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汉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汉论坛
江汉论坛

曾成贵

月刊

1003-854X

jhltzbs@163.com

027-86789435

430077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

江汉论坛/Journal Jianghan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

    黄少安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有相同的基本内容,关涉工业化、城市化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民观念、科学知识素养和认知能力的现代化,亦即"人"的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其它方面现代化的基础.制度的现代化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制度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甚至还会出现非良性的制度变异."人"的现代化内容比较丰富,包括观念、思维素质和方法、科学知识素养、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等方面,最根本的内容是"观念现代化".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依靠"启蒙"和持续的现代化教育,没有教育理念的革命就不可能有教育革命和教育现代化,从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良好的基础.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好教育、开启民智、解放思想,用制度保护和激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并且稳定各主体创造财富和创造知识的预期,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

    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意蕴与实践指向

    张秀生曾凌尧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内外部条件的约束决定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越快,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把握好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等原则,努力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实现就业机会公平,完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展,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相互促进的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绿色税收政策及其组合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技术进步方向的政策偏向分析

    柳剑平黄鹭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税收政策分为绿色税征收政策和优惠政策,不同的绿色税收政策组合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会有显著的差异.通过扩展环境技术进步方向模型来推导绿色税收政策的技术偏向,可以实证检验不同的绿色税收政策及其组合对绿色发展的具体影响.检验结果表明:两种绿色税收政策都能促进技术进步朝绿色方向转变并改善环境质量,绿色税征收政策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更好,但绿色税征收政策会抑制经济增长,而税收优惠政策则能促进经济增长.综合来看,绿色税收优惠政策能促进绿色发展,绿色税征收政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变化;绿色税收政策组合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优于单项政策,最优的绿色税收政策组合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现阶段中国需要通过降低绿色税征收政策强度、适当提升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来推动绿色发展.

    绿色税收政策技术进步绿色发展经济增长环境保护

    RCEP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

    胡艳丽郭琛陈军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丝绸之路"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覆盖区域上具有部分重叠性,可通过重叠国的外溢作用,吸引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从而在亚洲地区形成RCEP和"一带一路"双轮驱动的经济合作发展新格局.基于2010-2020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出口贸易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可以厘清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出口RCEP成员国贸易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极化态势,RCEP成员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中国对其出口贸易效率.相较于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数字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出口贸易效率提升的拉动作用更强.中国对RCEP成员国出口效率最高的是东盟.因此,要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加速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采取不同的合作对接策略;重视参与中等收入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出口贸易效率RCEP经贸合作

    论党政联合发文的规范性质

    徐亚文李春鹏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政联合发文具有与党规、国法不同的制发主体、调整领域和效力边界,从而导致其规范性质在学理层面和法治实践中的认定困难.既有研究多关注作为"文件"的党政联合发文,却忽略了它作为一项"制度"产生的生成逻辑和功能定位,从而陷入了"存在即合理"的错误思维.从生成逻辑来看,党政联合发文是党以加强和完善自身领导与建设为根本目的,以强烈的政治领导和规约为主要内容,在顺应党政关系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和遵循法治成本/效益理论的基础上,对党领导立法的传统方式进行革新而生成的新型法治规范.就功能定位而言,党政联合发文侧重于党的一侧,致力于对党领导的方式方法、职权职责、党的规范化建设以及党政机构内部管理事项进行规范.党政联合发文可以被合理地定位为党内规范.实践中部分党政联合发文的内容存在盲目扩张和泛化,影响了其制度优势和正向效应的发挥,对此党政联合发文要遵循严格的边界范围,方可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政联合发文中国特色党政体制法治成本党内规范

    新总体性治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转向

    吴侗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已转向"新总体性治理".将新时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置于中国特色的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其"总体性"主要表现在政党、国家和基层社会的统合与相融、同向聚合与同频共振以及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等方面.新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性"是由时空共同塑造的,它建基于特定的治理结构之上,蕴含于一套领导与协同的嵌合机制或控制与互惠的耦合策略之中.新时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这种"新总体性治理"完全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总体性社会的治理,它在新的社会结构和政社关系的基础上,从权威分布和治理结构、建构逻辑和治理指向、组织形式和治理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对改革开放之前"总体性治理"的扬弃和超越.

    基层社会治理新总体性治理党建引领新时代城市

    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的行动逻辑及其变迁——以W市Q社区为考察对象

    陈伟东徐凌风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一个社区案例的经验观察可以发现,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居民党员的内在式志愿服务行动、下沉党员的外在式志愿服务行动、下沉党员和居民党员的协作式志愿服务行动.从社会参与视角来分析,党员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经历了从生活逻辑到政治逻辑、再到政治逻辑与生活逻辑融合的演变,导致行动逻辑变迁的深层因素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耦合程度.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耦合、党员身份与邻里身份融合时,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更强、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

    志愿服务党建引领社会参与社区治理

    马克思主体性叙事的内在逻辑与当代语境

    马军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体性叙事内含感性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性确证、历史辩证运动的主体性展开、超越资本逻辑的主体性生成三层演进逻辑,构成对理性主体与资本逻辑"共谋"的双重批判,即对感性对象性活动在观念领域异化为理性主体的批判以及在生产领域异化为资本主体的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生产中出现主体性与资本"新共谋",导致主体性生产"悖论",主要表现为"主体性强制"和"自由强制"、数字化生存方式的"主体幻象"以及生产性精神劳动的深层物化.劳动主体性强制生产加剧了资本内在矛盾的演化.数字技术蕴含的主体性生存方式的变革以及中国成功推进的社会主义实践构成主体性当代建构的现实语境.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主体悖论非物质劳动主体性建构

    《老子》光之喻的道论和心学意涵

    夏世华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子一以贯之地以光及其引起的明暗现象作为人心之知的能力的譬喻,既用"明道若昧""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等来描摹混一不二的道体,又用"和其光""用其光,复归其明""光而不耀"等来指示去"知"与"故"的修道方法,还用"幽兮冥兮"等无光明之象来比拟修道者的心境.老子以光喻知,旨在引导修道者反思、超越物与名言的二元结构,体悟即明即暗、非明非暗、混一无名之道,从而养成无心、无知的愚人之心.通过分析老子对于光之喻的运用及其哲学意涵,可以更深入理解老子知论、道论和心学的旨趣.

    老子明道若昧和其光光而不耀愚人之心

    论"游戏"的艺术思维与意义创构——基于庄子"逍遥游"与奥克肖特"游戏"之对勘

    闻达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逍遥游"与奥克肖特"游戏"之间蕴含多维的可跨文化对话的思维交汇点.二人之"游"皆为向内探索精神自由、生命意义的非正统意向.前者以"游心"出离自我、觅解"本真"世界,后者以"游戏"揭橥自我、创设与世界相融贯的理解范式."无用为用"的批判性运思与审慎节制的"平稳之舟"一同构成"游"之权宜手段.以人的自我价值为取向的"不言之教"与"谈话之教"是"游"在教育中的同质异构.庄奥"游"之"和"的教育蕲向即在于借助疗愈实践主体思维缺陷的"诗性语言",摹绘实践主客体交融互通、和谐共生之意境,以"规律性秩序感"和"成和之心"的联动,实现"和合教育"的共美文化图景.

    庄子奥克肖特逍遥游游戏和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