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难治型重症肺炎合并肺不张的疗效

    李湘云杨小青
    2676-2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联合药物肺泡灌洗(AL)介入治疗方法对儿童难治型重症肺炎(RSP)合并肺不张(PA)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样本量计算评估值,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RSP合并PA的患儿8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儿均行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吸氧监护,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FB联合药物AL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咯痰消失时间、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肺功能、肺炎性指标及肺CT显像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hs-CRP、IL-6 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后住院天数、退烧小时数、止咳时长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 1 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体位平面显像指标(POST、RLA、LLA、RPO、RAO)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B治疗重症肺炎伴PA的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利于减轻肺部炎症和增强肺功能,利于病情尽快好转.

    难治型重症小儿肺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肺复张时间预后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应用及准确性分析

    蔡青山
    2679-2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三医院 2021 年 1月~2023 年12 月疑似子宫瘢痕妊娠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病理资料均完整,病理检查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括经腹部、经阴道),分析瘢痕妊娠超声征象特点、超声征象诊断模型、不同诊断方式诊断准确性.结果:瘢痕妊娠患者瘢痕肌层回声不均占比、子宫下段内膜形态异常占比、子宫切口-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占比、瘢痕位置梭形凹陷缺损占比、瘢痕位置低速低阻曲线占比均较非瘢痕妊娠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形态失常占比、妊娠物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占比,瘢痕妊娠患者及非瘢痕妊娠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瘢痕肌层回声不均、子宫下段内膜形态异常、子宫切口-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瘢痕位置梭形凹陷缺损、瘢痕位置低速低阻曲线同瘢痕妊娠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机将研究患者随机抽选组别(共计抽选 50 次),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诊断瘢痕妊娠的模型,发现"同时满足 2 项以上"征象诊断瘢痕妊娠效果理想.利用"同时满足 2 项以上"征象诊断瘢痕妊娠标准分析不同方式诊断效能,发现联合诊断方式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约登指数较单一方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方式的特异度同单一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可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通过分析子宫下段内膜形态、子宫切口-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瘢痕位置梭形凹陷缺损等征象较为准确鉴别瘢痕妊娠,且经腹部、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准确性高.

    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瘢痕妊娠灵敏度约登指数准确性

    Th1/Th2失衡与合并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董焱
    2682-2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 1/辅助性T细胞 2(Th1/Th2)失衡与合并 2 型糖尿病(T2DM)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诊的合并T2DM的慢性牙周炎患者 88 例,设置为牙周炎合并T2DM组,选取同期接诊的不合并T2DM的慢性牙周炎患者 88 例,设置为牙周炎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 88 例,设为健康组.比较健康组、牙周炎组、牙周炎合并T2DM组外周血Th1、Th2 占比及Th1/Th2;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牙周炎合并T2DM组患者Th1、Th2 占比及Th1/Th2;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h1/Th2 失衡与牙周炎合并T2DM组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牙周炎合并T2DM组患者病情重度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牙周炎合并T2DM组外周血Th1 占比、Th1/Th2 升高,Th2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合并T2DM组Th1 占比、Th1/Th2 升高,Th2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Th1 占比、Th1/Th2 升高,Th2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Th1 占比、Th1/Th2 升高,Th2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h1/Th2 失衡与牙周炎合并T2DM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97,P<0.001,95%CI:0.843~0.933).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年龄大、吸烟,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1/Th2 高均是导致牙周炎合并T2DM组患者病情重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h1/Th2 失衡与合并T2DM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表现为正相关,且是其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刘劲
    2685-2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盐城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40例,对照组治疗技术应用固定矫治,研究组则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以矫治效果、口腔功能、牙齿美观度以及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矫治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咬合力、咀嚼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齿外观、整齐度两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固定矫治技术,口腔功能恢复更佳,美观度更好,且并发症更少.

