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军事护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军事护理
军事护理

姜安丽

半月刊

2097-1826

jfjhlzz@163.com

021-81871496

200433

上海翔殷路800号

军事护理/Journal Military Nurs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第二军医大学主办的全国性护理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198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论著、综述、教育研究、护理管理、军事护理及经验交流、个案研究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之居家输液治疗解读

    金蕾曹秀珠刘畅赵林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家输液治疗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其在国内的需求日益凸显。本文对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之新增标准"居家输液治疗"进行解读,包括居家输液治疗的适用人群、药物适应证、血管通路和给药方法的选择、居家输液相关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健康教育、跨专业沟通与合作,为我国居家输液治疗的开展提供参考。

    静脉治疗居家输液居家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基于患者安全与临床安全视角对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新增要点的解读

    吕春曹洁任凭郭先娟...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3月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发布了 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该指南与先前发表的指南相结合,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最新证据。本文重点解读2024版"患者安全与临床安全"新增要点,以帮助医务人员、患者与照护者等了解最新指南对临床实践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输液实践技术,提升输液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借鉴。

    输液治疗患者安全临床安全药物流转实践标准

    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徐芸盛丽娟张海燕裴静...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避免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993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60岁(OR=0。44,P=0。005)、体质量指数>24 kg/m2(OR=1。85,P=0。001)、硅胶导管材质(OR=0。75,P=0。040)、左侧置管(OR=1。23,P=0。040)、上臂输液港植入(OR=0。23,P=0。010)、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化疗方案(OR=1。95,P=0。030)、肿瘤临床分期Ⅲ~Ⅳ期(OR=0。53,P<0。001)、静脉血栓史(OR=3。24,P=0。030)、高凝状态(OR=2。43,P<0。001)、高血压史(OR=1。84,P=0。001)是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高危乳腺癌患者的管理,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前采取措施,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乳腺肿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相关性血栓危险因素Meta分析护理

    危重症患者骨髓腔输液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田立杰姜艳罗明民侯海龙...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危重症患者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相关指南网站及英国医学杂志最佳临床实践、Up To Date、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IO管理的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和质量评价,并根据主题提取、总结证据。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形成骨髓腔通路建立时机及优势、类型及选择、并发症及预防、使用及培训等4个主题,共24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危重症患者IO的最佳证据包括优势、适应证、禁忌症、并发症及培训等内容,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骨髓腔输液临床护理实践证据总结

    经上臂高位隧道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郑燕芳刘云娥祝成红汤海燕...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上臂高位隧道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穿刺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21年1-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院行超声引导下非隧道式PICC置管的老年血管通路困难患者43例为对照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同法选取行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置管的同类患者4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随访6个月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在术中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有41例(91。11%)一针穿刺成功,高于对照组的27例(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渗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随访6个月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的比较中,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4。70%,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2。30%,低于对照组的1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对于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经上臂高位隧道式PICC置管,可以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维护方便,可降低导管滑脱率、减少非计划拔管及总并发症率。

    上臂皮下隧道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血管通路老年人

    成人踝部和上臂无创血压值差值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柳莎孙新唐玉华孙梦洁...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踝部和上臂无创血压差值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利用踝部血压对疾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数据库中关于研究成人踝部和上臂血压差异的自身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利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分析性横断面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及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 4篇国内文献、10篇国外文献,共20 27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人群踝部与上臂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7。91 mmHg,P<0。001)(1 mmHg=0。133 kPa)。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踝臂收缩压差值异质性高的主要原因;测量顺序、测量部位(左侧或右侧)和年龄对踝臂收缩压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血管系统疾病组的踝臂收缩压差值较低(WMD=9。48 mmHg,P=0。005),终末期肾病组的踝臂收缩压差值较高(WMD=35。53 mmHg,P<0。001)。结论 建议成人仰卧位时正常踝部收缩压阈值为108~158 mmHg。临床参考该值时,应注意考虑患者的性别、疾病等影响因素,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以得出更有力的结论。

    无创血压血压测量踝部血压Meta分析

    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概念分析

    齐建伟陈丽娟陈宇露赵庆华...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阐明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概念内涵,为开发相应的测评工具、开展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和PsycINFO数据库中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应用Walker和Avant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包括工作关系、言语性、伤害性等3个概念属性;前因包括施暴者因素、工作环境因素、政策及医院管理因素;后果包括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影响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结论 通过概念分析明确了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概念属性,未来研究可结合护士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的概念内涵,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语言暴力概念分析

    《军事护理》开通基金论文发表绿色通道

    《军事护理》编辑部
    30页

    时型及社会时差对轮班护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朱泓旭许毅陈婧李霜...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时型和社会时差对轮班护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制订轮班护理人员BMI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3年7-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西南地区5所纬度相近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429名轮班护士为研究对象。以轮班人员慕尼黑时型测定工具、晨晚型量表及BMI测定等对其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时型和社会时差等的轮班护士,其BM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时型和社会时差对轮班护士 BMI影响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显著(F时型=51。16,P时型<0。01;F社会时差=68。02,P社会时<0。01;F交互=51。48,P交互<0。01)。不同时型下,社会时差对轮班护士 BMI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社会时差时,时型对轮班护士 BM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时型和社会时差共同影响轮班护士 BMI水平,建议考虑以两者交互关系为理论依据,针对轮班护士 BMI水平管理采取干预,进而改善轮班护士代谢紊乱。

    轮班时型社会时差体质量指数

    心血管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晚夜班经历心源性猝死事件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

    周丽华鲍志鹏蒋宏粉周燕...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晚夜班经历猝死事件的成长体验,以期为制订相关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4月南京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经历过心源性猝死事件的低年资护士 12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事件冲击与复盘反思、心理调适与应对策略、职业成长与专业能力强化、认知转变与生涯规划重塑等4个主题。结论 医疗机构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晚夜间经历心源性猝死事件的成长体验,并给予支持性干预与指导。

    心源性猝死质性研究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晚夜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