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杨卫东

双月刊

1006-639X

jbskxb@jhun.edu.cn

027-84225016 84225263

430056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以报道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出刊,有29年的办刊历史。本刊以综合性、学术性为主要特点,注重报道社会科学研究个领域的新成果、新东西,创意性是本科一直追求的目标,对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文章优先刊发,并实行优稿优酬。为实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目的,本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探索学术发展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特色栏目有:武汉学研究、社区研究、“两型社会”专题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具体分类及立法建议

    郝铁川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应由核心制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四个部分组成.依据我国宪法法律和党的重要文献的有关规定,以及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我国有七项根本制度、二十一项基本制度,十四项制度可以列入重要制度.它们应该根据需要加以立法或载入我国相关法律之中,让"四个自信"中"制度自信"的依据更加清晰明了.

    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英国合理性原则去留之争的回顾与反思

    秦前红罗世龙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比例原则在全球影响力的显著增强,中英两国都面临着合理性原则何去何从的难题,观察、引介和反思英国学界的有关争论有益于我国相关讨论.回顾历史可知,判断标准具化、审查程度加深和干预范围扩张是合理性原则勃兴的体现.针对合理性原则的传统批评聚焦于司法技术欠佳和对责任制的侵蚀这两方面,回应者采取澄清、辩护与修正的复调策略予以针对性应答.比例原则引入后,既往争论转向合理性原则应否被彻底弃用.对此,存在统一论和二分法说两种迥异主张.经双方在辩论中不断改造自身论点,两大原则实有同化之势.回首这场争论可见,真正影响司法保障人权成效的关键因素并非司法工具,而是人权观念和法院在一国中的宪法地位.因此现阶段在我国,与其纠结比例原则应否取代合理性原则,不如思考如何改善权力配置结构和人权观念来实质性促进法院借行政诉讼保障人权的成效,这才是未来出路所在.

    合理性原则比例原则《人权法》人权观念权力配置结构

    人类解放视域下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及应对

    陈欣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的技术成果,对推动人类解放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为了早日实现人类解放,需要正视人工智能给人类自然解放、社会解放和自我解放带来的发展契机与风险,其中,人工智能通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丰富人类社会关系及充盈人类精神生活,提升了人类能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然而,当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界与社会环境中使用时,也会给人类解放带来风险,如破坏生态环境、疏离人的社会关系、引发人的精神危机.这就需要人类从自然层面,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加强人工智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提升人工智能在生态治理中的效能;社会层面,明确人工智能设计原则、加强社会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自我层面,坚持人是实践主体原则、强化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及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以找出应对策略,从而不断为人类解放提供动力.

    人工智能人类解放发展契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本质

    从研究视野透视如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效嵌入教育——基于328篇CSSCI文献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王群杨雪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教育转型的需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强智能性,展现了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的潜能.我们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328篇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CSSCI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探究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当前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逻辑论、效用论、风险论和路径论展开,极富启发意义.未来应注重从不同学科、学段和地区等细分领域拓展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空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深化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的研究;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视野,深化相关议题中外对比的纵深研究;跳出专业学科的藩篱,深化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跨学科的融合研究.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领域CiteSpace研究展望

    生命历程视角下青年不婚意愿的形成缘由及表征研究

    常进锋李泽西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单身社会趋势愈发严重,青年婚恋现象日益多元化,其中较为特殊的不婚现象越演越烈.上述趋势使得洞察青年不婚意愿何以形成是理解中国婚姻与家庭结构变革的重要视角.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对21位25岁至35岁具有明显不婚意愿的青年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其不婚缘由、形成过程及呈现状态.研究发现,这些青年正在脱离传统婚姻文化和原生家庭结构的情感束缚;青年不婚意愿的形成缘由在性别方面存在共同性和异质性.在共同性原因上,两性均受到传统婚姻文化与家庭(族)主义变迁的影响.在异质性原因上,男青年偏重经济性、生理性等原因,女青年偏重对婚姻中性别话语的反思;不婚意愿的形成除个人因素外,深受事件的累积效应和阶段性差异及身边婚姻的影响;不婚意愿是流动的而非固定的.

    生命历程理论婚姻策略不婚不婚意愿青年不婚意愿

    现代性视角下"母胎单身"青年的自我认同与调适

    韩抒洁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胎单身"作为近年来的热议现象引起了大量社会关注.以"母胎单身"青年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视角切入,试图探析"母胎单身"青年在亲密关系领域的自我认同困境以及个体的应对方式.面对高度现代性带来的生存焦虑,"母胎单身"青年的自我在反身性规划下不断成长,同时也面临着重构自我的困境,包括自我碎片化、不稳定的个人时区以及把握脱单机遇与风险感知的失衡."母胎单身"青年通过在友谊中获得的纯粹关系、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应对这一困境,维持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

    现代性自我认同"母胎单身"纯粹关系

    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

    李腊生胡晓慧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同时又积极借鉴和广泛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充分彰显中国智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坚持和而不同,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坚持人民至上,具有鲜明的正义性;坚持与时俱进,具有突出的发展性.这些本质特征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赋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也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本质特征政治文明民主党派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赜

    黄蓉李鹏伟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重要视角.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作为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意蕴深远的科学思想体系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为发展中国家文化发展呈现了中国经验,为抨击西方文化中心论提供了中国力量,为解决人类文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建设布局上的重要任务,我国要运用先进传播媒介手段、打造立体对外传播格局,建设专门对外传播智库、提升国际传播效率质量,加强民间传播平台建设、积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实践创新世界历史意义国际传播路径

    企业ESG表现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

    姚芊胡佳利
    8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善ESG表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理的现金股利分配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ESG表现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良好的ESG表现增强了企业分配现金股利的倾向和力度.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经营持续性和增强投资者关注,促使企业更积极地分配现金股利.进一步讨论发现,管理层持股和股权集中度削弱了ESG表现与现金股利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和高质量审计行为强化了这一关系,ESG实践不利于现金股利增长率的提升,ESG表现影响现金股利的机制作用在非重污染行业中更加有效.

    ESG表现现金股利分配公司治理行业异质性

    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地方政府"五年规划"的证据

    刘冰冰
    9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地方"五年规划"政策支持信息和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发现: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并通过增强企业的创新协同效应、市场开拓效应以及行业竞争效应等机制产生作用.异质性分析得出,相比选择性产业政策,功能性产业政策更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并且较高的政策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得出,高质量营商环境不仅能够提升产业政策的创新产出效应,而且能够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丰富了营商环境对产业政策和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为推动产业政策与营商环境协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地方产业政策营商环境技术创新选择性产业政策功能性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