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床与液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

闵新和

半月刊

1001-3881

jcy@gmeri.com;jybjb@163.net

020-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机床与液压/Journal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主要介绍液压、气动和控制技术,及其在工厂生产制造、机电工程设计、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设备使用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发方面的最新科研生产成果。此外,本刊还经常报道机电行业技术有关领域的专题综述,技术讲座,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业形象的理想窗口,读者是遍布全国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厂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企业管理干部,经营促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仿生优化神经网络的6DOF工业机械手标定

    曹俊任吉慧邓绯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六自由度工业机械手标定中的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生优化神经网络的机械手标定方法.研究六自由度工业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并给出其D-H参数.通过将关节挠度模型和传统的运动学模型标定技术相结合,来同步识别机械手的运动学参数和柔度参数,以提高定位精度.然后,构造人工神经网络对未建模误差进行进一步补偿,如摩擦、机械传动误差和热膨胀.此外,采用入侵杂草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和偏置进行优化.最后,采用六自由度机械手HX300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其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标定后机械手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平均误差、最大误差和标准差分别为0.345、0.637 4、0.162 4 mm,均小于其他标定方法;与GA-BP神经网络标定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收敛能力,平均误差降低了 15.92%,适用于高精度的各种工业应用.

    工业机械手参数标定关节柔度误差补偿仿生优化算法

    掺氢天然气管道氢损伤管外漏磁检测机构设计

    陈子俨赵弘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掺氢天然气管道受氢损伤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缺陷进而导致管道失效,因此需要定期对掺氢管道进行检查.通过对掺氢管道的主要缺陷产生机制和缺陷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主要的缺陷形式,设计一种针对掺氢管道氢损伤的管外漏磁检测机构对管道进行缺陷检测,利用Maxwell进行漏磁检测仿真模拟,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检测探头各参数与轴向漏磁曲线峰谷差值、吸附力和成本之间的函数,得到探头的结构参数最优组合.最后搭建实验台,利用单组探头进行单通道的漏磁检测.结果表明:与未优化结构对比,优化后管外缺陷检测效果提高26.2%,管内缺陷检测效果提升11%,探头与管壁吸附力降低56.7%,探头成本降低14%,检测效果得到提升;优化探头不仅能检测到已成型的比较明显的掺氢管道缺陷,也可以在缺陷形成早期管壁损失达到整体壁厚40%时将其检测出来.缺陷检测实验验证了文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漏磁检测掺氢管道外检测探头结构优化响应面法

    数控铣齿比能耗与工件粗糙度预测优化

    丁文政邢波张金卞荣...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铣齿机床能耗与工件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出一种结合多元非线性拟合和粒子群算法的预测优化方法,旨在为齿轮铣削提供优选工艺参数.基于数控铣齿机床动力结构建立能耗模型,进而提出铣齿切削比能的概念;开展正交和全析因试验对多工况铣齿机床的功率和表面粗糙度数据进行监测;通过多元非线性拟合函数建立机床切削比能和工件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将拟合目标函数组代入粒子群算法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元非线性拟合的预测模型拟合优度均超过了 0.99,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获得的8组解集考虑到了机床节能增效的客观需要.

    铣齿机床粒子群算法切削比能工艺优化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电液负载模拟器主动加载力控制研究

    钟海防刘凯磊强红宾康绍鹏...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在主动加载过程中参数不确定、非线性、易受到外部干扰等导致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主动加载力控制方法.根据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参数模型辨识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验证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在不同加载力指令下,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显著提升了加载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加载力误差控制在0.6%以内,有效抑制了外部干扰.

    主动加载力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参数模型辨识负载模拟器

    采煤机搬运车悬挂系统智能控制与调平策略研究

    李勇恒刘航胡言章张浩...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采煤机搬运车在装载和运输中倾覆风险,分析常用的位置误差调平法和角度误差调平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良的位置误差调平法.通过分析计算求得平台上各点在竖直方向上的坐标;通过计算平台平面方程结合各支撑点几何关系,得出各点竖直方向运动速度,形成了悬挂系统调平控制策略.通过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建立了悬挂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采用了边界稳定法和试凑法确定比例、积分、微分三项系数及其模糊放大系数,从而利用模糊PID控制器优化了多路阀动态响应特性,减小了响应过程中的超调量.仿真结果表明:在悬挂系统升降过程中,各支撑点间的竖直位移差均不超过2.0 mm,且各悬挂缸压力差小于0.1 MPa,不会出现虚腿现象.最后通过试验分析了悬挂系统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实际升降过程中的最大位移误差小于5.0 mm;结合采煤机搬运车尺寸计算得到,车身平台在长度方向上的倾角为9.16×10-4rad,在宽度方向上的倾角为1.27×10-3 rad,在工作允许范围内,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研究内容为悬挂系统调平策略和克服调平过程中的"虚腿"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采煤机搬运车位置误差四点支撑调平策略

