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杂志
激光杂志

程正学

双月刊

0253-2743

JGZZ001@163.com

023-63051328

401123

重庆市黄山大道杨柳路2号A塔楼14楼140室

激光杂志/Journal Laser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以报导光电与激光技术为主的科技期刊。从1992起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物,所刊登论文被美国《EI》检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马兰戈尼效应的影响

    李慧丽李玉新陈文杰赵学智...
    1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纯铜表面激光熔覆铜钨复合涂层相当困难,而马兰戈尼效应对于激光熔覆形成的熔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以及光斑半径的变化对于马兰戈尼效应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采用COMSOL软件对于纯铜表面熔覆铜钨复合涂层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对流换热分析了不同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以及光斑半径下马兰戈尼效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纯铜上激光熔覆铜钨复合涂层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以及光斑半径越小,马兰戈尼效应越大。因此,适当地增大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以及光斑半径会使得马兰戈尼效应减弱,从而为得到更加优异的铜钨复合熔覆层做出理论指导。

    激光熔覆铜钨复合涂层马兰戈尼效应数值模拟工艺参数

    激光冲击强化后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精准度量研究

    徐力君邱伊健谭景磊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冲击强化可以提升航空发动机表面强度、增强材料韧性。然而,航空发动机处于复杂的工作环境,疲劳寿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激光冲击强化后,材料性能参数变化较大,导致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度量难度增加,因此,提出激光冲击强化后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精准度量方法。首先,分析航空发动机激光冲击强化工作原理,根据疲劳损伤理论与Von-Mises屈服准则建立航空发动机疲劳损伤函数。然后,结合疲劳损伤函数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发动机疲劳寿命的多因素展开权值分析得到航空发动机疲劳指标,从而实现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的精准度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对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退化轨迹的精准监测,可以精准分析发动机表面疲劳寿命的分布情况,说明该方法的航空发动机疲劳寿命度量结果更为精准。

    激光冲击强化航空发动机疲劳损伤理论Von-Mises屈服准则疲劳损伤函数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基于改进YOLOv5的钢筋视觉计数系统设计

    谢方立李正浩赵迅逸张政...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理计计重成为钢贸交易的主流计重方式,快速精准的钢筋智能计数系统成为研究热点。提出了基于边云协同架构的钢筋视觉计数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利用移动端拍摄钢筋影像,对影像进行背景剔除、尺寸调整等预处理后上传至云端;云端利用一种改进的YOLOv5钢筋检测模型对影像中的钢筋进行智能检测,并将结果反馈至移动端;移动端经过人工检查修正后,即可得到高可信度的计数结果。根据在SPDC库的测试结果,系统的计数正确率可达99。85%,高于人工计数的平均正确率;每千根钢筋计数时间为26。50 s,显著低于人工计数的平均时间。

    人工智能钢筋计数边云协同YOLO

    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数控加工高精度控制技术

    任忠先张杰魏国丰杜雨馨...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切割机铣削过程中会因工件变形导致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波浪状,表面局部区域高低不等,致使机床的浮动轴偏离实际运动轨迹,影响工件铣削加工的质量。为此,提出一种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数控加工高精度控制技术。采用运动学理论、矩阵转换函数建立激光切割机床运动数学模型,利用PLC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及电机等搭建激光切割机床高速铣削加工控制模型,使用负反馈控制算法、位移误差函数控制机床铣削加工浮动轴运动,即当浮动轴执行上浮或者下浮运动时,若浮动轴运动轨迹偏离预设轨迹,调节PLC控制器参数来驱动电机控制作业,使其反向运动,直到落在预设轨迹上,实现铣削加工的高精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工件的铣削加工质量高,高速铣削过程中上浮点、下浮点控制误差最大值分别为6 mm、6 mm,铣削加工控制的响应时间为6。8 ms。

    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浮动轴运动轨迹

    电动汽车锂离子铝壳激光焊接气孔控制方法

    钱辉黄爱维朱磊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铝壳激光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焊接区域内的气体容易转化为蒸汽,从而形成气孔。为此,提出电动汽车锂离子铝壳激光焊接气孔控制方法。分析激光焊接线能量、脉冲频率以及激光占空比对焊缝气孔的影响。利用多输出高斯过程,求取模型的近似函数,以此构建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铝壳激光焊接气孔控制参数模型。基于直接学习机制,采用改进蚁群算法求解该模型,获取焊接工艺参数的最优解,实现对焊接气孔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350 s时的脉冲频率为47 Hz,且运行时间仅为20。97 s,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能够实现电动汽车锂离子铝壳激光焊接气孔控制,具有较高的效率。

