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汉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汉论坛
江汉论坛

曾成贵

月刊

1003-854X

jhltzbs@163.com

027-86789435

430077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

江汉论坛/Journal Jianghan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国家之国族与族群的纠缠

    周平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国家为当下世界范围内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类型,而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的典型形态.民族国家首先出现于欧洲,其本质是民族形成后从君主手中夺取主权而建立的一套体现"主权在民"国家伦理的体制机制.民族国家被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采纳而达至普遍化后,便成为了主导性的国家形态.可是,欧洲以外的绝大多数国家是将国内众多民族群体整合为一个国族而建立民族国家的,欧美最早的民族国家也由于多族化而出现了多种族群,所以现代国家便普遍地面临着国族与族群的纠缠,以及其间的张力所带来的问题.相关国家在应对中采取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就是国族化和族群化两种.两种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迥然有别,但国族化的选择显然更有利于现代国家体制的稳定运行和功能的发挥.

    现代国家民族国家国家伦理民族国族族群

    经济学预设前提在苏格兰启蒙时期的基础

    杨渝玲林心杰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架构了人与社会发展的道德秩序和动力系统,亚当·斯密将其中的"同情共感"预设引入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并浓缩为"经济人"假设,以此为方法论基点构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然而,这一方法论预设在现实中却未得到有效澄清,甚至被本体论化,引发学术界的长期争论.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苏格兰启蒙思想则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根本出发点创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前提的批判与超越.与此同时,当代经济学方法论论争最终在"复归实践"上达成了基本共识.因此,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代理论发展来看,都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前瞻性与深刻性.

    政治经济学预设前提苏格兰启蒙思想经济学方法论

    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李楠杜克捷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要素日益成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助力分配格局的优化,促进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推动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囿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足、数据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据资本无序扩张等问题,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新时代新征程,应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充分发展和公平分配、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数据要素的公平高效利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资本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LPR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

    徐明文刘义圣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始终坚持发挥市场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LPR机制的形成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丰富报价内容与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基于TVP-VAR模型,采用2013年10月至202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别绘制LPR、M2与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的不同提前期脉冲响应函数图和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图,利于分阶段探讨LPR、M2的价格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M2对经济增长的逆周期调节作用逐渐减弱,对物价水平的调节作用较显著,LPR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逆周期调节效果均显著,但同时两者的逆周期调节效果都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因此,应根据政策目标选择货币工具,提高LPR市场化程度,加强LPR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及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LPR改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利率政策

    全面深化改革的发生、历程与成就

    赵凌云楚武干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开启和推进的,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而且是改革方式本身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十年取得了两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一是完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接续开启了新发展阶段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开放;二是实现了改革思想理论、改革组织方式、改革"关键一招"作用发挥、改革广泛参与等一系列深刻变革,实现了改革开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改革的制度成果和改革的深刻变革,为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转变成就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合"底蕴

    王成齐舒瑜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潜藏着深厚的"和合"底蕴.在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和"蕴含着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取向;"合"蕴含着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参与、有机整合的取向;"和"与"合"互相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引.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质性部分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合文化增进各民族共同性和凝聚社会向心力的现实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和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理论图景与实践模式

    魏来刘泉灵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合作生产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模式被引入公共管理实践,并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系统梳理相关前沿文献可以发现:合作生产是政府和公民围绕公共服务递送而结成的新型关系和进行的混合活动,包括个人、团体以及第三部门等主体,涵盖公共服务的规划、设计、交付与评估等各个环节;合作生产的理论嬗变内含于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治理的范式演替,其主导理念经历了从控制参与逻辑、产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和公共服务逻辑的转变;合作生产的实践轨迹映射出政府与公民的角色转向路径,形成了一元操纵型、吸纳安抚型、政社互补型和公民主控型等基本模式.未来,应探索和构建本土的合作生产模式,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形成制度化的合作网络,在实践基础上贡献富有中国风格并兼具学科一般性的合作生产理论知识.

    合作生产公共服务公共行政范式价值共创

    人工智能劳动工具属性的生成逻辑与社会适应

    杨述明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一切关系归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活动归源于劳动创造.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具体化为人通过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对立统一、迭代演化,演绎出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形态,劳动工具于其中凝练为"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和"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生产工具本质上是人的外化功能体,是吸收人的功能从而成为社会人的"生产器官".这一"生产器官"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其基本功能形态由"使能技术"转变为"替人技术",并演化为"类人技术".人工智能是当今时代的新型劳动工具.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使能技术"的农业社会、"替人技术"的工业社会和正在出现"类人技术"的智能社会.

    人工智能劳动工具工业革命社会生产方式社会适应

    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智能的认识论叙事

    涂良川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不仅以物的力量实现了观念的生成,并证明了认识的真理性,而且以其技术逻辑推进了"理解大脑行为""揭示心灵奥秘""优化认识论"的进展.人工智能通过递归的调用逻辑使整体的感知凝聚成为驱动的力量,通过群体试错的选择将共同学习的成果整合成优化的原则,通过抽象解释的通用将社会进化的成就内化为改变的路径.其所呈现的认识论叙事,既展示了人工智能"聪明"的由来,又拷问了整体感知、共同学习和社会进化的认识论功能.揭示人工智能获取智能技术逻辑的认识论叙事,就是以"人工智能就是哲学"的理论视域来把握人工智能的本质,掌控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探讨人机融合的可能.关注人工智能获取智能技术逻辑的认识论叙事,就是关注人工智能和认识论本身.

    人工智能认识论技术逻辑递归调用

    试论简帛《五行》的成德工夫路径

    胡振坤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帛《五行》篇中的成德工夫路径,是人依据自身本有的德性成就圣人境界的中间环节.在身心关系方面,《五行》的"慎""独"应作全新的理解:"慎"是指心中德之五行间的关系,"独"是指生理之身与道德主体之心的身心关系,以此为基础,《五行》篇形成了"身为心役"思想认识.《五行》以"气"将身心内外连接起来并将先天本有的德性动态地实现出来,将"德气"作为兼具价值与物质、形式与质料的统一体.《五行》中的"思"不是认识,而是向内心进行道德反思的工夫修养方式.身心关系、德气说与"思"共同构成了《五行》完整的工夫论体系.

    简帛《五行》思孟学派先秦儒家工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