    基于响应面法的仿生PDC钻头水力结构优化设计

    吴泽兵袁若飞张文溪刘家乐...
    102-10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的钻头水力结构能避免泥包现象发生,提升钻井效率.为完善仿生PDC钻头的水力结构,基于κ-ε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4种不同水力结构方案进行数值计算,确定了最佳方案为喷嘴和辅助喷嘴结合.为确定该方案下最佳结构参数,使用响应面法建立了以喷嘴直径x1,辅助喷嘴直径x2、喷嘴距钻头中心径向距离x3为设计变量,采样点最大速度D和采样点平均速度E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基于回归分析对钻头水力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求出最佳参数为喷嘴直径16.36 mm,辅助喷嘴直径8 mm,喷嘴距钻头中心径向距离63.85 mm,并对该参数下的水力结构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钻头水力结构不仅减少了流体井底速度波动次数,且明显提升了整体速度,解决了原有的涡流现象,增强了钻井液携岩性能,减小了粒子浓度.

    水力结构仿生PDC钻头响应面优化设计

    直升机传动系统轴承试验机设计

    郝邦国刘丹丹付力扬杨喜军...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航空轴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直升机飞行安全,在直升机传动系统轴承出厂装机前,需要对其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分析直升机传动系统轴承的规格、运转状况并结合工作环境,进行试验机总体设计及各系统设计,研制一款直升机传动系统轴承试验机,在转速、载荷、温度和润滑等方面模拟直升机实际运转状况,对直升机传动系统轴承进行高温、断油和耐久性等试验,最终满足了试验要求,保证了轴承质量.

    直升机传动系统轴承试验机

    内曲线马达曲线导轨表面热处理工艺优化

    师文广张红娟杨亚森张晋...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整体感应器中频淬火法会导致曲线导轨内表面硬化层硬度、深度不均匀,低速大扭矩内曲线液压马达在重载工况下极易造成马达曲线导轨失效.提出一种曲线导轨表面热处理中频淬火工艺优化方法,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曲线磨床仿形的加工原理,即采用数控仿形淬火来进行热处理.并分别对常规淬火以及优化后的数控仿形淬火处理后曲线导轨性能参数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优化后的数控仿形淬火所得曲线导轨曲面硬度相比常规淬火方法更高、曲线导轨硬化层深度均匀性更好,硬度提高了(3~5)HRC,硬化层深度提高了 1.5~3.5 mm.采用该新工艺生产的曲线导轨的马达已投入使用,曲线导轨无质量问题反馈.

    内曲线液压马达曲线导轨中频淬火数控仿形淬火工艺优化

    基于机器视觉的齿轮参数测量评定系统设计

    袁帅万文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的齿轮参数检测中测量不便、效率低和人机交互不强等问题,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齿轮参数检测评定系统.系统具有齿轮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系统标定、轴孔中心检测以及齿轮参数检测评定等功能,可测量评定齿轮齿顶圆、齿根圆、单个齿距偏差fpt及齿距总偏差Fp、公法线长度偏差等.采用0级标准量块对系统进行标定,并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对比,通过将检测结果与齿轮的设计理论值进行对比评定系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检测评定系统界面友好、易扩展、效率高、操作方便,并可对采集数据进行自动保存、回放和齿轮参数可视化评定.

    齿轮参数机器视觉图像处理虚拟仪器

    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导轨平行度测试方法研究

    司卫征卫紫君罗良传刘建华...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平面度、直线度、平行度的测量及评价原理,对有效行程2 000 mm精密导轨平行度进行测量,并对导轨工作台单个滑块及组合滑块的角度偏差、直线度及导轨平行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和装配工艺等条件下,水平面内滑块的角度偏转方向和趋势基本一致,滑块的最大角度偏差相近;组成导轨工作台的4个滑块在水平面内直线度曲线趋势相同均为中间凹,竖直平面内直线度受装配锁紧力和角度偏差的影响,角度偏差的转动方向相同,但趋势稍微有差异;组合滑块直线度的方向与单个滑块直线度的方向一致,因滑块组合后受力的平均效应作用,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内组合滑块直线度比单个滑块直线度好;以基准导轨与副导轨的直线度斜度代数运算的绝对值评价导轨间平行度的方法,可为精密导轨平行度的测量提供依据.

    数控机床平行度直线度精密导轨激光干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