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床与液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

闵新和

半月刊

1001-3881

jcy@gmeri.com;jybjb@163.net

020-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机床与液压/Journal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主要介绍液压、气动和控制技术,及其在工厂生产制造、机电工程设计、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设备使用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发方面的最新科研生产成果。此外,本刊还经常报道机电行业技术有关领域的专题综述,技术讲座,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业形象的理想窗口,读者是遍布全国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厂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企业管理干部,经营促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尺度织构参数对往复式液压摩擦副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王文安孙梦祯刘志奇陈东良...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是限制机械设备服役性能的主要原因,织构化处理是当前提升摩擦副接触面摩擦特性的有效方法,但当前的织构化研究缺乏液压工况下织构参数的设计体系.针对此问题,采用仿真和试验方法,对往复运动形式下的织构化表面润滑、摩擦特性进行正交化分析.使用极差分析方法,以仿真组动压承载力与试验组磨损量为评价标准,得到各参数对织构化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权重为:直径>深度>面密度>形状,最优织构参数为外接圆直径 700 μm、形状三角形、深度 300 μm、面密度 8%.建立了液压工况下的织构最优参数设计体系,为织构化处理在液压摩擦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表面织构多尺度织构参数动压润滑摩擦特性最优参数设计

    视觉图像与三维点云融合的障碍物主动识别与距离感知研究

    孙峥林国成谢睿朱俊鹏...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配电线自动巡检及绝缘层涂覆维护过程中障碍物主动识别和距离感知的问题,提出视觉图像与三维点云相结合的障碍物识别方法.对图像进行增广预处理来丰富数据集,引入基于特征提取的深度学习进行模型训练,获取障碍物目标的类别和方位,结合三维点云信息得到目标的距离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点云与视觉图像融合的障碍物主动识别与距离感知算法可以兼顾实时与精准测距的需求,提高了系统预警的精确度,最大识别误差为 2.356%,有助于提高无人机及线缆涂覆机器人的障碍感知能力,保障作业安全.

    障碍物主动识别和距离感知算法视觉图像三维点云融合算法目标检测

    液压挺柱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优化与试验验证

    韩佩良王延荣张丽孙亚奇...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型高强化柴油机配气机构为研究对象,将原机械挺柱改为液压挺柱,设计新状态凸轮型线,改良配气机构的结构,基于AVL EXCITE Timing Drive软件建立液压挺柱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实际工况,在全转速范围内开展整机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液压挺柱配气机构工作稳定、运行良好,且试验结束后气门下沉量较机械挺柱配气机构大幅度下降,验证了液压挺柱配气机构对高强化柴油机气门-气门座圈磨损的改善效果,可为气门座圈减磨降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液压挺柱动力学优化可靠性试验减磨

    电液负载敏感-变转速复合流量调节与模糊PID控制

    贺国平闫雨朋仉志强武永红...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伺服电机驱动的电液变量泵系统,提出一种负载敏感-变转速的复合流量调节策略,设计模糊PID控制器,采用电控方式实现变压差负载敏感控制.采用AMESim-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搭建试验平台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PID相比,模糊PID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小的超调量.与单负载敏感流量调节相比,复合流量调节策略的流量调节范围提高 36%,流量超调量减少 20%;主控制阀开口为阶跃信号时,全流量(7~81 L/min)调节的上升时间约 0.5 s,下降时间约 0.2 s,与单负载敏感流量响应时间基本一致.

    负载敏感模糊PID变压差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

    振动辅助抛光装置设计与性能研究

    刘亚梅张森谷岩周佰通...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抛光技术及机床在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差、周期性抛光纹理等问题,基于柔性机构理论,采用中心对称的方式,设计一个二维振动辅助装置;基于柔度矩阵法,建立二维振动辅助装置的理论模型.对二维振动辅助装置进行性能测试及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此装置的最大行程约为 46 μm,放大比约为 1.21,固有频率约为933 Hz,耦合误差率约为 2.5%,最大应力不超过 83 MPa,输入刚度为 23.52 N/μm,输出刚度为 12.29 N/μm.并通过振动辅助加工实验及有限元仿真,证明了振动辅助抛光装置具有改善实际抛光效果的能力.

