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床与液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

闵新和

半月刊

1001-3881

jcy@gmeri.com;jybjb@163.net

020-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机床与液压/Journal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主要介绍液压、气动和控制技术,及其在工厂生产制造、机电工程设计、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设备使用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发方面的最新科研生产成果。此外,本刊还经常报道机电行业技术有关领域的专题综述,技术讲座,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业形象的理想窗口,读者是遍布全国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厂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企业管理干部,经营促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前反馈控制方法的变截面杆中应力波消振研究

    马磊赵翼飞袁庆磊邹魁...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应力波的基本传播方程,对杆件中的应力波传播方式进行推导,并预测杆件下游的应力波.设计一种前馈控制系统接收杆中上游的应力波传播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控制系统得到的数据激励下游杆件中的压电陶瓷致动器,致动器在杆中激发出与输入电压成正比的法向力,通过抵消杆中的应力实现杆中应力波振幅减小,达到减振目的.并对输出结果进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测量噪声对前馈控制系统的消振影响很大.对杆中传播的干扰波和噪声信号进行建模,并以状态空间表达式来描述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的模型,通过输出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方差和,确定改进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得到修改后的前馈控制系统.将修改后的前馈控制系统的输出与杆中的应力波抵消过程进行仿真,验证修改后的前馈控制程序有效降低了杆中的应力波振动.

    应力波前馈控制消振杆件噪声

    沟槽织构涂层改善40Cr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

    李孝钦林秉敬黄仲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仿真和摩擦磨损试验探究沟槽织构涂层对40Cr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改善作用.在仿真试验方面,利用激光加工织构的实际截面形貌,建立较真实单元沟槽织构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获得不同沟槽织构参数组合对模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在摩擦磨损试验方面,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沟槽织构涂层试样进行摩擦磨损试验,通过高精度水平仪统计摩擦磨损试验前后质量变化,进而计算磨损量,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进行磨痕面积的分析,探究摩擦因数、磨损量和磨损面积与织构几何参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仿真试验中,随着沟槽织构宽度的增加,垂直方向的油膜压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实际摩擦磨损试验中,沟槽织构和涂层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 40Cr试样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除了宽度150 μm的磨损量有差异,随着沟槽织构宽度和深度的增加,摩擦因数、磨损量、磨痕面积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互验证.

    织构涂层形貌摩擦磨损性能

    射流掩膜电解放电加工工艺实验研究

    陈朝大巫少方单亮邵晓强...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解放电加工过程中放电击穿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加工工件形貌不一致及质量变差等问题,提出采用射流掩膜电解放电技术加工工件.通过对射流结构的分析,研究圆形紊动射流流速沿轴线的衰减规律并计算初始段长度,设计并制作了喷嘴及夹具.搭建射流电解加工装置,在不锈钢工件上制备了蓝油掩膜,对加工间距对凹坑形貌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圆锥收敛结构喷嘴喷射的射流有良好的力学特性,能利用射流的初始段对工件进行加工;具有镂空图案的厚度为50 μm蓝油掩膜覆盖在工件上,能有效提高材料去除的定域性;当加工间距为2 mm时,材料去除率达到最大值.

    电解加工射流放电掩膜技术工艺实验

    比例方向阀静态特性仿真与实验

    张策陈雷莫雨桐金波...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例方向阀是电液控制技术中最基础的元件之一,其作用是对液压执行机构的速度、方向、位置和输出力进行连续控制.在比例方向阀使用过程中,发现电压指令相同时,当比例方向阀阀口的压差较大时,随着压差的增加,流量出现了不增反减的现象.为了解释该现象,建立两种比例方向阀的静态仿真模型:第一种静态仿真模型基于液动力和阀口流量的经验公式;第二种静态仿真模型基于通过ANSYS Fluent流场数值计算得到的液动力和阀口流量插值公式.静态仿真结果表明:阀口流量不增反减的原因在于当压差增大时,液动力增加导致阀芯位移减小,进而使流量减小.实验结果证明:相比传统的经验公式,使用基于流场仿真数据得出的稳态液动力和阀口流量插值公式时,静态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

    比例方向阀稳态液动力流体数值计算插值公式静态特性

    矿用液压缸偏心加载及中心过载性能分析研究

    唐小龙高洋
    99-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用液压缸是煤矿用液压支架的重要工作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综采工作面的生产安全.基于试验测试、数值计算及仿真分析对矿用缸偏心加载性能及中心过载性能进行分析.加载条件参照GB/T 25974.2-2010《煤矿用液压支架第2部分:立柱和千斤顶技术条件》,得到矿用液压缸偏心加载条件下的挠度数据,和中心过载加载条件下液压缸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并通过测试试验验证了搭建的矿用液压缸挠度及强度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矿用液压缸设计制造及对应液压缸工作性能检测检验提供了参考数据.

