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曾建平

双月刊

1674-8107

xuebao@jgsu.edu.cn

0796-8105826

343009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井冈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坚持真理性优先

    侯惠勤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重大历史蜕变,就是脱离真理性而玩弄"普世价值",而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则必须坚持真理性优先.必须剖析西方意识形态把物化个人作为历史主体、权利本体和存在本体的三重虚构,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如何把"形而上"纳入科学的视野,戳穿新自由主义"自发自由""自发自然"的谬误,发挥科学意识形态真理性优先的优势,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突出其先进引领性、科学信仰功能和新时代的理论创新精髓.

    核心价值观与道义制高点历史自发性与历史主动性科学世界观与科学信仰真理性优先与社会主义优势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向度

    田海舰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定位更加科学高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涵更为充实丰盈.新时代新征程,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路径方法,坚定价值观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领航者

    郝清杰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人类文明大道的独行侠,而是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可以成为人类文明的领航者.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一方面应该坚持科学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应该坚持自觉的建设原则,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科学地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充分发挥这一科学理论作为人类文明领航者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领航者

    毛泽东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卓越典范

    王传利朱思远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创者,毛泽东从四个方面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做出了卓越典范: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二是及时科学地解答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课题;三是着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系化和学理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四是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深刻总结群众实践经验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回顾毛泽东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典范作用,对于我们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掌握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

    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境界

    宋朝龙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种以公有制为主导、具有避免西方金融资本主义现代化陷阱能力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曲折探索过程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在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为推动全球化继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文明融合和创新的引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境界.

    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红色美术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沈宝莲杨新芳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美术资源是记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的历史画卷,是伟大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是艺术家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的生动体现.集聚独特的历史叙事视角、强烈的爱国主义与生动的艺术感染力的红色美术资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对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精神教育和正确文艺观教育的鲜活素材和优质资源.在充分认识红色美术资源育人价值的基础上,挖掘和整理红色美术资源,将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红色美术资源思政课价值路径

    高校思政课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意蕴、原则机制与实践遵循

    徐功献王兴平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育人数字化是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范式,为开辟红色文化育人新进路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红色文化育人数字化转型呈现的育人新形态,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和主流网络价值观的培育有着深刻的价值意蕴.必须从战略高度、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等方面强化高校思政课对红色文化育人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坚持网络课堂与数字媒体相统一的育人模式、网络话语与生活话语相交融的话语表达和视频音频与文本叙事相结合的内容呈现.

    高校思政课红色文化育人数字化转型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瞿秋白无产阶级文艺范式的建构

    周建华欧阳杰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瞿秋白领导和推动了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1930年代初,瞿秋白"赋闲"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建立起与左联内部的有效沟通,熟悉和掌握左翼文学大致情况之后,瞿秋白先通过茅盾传达了自己关于革命文艺发展的思考,期间通过起草《苏维埃的文化革命》《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等文件,将"大众化"作为文化运动的中心问题.1932年3月左联完成改组工作,经过思想上、组织上充分准备之后,瞿秋白推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等系列文章,阐述了革命文艺的无产阶级方向,构建了"立场-题材-文腔"三位一体的无产阶级文艺范式,为蓬勃兴起的无产阶级文艺提供了崭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瞿秋白文艺大众化无产阶级文艺范式

    北京学脉与台静农的学术进路

    黄艳芬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之于台静农是重要的文学地理,学界在谈论台静农与新文学的关系及台静农的教育经历时,普遍将北京视为新文化的喻指且对作家的文学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此种观点在台静农研究中是基本共识.以往研究偏重于谈论北京地理对于台静农的影响意义,而忽视了他在看待自身与北京关系上的主体性,进而忽视他对北京的书写与情感流变.本文系统梳理北京在台静农一生学术进路中的起点意义,以及他对北京的情结,指出北京对其学术品格与精神人格生成的功能性作用,并从学者台静农的成长这一角度对他与鲁迅关系做一新的认识.

    北京台静农学术进路鲁迅

    论《红岩》改编作品的叙事类型与文化价值

    赵可可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六十年来,《红岩》小说的改编一直备受青睐,改编类型与改编作品数量繁多.按叙事类型,根据改编作品与原著的关系,《红岩》的改编作品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紧密型"改编与"松散型"改编.两种改编类型并不存在艺术评判价值上的高低,共同作用于《红岩》小说及其改编作品的传播,形成红色经典文学跨媒介传播合力,打造出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在不同时代和代际传承中实现其文化价值.站在大众传播蓬勃发展的当下,深入《红岩》的跨媒介改编,也是为其他红色经典文学的传播提供一种参考,有助于红色经典文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价值.

    《红岩》"紧密型"改编"松散型"改编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