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范滇元

月刊

1006-4125

lop@siom.ac.cn

021-69918222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市800-211信箱)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Journal L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国家惯性约束聚变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关注科技发展热点,报道高新技术前沿,追踪科技研发动态,介绍科学探索历程;展示最新科技产品,汇萃时尚科技讯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超强超短激光的脉冲前沿畸变到X形光波包的群速度控制

    李朝阳冷雨欣李儒新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强超短激光在空间上具有大口径、在时间上具有短脉冲,因此极易产生时空耦合效应,例如脉冲前沿畸变,使得脉冲前沿和相位前沿发生时空分离,通常表现为脉冲前沿倾斜或弯曲,不利于获得预期的高聚焦光强。但当这种脉冲前沿畸变(控制)用于产生X形光波包时,却增加了一维全新的自由度,实现了光波包群速度和群加速度的自由控制,可获得超光速、亚光速、加速、减速,甚至动态可控的群速度。通过综述脉冲前沿畸变(控制)在超强超短激光中的不良影响和在X形光波包中的特殊效果,旨在为同一光学现象在不同研究方向间的交叉应用提供些许思考。

    时空耦合脉冲前沿相位前沿X形光波包群速度群加速度

    光频域反射计研究进展

    朱坤垚江毅
    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频域反射计(OFDR)是一种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将扫频激光注入光纤链路,对后向瑞利散射光进行频域分析,定位光纤链路上的反射点位置及强度。由于其具有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智能结构、材料加工、光学网络监测、生物医学等高精度测量及制造领域。本文阐述了 OFDR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提升OFDR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 OFDR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光频域反射计分布式光纤传感后向瑞利散射频域分析

    激光告警技术研究进展

    杨少华侯霞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告警技术是光电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具有威胁性的激光信号并发出告警,有效提高了飞行器、舰船、卫星等重要平台的生存能力,在相关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按探测原理的不同,激光告警技术可以分为相干识别型、光谱识别型、光栅衍射型和成像型4类。梳理了国内外激光告警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激光告警技术性能进行对比,并对激光告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激光告警相干识别型告警光谱识别型告警光栅衍射型告警成像型告警

    激光冲击强化中的激光变量——研究进展和拓展空间

    周罗贤朱成禹远航吕志伟...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激光冲击强化(LSP)技术中,作为冲击载荷的驱动源头和能量来源,激光脉冲参数的不同选取决定着激光吸收机制取向、能量沉积程度乃至等离子爆炸行为规律的差异,进而对冲击载荷形态特征和材料表面强化效果产生重要的决定作用。本文对目前LSP技术中涉及的各类激光参数在激光驱动冲击效应中的作用机理、影响规律,以及在工艺配给上的研究和认知现状进行了综述。针对激光时域结构在决定等离子体膨爆行为和冲击载荷特征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LSP普遍采用调Q激光器高斯时间波形的技术现状展开评述,并指出通过优化激光脉冲时域结构来提升光能向机械能的转换效率,或通过调节激光时域参数来实现精准操控冲击载荷特征具有可能性。

    激光技术激光冲击强化表面处理激光诱导冲击波激光时域结构

    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研究进展

    亓岩朱英杰张晶王延伟...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器谐振腔输出的光束呈高斯分布,需要通过光束整形来提高均匀性,以满足应用的需求。从光学系统的特性出发,总结归纳了当前主要的三种激光光束整形技术,包括光阑法、场映射器法和多孔径光束聚焦法,分别介绍了三种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主要实现方法,阐述了不同激光光束整形方法的典型应用和研究进展,最后,综合讨论了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综述对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光束整形光阑场映射器多孔径光束聚焦

