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与红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与红外
激光与红外

耿林

月刊

1001-5078

jgyhw@ncrieo.com.cn

010-84321137

100044

北京399信箱

激光与红外/Journal Laser & Infrar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电子部激光与红外专业情报网、中国电子学会量子与光电子学分会的联合刊物,报道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科技进展、新技术成果等。设有综述与评论、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器件、光电材料、市场动态和文献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红外连续变焦机构尺寸链构建与公差设计

    梁娟峰陈硕范翔阚博涵...
    1250-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品结构设计中,沿袭已有产品或者凭借已有经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红外热像仪连续变焦机构光轴跳动超差一直是业内的难题,而其跳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指标.本文以导杆式两组元联动连续变焦机构为例,首先从装配角度分析影响连续变焦机构光轴跳动的因素,然后通过分析关联尺寸,依据尺寸链原理,构建了层次清晰、合理正确的装配尺寸链模型,再通过光机参数转化,确定尺寸链中封闭环的公差,最后依据公差设计原理,对尺寸链中各个组成环进行公差分配,并通过公差分析的方式,核算封闭环的极限偏差,确保各组成环的公差设计正确、无误.

    尺寸链连续变焦光轴跳动公差设计

    高质量碲镉汞双层异质结材料制备

    郝斐折伟林杨海燕刘兴新...
    1258-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富汞垂直液相外延技术,在对该技术进行研究时,提出了一种温场优化方法和一种生长方法来提升材料质量和工艺稳定性.最后介绍基于双层异质结材料采用台面结器件加工等碲镉汞探测器组件制备方法,制备中波、长波和甚长波碲镉汞探测器组件的进展情况.

    碲镉汞富汞垂直液相外延p-on-n型异质结

    基于RPCA-FFT的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缺陷成像

    叶振宇吴伟
    1263-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锁相热成像缺陷特征提取算法存在对比度较低和小缺陷易丢失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与FFT相结合的缺陷检测算法,并用非精确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IALM)求解RPCA模型.将原始红外热波序列向量化为二维矩阵,通过RPCA将数据分解成两部分:近似提取非均匀背景的低秩矩阵,反映缺陷信息的稀疏矩阵,对得到的稀疏矩阵使用FFT求得去除非均匀背景的幅度与相位图,针对求解RPCA模型时IALM需人为引入初始值,影响优化结果等问题,使用暴龙优化算法(TROA),选取信杂比增益和背景抑制因子构建适应度函数,对初始平衡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图像对比突出、小缺陷信息明显,客观评价指标优于其他算法,其中熵值有了大幅度的减小,有效抑制热波图像非均匀背景.

    锁相热成像红外图像序列鲁棒主成分分析暴龙优化算法缺陷检测

    一种变焦红外成像测温方法

    李科朱金华邵先军孙子林...
    1272-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适合大风、高温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使用的固定安装式变焦测温热像仪为背景,针对连续变焦热像仪的测温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焦红外成像测温方法,在文中给出的定焦热像仪工程测温方法基础上,扩展了焦距维度,构建了变焦热像仪测温的多项式模型,并通过最优化方法计算反演参数,从而得到不同焦距时的测温结果,进一步给出了变焦测温时的数据标定方法.基于高精度黑体对自主研发的变焦热像仪进行了数据标定,分析了不同焦距时的测温精度,并进行了实验室环境和户外环境的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焦距都可获得高精度的测温结果,达到国标要求的±2 ℃精度.该项成果可以在各型变焦热像仪上推广应用,提高对高压线类远距离目标的测温精度.

    红外成像连续变焦数据标定测温

    红外特征提取与关联分析的设备故障预警方法

    杨磊王国丽朱丽晓李云红...
    1277-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设备故障的自动预警,通过红外特征提取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提出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的设备故障预警模型.首先,通过数据预处理补全缺失数据,剔除异常数据后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并提取新的主成分特征.其次,将新的主成分采用DBSCAN算法构建特征样本集,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然后,通过灰色关联系数的变化程度突变点进行故障预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取红外特征,并在设备异常状态下实现设备故障预警,故障预警准确率达到97.88%.