    振动辅助抛光装置柔性铰链有限元分析性能测试抛光实验

    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安全切断块设计

    任国振陈松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设备安全问题,使工作人员进入设备危险区域后能够在安全条件下进行操作、维护和检查,以安全区域设计为理念,提出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安全切断块设计,利用安全 PLC建立安全逻辑控制,满足GB/T 16855.1-2018/ISO 13849-1:2015 机械安全标准,符合国际和欧盟设备安全认证要求.根据不同的安全功能、压力和流量要求,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方法设计安全切断块,以节省设计和投资成本.实践表明:安全切断块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有效切断设备动力能源,保障现场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安全切断块标准化模块

    力士乐回转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

    曾献勇何文德张国勇李西德...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回转机构启动冲击、制动停止瞬间加载总成反向旋转造成的回转机构断齿、断轴及力士乐A2FE回转液压马达油口连接板 192 中的补油单向阀损坏的故障现象,通过增设回转缓冲阀、压力变送器等液压元器件,优化回转传动系统的启制动特性,降低回转机构启制动时的冲击,延长其使用寿命.结果表明:相较于优化前的回转液压系统,在相同的齿侧间隙下,优化后的回转液压系统的回转减速机输出轴小齿轮启动至接触回转滚盘轮齿的时长由0.5s延长至 1s,有效减小系统的启动冲击;制动停止瞬间,回转马达A、B口之间的最大压差由 3.6 MPa降至 2.0 MPa,抑制了制动摆尾现象,降低制动冲击,操纵舒适性显著提高;回转液压系统无故障工作时长由 1 000h提高到 5 368 h.

    回转液压系统回转缓冲阀冲击齿侧间隙

    不同地层下钻机回转系统随载调速动态特性研究

    兰波朱勇高强王节涛...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钻进成井地层中岩石分布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导致钻机回转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复杂多变,若钻具的回转速度无法根据地层情况自动调节,将导致钻具出现"卡钻"和"偏斜"现象.以钻机回转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地下资源的地层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计算出不同地层下适用的扭矩及转速;基于AMESim和Simulink构建钻机回转系统的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最后,研究系统在 4 类地层破岩作业时的动态特性及其对钻具转速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钻机回转系统的压力能够在 0.01 s内由初始 0 上升至工作压力 2.1 MPa,在负载扭矩突增时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此外,利用马达进出口压差来控制钻具转速的方法,其滞后性为 0.5s且误差值不超过 5%,响应速度较快、控制精度较高.

    深井钻机液压回转系统复杂地层动态特性随载调速

    基于Fluent的液压集成块流道结构对压损及流场特性的研究

    汪世庆刘正雷侯敏潘晴...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压集成块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其压力损失等流态特性对液压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在 3D打印增材制造的技术背景下,针对液压集成块流道中的压力损失问题,对流道结构进行了流场分析.以流道的压力损失为评价指标,选取流道的 3 个关键结构参数,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参数组合的流体域模型进行仿真,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了流道结构参数的最佳组合.仿真结果表明:流道的截面形状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最大,与常见的直角转弯结构相比,优化后的流道结构的压力损失降低了约 0.357 MPa,最大温升下降了 5K,流动阻力减小.

    流道结构Fluent仿真压力损失正交试验

    飞机拦阻系统的改进及建模分析

    石洋王春
    135-13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纯机械式液压拦阻系统不能对不同质量和降落速度的飞机快速有效拦阻的问题,对原来的系统进行改进,采用电液伺服阀替换原来的凸轮阀和针阀,采用伺服电机控制的液压泵替换原来的制动盘传动比控制的液压泵,建立改进后的飞机拦阻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对飞机速度、飞机拦停距离和飞机过载等受控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模拟了飞机拦阻系统的工作过程,对拦阻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拦阻系统对多种型号飞机在拦阻距离、飞机加速度、飞机速度、拦阻力和刹车压力均满足预设的拦阻指标且曲线平稳、没有大的突变.

    电液伺服阀伺服电机伺服系统系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