    涂装前处理激光除锈技术研究进展

    喻忠翰尹莉徐艳龙赵远涛...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腐蚀造成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是船舶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航运业对船舶及其锈蚀部件清洗的改进需求,使得传统除锈方法出现的低效率、低精度、不同程度的基底损坏、化学污染、资源浪费和职业危害等问题更加突出。激光除锈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绿色除锈方法,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可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船舶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介绍了激光除锈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典型的激光除锈方法和机理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工艺参数对船用钢激光除锈时的影响、激光除锈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应用等,展望了激光除锈技术在船舶领域实施较大规模应用的发展前景,为未来激光除锈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激光除锈工艺参数除锈机理船舶领域

    激光远距离语音探测技术进展

    芮小博孔欣玥李磊霞伍洲...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激光可以在非接触、远距离的情况下实现语音信号的探测。激光远距离语音探测技术在侦听、多模监控、入侵检测、搜救、激光麦克风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激光远距离测振系统和探测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激光远距离语音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

    激光语音探测微振动探测激光多普勒测量语音增强

    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水体溴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刘维一熊正烨郭竞渊廖小婷...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海水中溴元素含量,研究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水体中溴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影响雷州半岛东部沿岸水体溴元素空间分布的原因。首先,利用小焦点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直接进样法测量标准溶液并建立标准溶液校准曲线,根据特征X射线的荧光强度与标准溶液中溴元素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建立线性拟合方程,反演待测海水中溴元素的质量浓度;然后依据各采样点水体中溴元素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潮汐信息及雷州半岛东部沿岸的环流空间结构,分析地表径流、潮汐及环流等因素对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水体溴元素质量浓度空间变化的影响。对雷州半岛东部18个站位点取样海水的X射线荧光光谱反演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溴元素质量浓度范围在50。79~62。11mg/L,均低于大洋水体中的平均溴元素质量浓度。研究区内溴元素质量浓度空间变化较大,大致呈离两湾一岛(湛江湾、雷州湾及硇洲岛)近海水中溴元素质量浓度低,离两湾一岛远溴元素质量浓度高的空间分布特征。此外,在研究区南部及琼州海峡入口处,由于复杂的环流结构影响,溴元素质量浓度呈现出明显的沿琼州海峡流流向递增的趋势。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水体中各个采样点溴元素质量浓度随空间变化的现象表明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水中的溴元素质量浓度分布是不均衡的。地表径流、潮汐、沿岸流、海峡流及气旋式环流是导致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水体溴元素质量浓度空间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因素。

    X射线光学X射线荧光光谱法粤西沿岸流琼州海峡流气旋式环流

    曙暮光影响的大气偏振模式建模方法研究

    韦坤范之国金海红桂策定...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大气偏振模式理论模型单独考虑太阳或月亮的影响,无法充分描述晴朗天气下黎明和黄昏过渡期间天空偏振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曙暮光影响的大气偏振模式建模方法。该方法引入太阳和月亮的影响,以太阳和月亮位置求解的Stokes矢量为基础,同时考虑了实际天空中大气粒子多次散射的因素,对Stokes矢量优化;分析太阳和月亮对大气偏振模式的影响,确定了太阳和月亮的影响权重;利用偏振角表征大气偏振模式。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偏振角具有相同的分布和变化特性,且保持着较高的相似度,能够有效地表征曙暮光影响的大气偏振模式。

    大气偏振模式曙暮光Stokes矢量偏振角偏振光导航

    基于激光偏转效应的水下邻域声场重建方法

    甄旖璠薛彬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邻域声场的高精度重建对研究分析邻域声场结构特点和提升水声传感性能有重要意义。在激光束宽度远小于声波波长的条件下,激光束穿过声场的偏转效应既携带了声场声压信息,也携带了梯度信息,这为直接引入Kirchhoff积分定理进行声场重建计算提供了数据传感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激光传感声场的稠密性,引入虚拟扩展声场孔径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接近了 Kirchhoff积分定理对无穷大积分区间的理论要求。在水下邻域空间,对提出的声场重建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进行声全息的方法相比,所提声场重建方法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约5。5dB,为高精度邻域声场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新思路。

    激光偏转光学声场重建声全息边界延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