体细胞数,提高了乳品质.

    发酵床奶牛泌乳性能血液指标

    饲养密度对断奶巴马香猪仔猪生长与行为的影响

    邓缘左剑波胡雄贵张友才...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断奶巴马香猪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行为、免疫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相近(6.92±0.17)kg的132头巴马香猪断奶仔猪,饲养密度分为4个梯度,每个梯度3个重复,每个重复1栏.分别为Ⅰ组每栏8头(0.56 m2/头),Ⅱ组每栏10头(0.45 m2/头),Ⅲ组每栏12头(0.38 m2/头),Ⅳ组每栏14头(0.32 m2/头);试验设预试期2 d,试验期28 d,共计30 d.结果显示:(1)Ⅰ组、Ⅱ组、Ⅲ组ADG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的ADFI显著高于Ⅳ组(P<0.05).(2)腹泻率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争斗频率(次/组)随饲养密度增加而逐渐升高,Ⅰ组、Ⅱ组、Ⅲ组、Ⅳ组两两间争斗频率(次/组)均差异显著(P<0.05);Ⅰ组站立时间显著低于Ⅱ组、Ⅲ组、Ⅳ组(P<0.05),Ⅱ组、Ⅲ组显著低于Ⅳ组(P<0.05);Ⅰ组休息时间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Ⅳ组(P<0.05),Ⅱ组、Ⅲ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4)IgA浓度Ⅰ组与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同时Ⅲ组中IgA浓度也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COR浓度显著高于Ⅳ组(P<0.05).(5)Ⅳ组中MDA浓度显著高于Ⅰ组、Ⅱ组、Ⅲ组(P<0.05).综上可知,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巴马香猪生长性能、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争斗频率和站立时间显著增高;在此背景下,Ⅱ组、Ⅲ组(0.38~0.45 m2/头)的饲养密度更适合巴马香猪断奶仔猪的集约化饲养.

    饲养密度巴马香猪生长性能动作行为

    不同产次限位饲养母猪行为、皮质醇及神经递质差异分析

    邢雪静于浪潮尹国安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繁殖母猪的限位饲养仍然比较普遍,其福利问题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研究不同产次限位饲养母猪的行为及神经生理的变化规律,本试验选用初产、三产、六产健康长×大二元妊娠母猪各12头,对姿态和口吻部行为进行观察并测定血液皮质醇和神经递质浓度.结果表明,三产和六产母猪俯卧行为显著高于初产母猪,而侧卧、站立和犬坐行为显著低于初产母猪(P<0.05);口吻部行为,只有无食咀嚼在各产次限位母猪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随产次而增多;六产母猪五羟色胺和多巴胺浓度显著高于初产母猪(P<0.05),六产母猪血清皮质醇极显著高于初产母猪(P<0.01),六产母猪血清皮质醇浓度有高于三产母猪的趋势(P=0.051).总之,限位环境饲养下的母猪,产次的变化会导致行为表达、血清皮质醇和神经递质的变化.研究结果初步探明了限位饲养对不同产次母猪的行为生理消极影响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对限位母猪情感状态的变化研究,并对母猪的福利饲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妊娠母猪行为皮质醇神经递质限位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