    红外特征提取PCA降维DBSCAN聚类灰色关联分析故障预警

    红外光电系统多组件远程加载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凯峰史馨菊于子涵
    1286-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电系统设备通常由多个组件构成,那么对于各个组件软件的部署,程序的加载升级也成为一项较为关键的技术.由于传统加载方法在加载方式和加载效率上存在许多缺点,所以开发出一种高效便捷的远程加载技术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一种远程加载技术,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红外光电系统.远程加载功能主要通过上位机与远程加载板进行实现,上位机负责将升级文件远程发送至加载板,加载板成功接收到数据后,完成对于被加载组件的程序升级.为增加远程加载功能的可靠性,设计备份启动功能,如果出现加载失败的情况,能够实现程序的二次加载.

    光电系统远程加载备份启动

    一种基于Buchdahl模型的扩束系统设计

    路鸿博褚凡忠谢桂娟
    1291-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Buchdahl模型的色散向量分析法设计了一款可用于激光测距的多波长复消色差激光发射镜头,其成本低廉,体积小,光束质量好且能抗高峰值功率激光损伤,设计首先通过Buchdahl色散系数方程计算得到了常用国产高强激光透镜材料的色散向量,然后对光学系统进行光线追迹并计算比例因子,从而进行无焦系统的Buchdahl色散向量计算,最终依据此结果指导优化,优化后的系统在0.707孔径处1064 nm与1572 nm和1550 nm的色差分别仅为 2.49 ×10-6D 和 4.43 ×10-6D,1550 nm 与 1530 nm 的色差仅为 3.04 ×10-6D,在波段范围内最大色差仅为4.43 ×10-6D,最大移焦差仅为0.0005 D,各视场的MTF和点列图完全达到衍射极限,系统的复色差得到有效的矫正,研究结果使Buchdahl模型的色散向量分析法成功应用于工程设计中的无焦光学系统,为无焦光学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Buchdahl模型色散向量激光扩束系统光学设计无焦光学系统

    基于多尺度图卷积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温馨李禄范军芳胡智峰...
    1300-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光谱图像分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其只能对图像进行规则格网运算,不能自适应的进行特征聚合.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森林的多尺度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根据图像的空间信息构建多尺度的分段森林,建立子树之间关系;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U-net模型架构,通过池化和解池化建立多个尺度之间的图结构特征的转换;网络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自适应的特征聚合,并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采用跳层连接融合了多尺度特征;最后通过SoftMax进行节点的半监督分类.实验在公开的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均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精度,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高光谱图像多尺度分段森林图卷积神经网络子树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

    周宽耿宇飞金旭刘纪洲...
    1309-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用于提取图像特征和定位目标.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传统的形状和纹理特征以及红外图像中的热点信息,通过大规模标注数据集的训练和反向传播算法的优化,提高了目标检测和识别的准确性.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方法能够自动学习图像中的特征表示,无需依赖手工设计的特征和分类器.为 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选用海思Hi3559AV100作为核心处理芯片设计硬件平台,通过将算法移植到该平台上,对收集到的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复杂的背景环境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性能,能够可靠地进行目标检测和识别.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卷积神经网络红外图像

    一种真空深低温下的红外光斑定位算法

    李善斌倪磊
    1316-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外光斑中心定位是红外光学测量的关键技术一,针对红外光斑分辨率低、对比度差、目标边缘模糊和光斑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精度小尺寸的红外光斑定位算法.对于红外图像前处理从单一滤波和组合滤波进行图像的前处理,之后通过红外光斑质心法和形心法确定光斑中心所在的亚像素级坐标.结果表明:在有噪声污染的红外光斑图像中,与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误差小于0.035个像素,保证了红外光板的高精度定位.

    红外光斑定位高斯滤波小波变换形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