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化工
江西化工

李玉林

季刊

1008-3103

jxhg2006@sina.com

0791-88333817

330029

南昌市北京东路138号

江西化工/Journal Jiangxi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江西省化学工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化学化工专业技术期刊。本刊宗旨是立足江西、面向全国积极为化学化工行业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分解-汞齐化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盐中的汞含量

    饶丽丽李凡露张晖廖绍群...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尝试建立利用热分解-汞齐化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盐中汞含量的方法.本研究方法在进样量为 0.1g,样品干燥温度为 150℃,干燥时间为 20s,热分解温度为 750℃,分解时间为 180s,汞齐化时间为 12s,读数时间为 30s的条件下用直接测汞仪检测工业废盐中的汞含量.实验结果显示,方法测定范围为 0.001μg/g~5μg/g,相关系数R2 优于 0.9999,汞含量的检出限为 0.0002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在 6.34%~7.55%范围内,工业废盐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89.8%~121.4%范围内.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较短、无基体干扰、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固体废物鉴别等工作中工业废盐的汞含量测定.

    热分解-汞齐化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工业废盐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危险废物鉴别

    生态环境事件中固体废物危险特性应急鉴别技术研究

    宋思超李晓忠鞠颖曹钧...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种类多样、成分复杂,若未经妥善处理处置,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损害,同时其中具有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进入环境后损害更为严重.以某环境事件中的污泥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待鉴别对象理化性状情况,采集代表性样品5个,采用先有机定性扫描后进行浸出毒性苯、甲苯、二甲苯指标定量检测的鉴别技术路线,最后根据样品检测结果判定待鉴别对象为具有甲苯浸出毒性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技术方法进行固体废物环境应急鉴别工作,具有样品采集数量少、指标检测具有针对性、成本低、鉴别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环境事件固体废物应急鉴别工作中推广应用.

    固体废物环境事件有机定性浸出毒性危险废物

    进口含钴物料表征及其固体废物属性鉴别

    张庆新钟坚海麦志喜张庆建...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鉴别含钴物料固体废物属性的方法.具体为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光谱(XRD)、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等分析技术,对一批进口申报为"钴粉"的含钴物料进行表征和分析,样品呈黑色粉末状,夹杂有金属光泽的细小颗粒,由钴(Co)、铝(Al)、铜(Cu)、镍(Ni)、锰(Mn)、磷(P)、硫(S)、铁(Fe)、硅(Si)、锂(Li)等元素组成,主要物相包括石墨(C)、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金属铜(Cu)等,与含钴废弃电池经机械物理粉碎和分离后得到的含钴物料特征吻合,因此推断样品为电池废料经物理处置后的产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34330-2017),判定该样品为固体废物.

    含钴物料固体废物属性鉴别

    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李海丰刘海江廖绍群万志勇...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CS-CD)分子中含有-OH及大量游离-NH2,导致其可借离子键,也可借氢键形成具有类似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从而对二价铅离子发挥稳定的配位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pH、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投加量、Pb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吸附去除水中Pb2+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在pH = 6 时对Pb2+的吸附效果最好;增大反应物接触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吸附;初始浓度的增加相当于增加了反应物的量,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温有利于吸附.实验还表明,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反应自由能变<0kJ/mol,说明反应是自发进行的;XPS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反应属于化学吸附过程.

    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化学吸附

    决策树算法在获取连续流反应器动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蒋雄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企业工艺人员在设计连续反应器前获取合理的动力学数据并快速进行动力学测试方案设计,研究者选择动力学测试方法和对应测试试验仪器,设计了一套动力学分析测试系统.用户可通过输入反应方程,勾选预设 14 个具体影响反应动力学测试的问题,要求系统一方面完成反应物网络及主反应可能的能级图的绘制,另一方面通过决策树机器学习算法处理预设的 99 万条数据,从中找到最佳的动力学测试建议并呈现.整个机器学习过程不超过 4s,整个分析测试系统运行时间不超过 1min,大大提高了研发人员进行动力学测试的效率.

    决策树算法反应动力学连续反应器

    学科前沿案例融合下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高熵普鲁士蓝的合成及应用"为例

    刘炳求李鹿张凌宇王春刚...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是现阶段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重视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还要重视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系统熵变是热力学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课程原来包含的实验中,有的实验开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更新速度缓慢,跟不上科研发展的步伐,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及时代性.因此,设计开展高熵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的创新型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合成高熵材料的方法,了解高熵材料的研究进展,而且能够让学生探究熵值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为后续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思维物理化学热力学高熵材料普鲁士蓝类似物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吴丽丹吴实孟晓燕熊林峰...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师范专业认证的契机下,对于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构建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融合的新的考核模式,并在 20 级化学专业的本科生中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在物理化学(上册)中,课程目标 1-4 的达成度分别为 0.77、0.71、0.84、0.84,在物理化学(下册)中,各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达到了 0.79、0.81、0.87、0.90,比 19 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物理化学各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均有所提高,说明这是一条有效的改革道路.

    师范专业认证物理化学考核模式过程评价

    PBL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热力学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黄斯珉张志凌元武智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发展趋势,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式教学法,它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使其在课程中思维更加活跃,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标性,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本文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教学为例,将教学目标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阐述PBL教学方法的模式及优缺点.实践表明,PBL教学法降低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克劳修斯表述的理解难度,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PBL教学方法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