    电动汽车锂离子铝壳激光焊接气孔控制改进蚁群算法

    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的高光谱激光雷达信号分选研究

    刘子恒刘汉城敏乾
    21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光谱激光雷达数据在频谱维度上具有很高的维度,包含大量的波段或频带,易出现忽视频谱带中有用信息的情况,进而导致高光谱激光雷达信号分选效果较差。为此,提出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的高光谱激光雷达信号分选研究。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高光谱激光雷达含噪信号展开去噪处理;然后,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对去噪后的高光谱激光雷达信号展开特征提取,并利用自编码神经网络对提取的特征展开重构处理,以获取重构后的雷达信号特征;最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根据高光谱激光雷达信号特征完成信号分选。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SNR为30。648 dB,RMSE为0。149 8,预测分选类别与实际分选类别几乎一致,分析时间始终未超过5 s,表明所提方法的分选性能较好,具有实用性。

    高光谱激光雷达信号随机森林变分模态分解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自编码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的高精度毫米波雷达测距信号误差补偿方法

    李淑玲姚香秀张俊丽
    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距技术,受环境因素以及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差影响,测距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研究误差补偿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毫米波雷达的测距精度,从而更准确地获取目标物体的距离信息。为此,提出了机器学习的高精度毫米波雷达测距信号误差补偿方法。通过高斯滤波器去除雷达测距信号中的噪声,完成信号的去噪处理。利用模拟插入脉冲计数法和四象限光斑定位法,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和角度信息,通过自适应惯性权重与收敛因子优化粒子群算法,并利用优化后的粒子群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将测量的距离和角度信息输入到改进的BP神经网络中展开训练,即可得到补偿后的雷达测距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信号处理效果好,补偿后的毫米波雷达测距信号方位角和俯仰角误差接近于0,且信号平滑度较高。

    机器学习毫米波雷达误差补偿高斯滤波器BP神经网络

    不同波长激光冲击强化力学效应数学模型构建

    王亚敏杨广宾
    230-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更好的强化效果,克服强化后表面形貌不够均匀等问题,设计不同波长激光冲击强化的力学效应数学模型。使用Johnson-Cook模型构建金属构件的材料本构模型,对基础材料模型加载激光冲击波压力,以激光冲击强化原理为依据,构建不同波长下的构件激光冲击强化有限元模型。基于构建的有限元模型,探究材料的动态屈服强度与构件材料的雨贡纽弹性极限之间的关系,构建应变与冲击波峰值压力之间的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表示激光冲击强化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完成不同波长激光冲击强化力学效应数学模型的构建。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强化后,实验构件表面形貌整体比较均匀,凹坑深度较小,过光斑中心直线上构件材料表面位移变化区间在[-0。4,0。5]之间,说明设计模型性能较好,具有实用性。

    激光冲击强化金属构件有限元模型力学效应

    移动机器人避障路径多激光传感器融合规划技术

    梅立雪曹君汪兆栋
    235-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移动机器人成功躲避静、动障碍物,安全快速运行至目的地,研究移动机器人避障路径多激光传感器融合规划技术。此技术在机器人身上安装2个激光雷达传感器,感知机器人所处环境障碍信息,由基于多激光传感器融合的障碍物定位方法,将2个激光雷达传感器感知信息加权融合,提取静态障碍物位置数据后,使用基于动态避障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改进A*算法结合静态障碍物位置数据,规划机器人避障的全局避障路径;考虑到全局避障路径中会有可能出现动态障碍物,由人工势场法,计算动态障碍物与目的地对机器人的斥力、引力、合力以及合力方向,调节机器人在全局避障路径中,动态避障的运行方向。实验中,本方法下对障碍物定位偏差在0。1 m内,此技术对静、动障碍物的避障能力合格,运行至目的地时,与障碍物0次碰撞,规划路径和运行时间较短,分别为158 m和9。2min,效率较高。

    移动机器人避障路径多激光传感器融合规划改进A*算法人工势场法

    征稿简则

    《激光杂志》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