    口腔正畸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固定矫治技术口腔功能

    增强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检测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刘朝雄
    2688-2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增强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检测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宁德人民医院 2019 年 2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96 例经过病理学诊断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按照肿瘤的直径分为<3 cm 组(n=31)、3~6 cm组(n=33)以及>6 cm组(n=32),按照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n=28)、中分化组(n=33)与低分化组(n=35),比较不同分组下的CT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该组 96 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在平扫期、动脉期(约 20~30 s)、静脉期(约 60~70 s)及延迟期(约 150~180 s),实施CT平扫与增强CT下在向心性渐进性强化、整体缓慢渐进性强化、边缘轻中度强化,内部大部分不强化测量结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静脉期以及延迟期的扫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患者的增强CT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化程度患者的增强CT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诊断时的强化方式各异,增强CT扫描与平扫相比能够获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强化特点,发现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强化类型与肿瘤直径相关,但与病理分化程度无关.

    增强CT肝内胆管细胞癌早期检测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

    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效果

    叶瑞凤吴为鑫陈重飙高琴...
    2691-2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 年5 月~2023 年5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治疗结直肠癌的 100 例老年患者,选择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结直肠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应激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 IL-6、TNF-α、皮质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发生较大改变,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治疗老年结直肠癌不仅可以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还能避免其炎性反应、应激反应程度加重,改善生活质量,效果十分显著.

    腹腔镜快速康复结直肠外科手术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治疗效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血清LDH、CA153对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刘磊谢忠民
    2694-2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糖类抗原 153(CA153)对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2020 年 4 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手术的 98 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进行 3 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 41 例、未复发转移组 57 例,分析复发转移组、未复发转移组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LDH、CA153 对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 3 年随访,98 例患者中共有 41 例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占 41.84%(41/98),其中 30 例患者复发、11 例患者发生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直径、术前新辅助化疗、淋巴结转移、口服避孕药、病理类型、p53 蛋白、内分泌治疗、PR、ER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前新辅助化疗、淋巴结转移、口服避孕药、病理类型、p53蛋白、内分泌治疗、PR、ER为影响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LDH、CA153 表达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与LDH、CA153 单项诊断比较,两项联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肿瘤直径>5 cm、术前未进行新辅助化疗、发生淋巴结转移、服避孕药、浸润性特殊性、p53 蛋白阴性、未内分泌治疗、PR阳性、ER阳性可导致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联合检测患者体内LDH、CA153 表达水平,可对复发转移患者进行预测.

    乳腺癌乳酸脱氢酶糖类抗原153复发转移危险因素

    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刘海波张玥
    2698-2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牙列缺损患者接受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市口腔医院 2018 年 6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90 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5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种植牙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牙菌斑指数评分、牙龈指数评分、修复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学性能指标(7.45±1.64)分、各项功能指标和生物学性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PLI)评分、牙龈指数(G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美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牙齿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相比于固定义齿修复,口腔种植牙修复能够达到更为显著的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牙菌斑及牙龈情况.因此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修复满意度,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应将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作为牙列缺损患者首选治疗方式.

    牙列缺损固定义齿修复口腔种植牙修复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与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陈达
    2701-2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与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钉棒固定组(n=30)和Sextant微创组(n=30).钉棒固定组采用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Sextant微创组采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椎体高度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xtant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长、下床时间均短于钉棒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钉棒固定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伤椎椎体高度比降低,术后 3 个月,Sextant微创组患者VAS评分低于钉棒固定组,伤椎椎体高度比低于钉棒固定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感染、神经损伤、腹膜后血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其术后疼痛.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钉棒脊柱内固定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郭群煌郭瑞祥郦守国
    2703-2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 年 7 月~2021 年 6 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放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n=45)接受序贯加量调强放疗,观察组(n=35)接受SIB-IMRT.对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近期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3 年生存率、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采用SIB-IMRT进行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 年生存率不劣于序贯加量组,但可显著减少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缩短放疗时间.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