    液压缸偏心加载挠度试验研究

    油气悬架阻尼数学模型对比分析

    李泽光李来平裴洁魏刚...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针对油气悬缸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中,弹性力主要采用多变气体状态方程建模,阻尼力则采用薄壁小孔理论建模,由于真实情况中阻尼孔和单向阀的过流厚度都并非薄壁,而是具有一定的厚度,采用薄壁理论会导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失真,所以采用短孔过流理论建立阻尼模型,并考虑入口和出口的局部水头损失,重新构建油气悬缸动力学模型.通过施加真实道路采集的振动信号,对比了 1/4悬架系统的两种阻尼力模型下的响应与真实的悬缸上支点加速度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SME,验证了两个模型在低频范围都能较好模拟悬架振动,但中高频存在明显缺失,而短孔过流理论模型在频域上更逼近真实值.

    油气悬缸阻尼力薄壁小孔建模短孔过流建模频率域

    基于虚拟现实的立管横焊机器人辅助焊接工艺设计与实现

    罗雨高萌萌许耀波任飞燕...
    110-11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针对立管J型铺设窄坡口横焊熔池下淌特性,提出基于横焊焊道厚度及热输入恒定策略的焊接工艺参数匹配算法.基于Unity3D开发平台和工艺参数匹配算法,通过C#开发了立管横焊CAPP模块,扩展了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的功能模块;开展立管横焊计算机辅助焊接工艺实验,焊后焊缝成形良好,无焊接缺陷.实验结果表明:CAPP模块可有效获取匹配的焊接工艺参数,能缩短焊接工艺开发周期,降低工艺开发成本,有效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CAPP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焊道规划算法立管横焊机器人

    海底环境模拟三轴加压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聂忠邹大鹏黄俊鹏阚光明...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海底沉积物在原位环境的模拟测量,设计海底环境模拟三轴加压系统.通过围压、反压、轴压3个加压单元,组合实现模拟海底沉积物所受的水深压力和埋深压力.建立液压加压单元的数学模型,通过水介质的割线体积弹性模量方程得出不同条件下水的体积弹性模量,研究不同温度、压力和海水盐度对加压系统加压性能的影响.经过分析与测试得出:每1℃温度变化、每1 MPa压力变化、每1‰盐度变化对加压系统加压效果的影响分别为0.36%、0.14%、0.21%;通过模拟环境波动引发水的体积弹性模量变化,导致测试仓产生0.6 MPa压力扰动变化,系统自动恢复稳定状态的调节时间不超过5 s.实验表明系统的超调量小于0.05 MPa,1~10 MPa的保压10 min内测试压力波动不超过±0.005 MPa.系统的压力控制特性和抗干扰性好,满足测量要求.

    三轴加压系统海底沉积物深海环境体积弹性模量超调量

    基于AMESim的圆柱桥墩浇筑模具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

    许全文尹志宏丁志威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预制桥墩浇筑过程中模具的对接、调平、内部清洗以及脱模等工作难以通过人力完成的问题,设计一套圆柱桥墩浇筑模具工作液压系统.通过分析模具工作要求,采用多路阀控制整个液压系统,实现不同执行元件的复合运动要求.建立AMESim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得到液压缸在不同Cv值下的动态特性曲线,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液压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额定压力设定为16 MPa时,该液压系统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负载要求,还能提供足够压力保证液压缸的速度和行程要求;系统Cv值设定为0.3~0.7时,满足系统变速要求且速度波动小;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液压系统的有效性.

    液压系统多路阀AMESim仿真实验验证

    基于Dynaform与Abaqus铝合金冲压成型及模具结构联合仿真分析

    翟林韩国泰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多规格、小批量不同尺寸冲压件的个性化生产需求,设计一种新型可调式组合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的凹模结构采用四边拼块组合而成,并且可在各自方向上实现位置的移动,由此可重新组合成不同尺寸的凹模,实现生产尺寸各异冲压件的目标.基于Dynaform平台通过模面工程技术进行冲压成型工艺仿真分析,同时输出最大成型压力.在有限元Abaqus软件平台上,将Dynaform输出的最大成型压力作为Abaqus的载荷输入,对可调式组合模具的凹模拼块进行刚度校核,确保倾向位移不影响产品质量,保证冲压模具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基于Dynaform与Abaqus的联合仿真,可以有效预测冲压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及模具结构的合理性,为冲压模具试模成功提供理论依据.

    可调式组合冲压模具成型工艺联合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