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外孕诊断中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的作用

    王艳
    829-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诊断中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顺昌县医院收治的 80 例疑似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血凝块内见妊娠绒毛组织、可见绒毛质)为金标准,对比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声像特征检出率及疾病类型检出率.结果:80 例疑似宫外孕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共有 73 例阳性,7 例阴性;腹部超声检查检出 65 例真阳,3 例真阴;阴道超声检查检出68 例真阳,4 例真阴;联合检查检出70 例真阳,5 例真阴.三组间的灵敏度(腹部超声为89.04%,阴道超声为93.15%,联合检查为 95.89%)、特异度(腹部超声为 42.86%,阴道超声为 57.14%,联合检查为 71.43%)及准确度(腹部超声为 85.00%,阴道超声为 90.00%,联合检查为 9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胚芽、卵黄囊、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附件区包块、宫内假孕囊、宫外孕囊影等声像特征的检出率均相比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子宫颈妊娠等疾病类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来诊断宫外孕,不仅能减少漏诊、误诊的概率,还能清晰显示声像特征,也有助于明确异位妊娠部位.

    宫外孕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

    以菌斑为导向的牙周治疗方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

    梁伟腾
    83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以菌斑为导向的牙周治疗方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 60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研究组接受以菌斑为导向的牙周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牙周炎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炎性因子水平、龈下菌斑活性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TM)及龈沟出血指数(SBI),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S及TLE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LI、TM、SBI指数,TNF-α、hs-CRP、IL-6 水平,S及TLE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开展以菌斑为导向的牙周治疗方案疗效切实、可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牙周状况,降低龈下菌斑螺旋体数量及TLE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龈沟炎性状态.

    菌斑导向牙周治疗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炎性反应因子菌斑活性

    RICU肺部感染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对改善气道分泌物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刘声源胡铭虹
    836-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肺部感染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灌洗治疗对改善气道分泌物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2 月~2022 年 4 月收治的RICU肺部感染患者 96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 48例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 48 例采用纤支镜吸痰灌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功能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及炎性因子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远高于对照组的 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氧化指数、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吸气阻力、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纤支镜吸痰灌洗治疗RICU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明确,可有效清除患者气道分泌物及黏液栓,减轻炎性因子刺激作用,控制肺部炎症反应,促进其肺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的恢复,使其症状缓解,利于病情的好转.

    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纤支镜吸痰灌洗气道分泌物肺功能炎性因子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范永峰向道康刘秀伦蒋振威...
    839-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 年1 月~2023 年2 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 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氧合指数低于 200 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ATAAD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96 例患者中,62 例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入院心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是ATAAD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NF-α、hs-CRP、输血量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是是ATAAD患者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予以密切关注.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低氧血症危险因素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谢萍
    842-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 103 例的临床资料,均采取了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58)及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麻醉诱导时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加右美托咪啶处理,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术后1 周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后1 d、3 d及5 d的颅内压水平.结果:两组从T1~T3 时间点心率(HR)降低,收缩压也降低,观察组T1、T2、T3 时间点分别与对照组T1、T2、T3 时间点比较HR较低、收缩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24 h与对照组术后 24 h比较全血黏度中切值较低、血浆黏度值较低、红细胞聚集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 周内GCS评分较高,术后1 d、3 d及 5 d的颅内压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时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可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稳定性,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且该麻醉方案并不会增加围术期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预后表现更好.

    麻醉方案高血压脑出血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

    外源性生长抑素对创伤后炎性反应应激的作用

    朱团结孙中霞黎宁君刘会平...
    846-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机双盲法前瞻性研究生长抑素对严重创伤患者创伤后炎性反应应激作用.方法:选择苏州永鼎医院重症医学科 2019 年 6 月~2022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重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Ⅱ、TISS-28、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以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因子(VEGF)等炎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于第 0 天(D0),第 3 天(D3),第 5 天(D5)APACHE-Ⅱ、TISS、MODS、SIR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还是研究组治疗前后相比,接受外源性生长抑素的患者的IL-6 以及VEGF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体内ACTH<800 μg/L时,研究组在治疗第 5 天(D5)时,相比对照组,IL-6及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比研究组的D0、D3,研究组D5 的IL-6及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生长抑素(施他宁)对创伤后机体的炎性反应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受到体内ACTH表达水平的影响.

