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尼莫地平与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王一然葛茂奎张健莉
    414-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满意度.方法:选择 2019 年 7月~2022 年 7 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入的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 98 例,采用数字标记方式进行排序,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与研究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各 49 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感觉指数、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 71.43%,对照组为 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评分、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感觉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12%,对照组为14.29%,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尼莫地平与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伴脑出血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平稳血压,还能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增强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感觉指数,并减少不良症状的产生.

    高血压脑出血尼莫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有效性满意度

    金水宝胶囊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PN、IL-8、8-OHdG水平的影响

    孙茜
    417-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脂连素(APN)、白细胞介素-8(IL-8)、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04 例慢阻肺患者通过黑白双色球法分为西药组52 例和联合组 52 例,西药组口服多索茶碱片治疗,联合组则加用金水宝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免疫功能及APN、IL-8、8-OHdG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西药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深吸气量(IC)/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泡通气量(VA)均显著增加,联合组相比西药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显著增加,联合组相比西药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 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联合组相比西药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N、IL-8、8-OHdG水平均显著降低,联合组相比西药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85%(头痛、恶心呕吐各 1 例),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77%(头痛、恶心呕、嗜睡吐各 1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金水宝胶囊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阻肺患者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降低APN、IL-8、8-OHdG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金水宝胶囊多索茶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免疫功能

    氨甲环酸在跟骨骨折术中的应用疗效

    吕印格王闯部志军刘佳...
    420-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行跟骨骨折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住院患者术中静脉滴注和外用氨甲环酸(TXA)的相关数据,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 2016 年 9 月~2021 年 4 月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6 例,依据Sanders分型行跟骨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照术中是否运用TXA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术中予以静脉滴注TXA(1 g),局部稀释的TXA(3 g)灌注,观察两组在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切口干燥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术后切口并发症及血管不良事件等数据.结果:治疗组在隐性失血量[(65.78±15.68)ml比(78.12±12.69)ml]、总失血量[(160.46±12.37)ml比(227.48±11.29)m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切口干燥时间[(4.76±2.71)d比(6.87±2.96)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P<0.05);两组在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8、0.819,P>0.05);两组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P<0.05).结论:行跟骨外侧扩大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中静滴联合局部用药TXA,可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及围手术期出血量,降低切口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凝血异常及DVT等不良事件.

    跟骨骨折氨甲环酸失血量有效性安全性

    牵正散对急性脑梗死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核因子κB蛋白水平的影响

    李晨
    423-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牵正散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 140 例,分为对照组 70 例,牵正散组 7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牵正散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牵正散,记录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和治疗后 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研究对象入院时和治疗后 14 d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牵正散组总有效率升高,总不良反应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牵正散组NIHSS评分、CSS评分、血清Lp-PLA2、NF-κB、IL-2、IL-6、TNF-α水平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牵正散组治疗后NIHSS评分、CSS评分、血清Lp-PLA2、NF-κB、IL-2、IL-6、TNF-α水平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NF-κB与ADL评分负相关关系明显,与CSS评分、NIHSS评分、IL-2、IL-4、TNF-α正相关关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良好;其机制可能与牵正散降低NF-κB、Lp-PLA2 水平,进而抑制炎性反应以及改变血流动力学有关.

    牵正散急性脑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核因子κB

    依达拉奉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后上肢感觉异常的影响

    纪波波谢磊黄莉莉章新华...
    427-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脑梗死患者上肢感觉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8 月~2022 年 8 月南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70 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 35 例和对照组 35 例,将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将依达拉奉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均进行两周的治疗.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麻木程度、不同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与运动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细胞介素(IL)-6 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进行统一的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较对照组的 65.71%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88.57%处于较高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处于较高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TNF-α、MMP-9、IL-6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均呈现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有效减轻其上肢麻木程度,促进机体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且可对炎性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脑梗死上肢感觉异常依达拉奉银杏叶提取物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炎性反应

    阿法骨化醇联合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对CKD-MB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黄雅云黄勇翔黄琴侯婷...
    430-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比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患者采取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联合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择 2019 年 1 月~2022 年 8 月樟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KD-MBD患者 62 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 31 例和对照组 31 例,对照组采取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研究组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后再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两组 45 d连续治疗.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钙磷代谢、疾病相关因子指标、肾功能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钙(Ca)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尿醛(UA)、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能保护CKD-MBD患者肾功能,改善钙磷代谢,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疗效更高.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阿法骨化醇肾功能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对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的影响

    张海璐
    43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对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来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化疗的 82 例NSCLC合并MP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 41 例,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科内治疗,在此基础上单一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组采用奥沙利铂+胸腺肽.化疗8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以及胸腔积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联合组上述数据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联合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治疗NSCLC合并MPE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胸腺肽奥沙利铂非小细胞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CD3+CD4+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清NT-proBNP影响

    龚伟
    436-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CH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2 年 3 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 104 例CHD合并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 例)与对照组(5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持续治疗 3 个月.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T-proBNP 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6MWD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 CHC 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血清NT-proBNP水平,提高其运动耐力.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血压

    东莞地区人群PHACTR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连新龙
    439-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酶和肌动蛋白调节因子 1 期(PHACTR1)基因 rs1223397、rs2026458、rs475543、rs693758、rs9349379 和rs9472419 位点多态性与东莞地区人群中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莞地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 50 例为CHD组,同时选取 50 例在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人员rs1223397、rs2026458、rs475543、rs693758、rs9349379 和rs9472419 位点基因和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PHACTR1基因不同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为 rs1223397 位点:CC/GC/GG、rs2026458 位点:CC/CT/TT、rs475543 位点:AA/AG/GG、rs693758 位点:AA/AG/GG、rs9349379 位点:AA/GA/GG、rs9472419 位点:CC/CT/TT,两组间PHACTR1 基因不同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CHD组的年龄较大,吸烟频率、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性别和体重指数(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人群 PHACTR1 基因 rs1223397、rs2026458、rs475543、rs693758、rs9349379 和rs9472419 位点多态性可能与CHD的发生无关.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PHACTR1

    妊娠期高血压的管理

    魏维维
    442-445页

    妊娠期高血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