    外源性生长抑素创伤炎性反应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二醇动态监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预测价值

    张伟俊林子艺张友华
    849-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及雌二醇(E2)动态监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3 月~2022 年 3 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 100 例早孕妇女,根据其早期的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n=33)和继续妊娠组(n=67),记录并比较妊娠 4 w、6 w、8 w、10 w的E2、P和β-HCG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上述指标在不同孕周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的效能.结果:妊娠第 4 周,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的E2、P和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第 6 周、第 8 周、第 10 周,继续妊娠组E2、P和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 8 w联合检测E2、β-hCG、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 0.987,均明显高于妊娠6 w联合检测和妊娠10 w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134、2.504,P<0.05),且预测先兆流产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95.50%,联合检测时E2、β-hCG、P预测先兆流产的cut off值分布为595.78 pg/ml、61.49 IU/ml、28.92 ng/ml.结论:妊娠 8 w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二醇水平有助于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判断.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孕早期先兆流产

    即刻树脂嵌体在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贾维莉朱现记冯能巧
    852-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采用即刻树脂嵌体修复治疗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 2020 年 6月~2021 年 7 月收治的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 200 例(患牙 213 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00 例,观察组(107 颗)采用椅旁即刻制作树脂嵌体修复,对照组(106 颗)采用树脂常规充填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定两组舒适度,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修复 6 个月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6 个月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分、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采用即刻树脂嵌体修复治疗,修复成功率高,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磨牙大面积缺损即刻树脂嵌体舒适度生活质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回顾性分析

    王立玮朱祖明张振玉汪胜林...
    85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病例,比较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差异,提高内镜下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消化内科 2018 年2 月~2021 年11 月因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行ESD 治疗的患者共144 例.收集144 例ESD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活检病理及内镜下表现,术后病理情况.对术前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144 例病灶中食管 37 例(25.7%),其中食管上段 2 例(1.4%)、食管中段 32 例(22.2%)、食管下段 3 例(2.1%);胃 107 例(74.3%),其中贲门 20 例(13.8%)、胃体 19 例(13.2%)、胃角 26 例(18.1%)、胃窦 42 例(29.2%).术前活检 87 例为IGIN(60.4%)、53 例为HGIN(36.8%)、4 例为早期癌(2.8%).4 例早期癌分别为 1 例高分化腺癌、1 例中-低分化腺癌、2 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 65例为IGIN(45.1%)、57 例为HGIN(39.6%)、22 例为早期癌(15.3%).完整切除率 99.3%(143/144),1 例胃部病灶肿瘤浸润至胃黏膜肌层,ESD术后切缘阳性率 0.7%(1/144).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对照发现,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一致率为70.5%(105/149),其中LGIN诊断一致率 65.2%(60/92),HGIN诊断一致率 60.4%(32/53),早癌诊断一致率 75%(3/4).术后病理升级的有 52 例(36.1%),其中胃 43 例(29.9%)、食管 9 例(6.3%).术后病理降级 7 例(4.7%),其中胃 5 例(2.7%)、食管 2 例(1.3%).将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比较,将病例分为病理升级及无病理升级两组,其中病理升级组 37 例,无病理升级组 107 例.针对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形态等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病理差异与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形态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病灶结节样改变、粘膜表面发红、病灶面积等相关(P<0.05).结论:ESD可以有效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但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存在一定差异性.术前诊断需要结合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差异.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癌前病变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异常凝血酶原在HBV感染相关肝病中的诊疗价值

    张淑花朱宗林
    859-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 73(GP7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HBV感染相关肝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 2020 年 9 月~2021 年 4 月HBV感染及健康对照 500 例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高尔基体蛋白(GP73),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IVKA-Ⅱ,通过SPSS软件及受试者工作特者(ROC)曲线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P73 诊断 ASC、CHB、LC 和 HCC 的敏感度分别为 77.0%、71.1%、69.0%和94.0%,特异度为 84.4%、57.6%、58.9%和 34.8%,AUC值为 0.861、0.628、0.672 和 0.62;PIVKA-Ⅱ诊断CHB、LC和HCC的敏感度分别为 92.1%、30.0%和 33.0%,特异度为 29.4%、82.9%和 87.7%,AUC值为 0.577、0.537 和 0.605;GP73 和PIVKA-Ⅱ二者联合诊断CHB、LC和HCC的敏感度分别为70.0%、66.0%和70.0%,特异度分别为54.1%、51.2%和54.1%,AUC值为0.674、0.594、0.598;GP73 和PIVKA-Ⅱ二者联合传统血清学指标诊断 CHB、LC 和 HCC 的特异度分别为 87.9%、72.3%和58.0%,敏感度分别为 97.4%、56.0%和 72.0%,AUC值为 0.959、0.661、0.62.结论:GP73 对ASC和L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PIVKA-Ⅱ对诊断HCC诊断较好,二者联合传统指标可进一步提升对HBV感染的不同结局诊断价值.

    高尔基体蛋白73异常凝血酶原乙型肝炎病毒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