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中转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的影响

    易平洪闵丹袁莹
    1085-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中转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南昌县妇幼保健院2020 年 4 月~2022 年 4 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 8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用药后镇痛维持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同时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心率较高、收缩压较低、平均动脉压较低,麻醉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较低、收缩压较高、平均动脉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维持时间长、手术时间短、麻醉起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中可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且麻醉期间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剖宫产麻醉效果不良反应

    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王静张婷婷李柯芬李金玲...
    1088-1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是否存在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提高DN早期临床诊断效率打下基础.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2022 年 2 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糖尿病患者尿液标本共 110 例,按照有无肾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n=55)和糖尿病肾病组(n=55),另选取相同时间段内健康体检者 55 例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人员的尿液,应用散射比浊法以及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两项测定的试验数据得出结论.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糖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 92.73%、76.36%.糖尿病无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糖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 18.18%、49.09%.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糖的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 7.27%、7.27%.糖尿病肾病组尿糖含量为(2.16±1.44)mmol/L,糖尿病无肾病组尿糖含量为(1.60±1.72)mmol/L,对照组尿糖含量为(0.24±0.86)mmol/L,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220.01±252.42)g/L,糖尿病无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为(33.96±80.93)mg/L,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为(10.16±7.32)mg/L,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测与早期DN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使患者得到更早、更合理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大大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

    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早期糖尿病诊断

    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李灿梅吴振阳
    1091-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容县人民医院 2020 年 4 月~2022 年 3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0 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及 50 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主动脉夹层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 D-二聚体与肌钙蛋白Ⅰ的情况,同时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结果:与主动脉夹层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较高,D-二聚体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采用肌钙蛋白Ⅰ在诊断与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23,最佳截断值为 0.951,诊断灵敏性为90.2%、特异性为 89.2%;采用 D-二聚体在诊断与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 AUC 值为 0.966,最佳截断值为1.209,诊断灵敏性为 90.4%、特异性为 85.3%;利用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AUC值为 0.981,诊断灵敏性为 96.1%,特异性为 95.4%.结论: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较高,当肌钙蛋白Ⅰ<0.951 μg/L、D-二聚体>1.209 mg/L时,患者被判断为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小,在判断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则较高.

    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生化检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肌酸激酶的原因分析

    郑晓仙
    1093-1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测中肌酸激酶(CK)同工酶高于CK的原因.方法:选取 2022 年 3 月~2022 年 12 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CK同工酶高于CK患者 110 例为研究对象,对 110 例样本的具体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影响原因.结果:110 例CK-MB高于CK患者经调查发现,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CK-MB高于CK患者中:从高到低依次为≥60 岁、50~59 岁、18~49 岁、<18 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岁组CK-MB、CK水平明显高于≥60 岁、50~59 岁、18~49 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分布中:肿瘤内科占比率(43.64%)最高,均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 例患者按照疾病分为炎性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损伤或脑疾病、消化性溃疡,其中恶性肿瘤占比率最高,其次炎性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炎性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脑损伤或脑疾病患者CK-MB、CK水平升高明显,与其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发现,在心肌损伤 0~12 h内CK水平呈上升趋势,于 12 h内达到峰值,而CK-MB于心肌损伤 0~4 h呈升高趋势,于 4 h内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检测中出现CK同工酶高于CK时,可能与疾病、年龄等因素有关,受多因素干扰,需要检验人员高度重视.

    生化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原因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王天赐胡昌锦曾昭阳
    1096-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3 月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市中医院收取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放性手术)与研究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 45 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0.24±3.95)min、术中出血量为(24.31±2.86)ml、住院时间为(4.63±0.44)d、腹痛缓解时间为(3.17±0.32)d、引流管拔除时间为(2.52±0.29)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18±4.37)min、术中出血量为(35.16±3.29)ml、住院时间为(5.39±0.71)d、腹痛缓解时间为(33.78±0.43)d、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34±0.32)d,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因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 CRP 为(16.17±1.43)mg/L、TNF-α 为(44.17±4.09)pg/ml、IL-6 为(54.28±4.72)pg/ml;对照组CRP为(18.73±1.59)mg/L、TNF-α为(52.41±3.97)pg/ml、IL-6 为(63.25±5.17)pg/ml,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胃泌素(GAS)水平为(135.61±13.42)pg/m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为(2.38±0.39)μmol/L;对照组GAS水平为(114.83±10.36)pg/ml、VIP 水平为(1.82±0.31)μmol/L,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2%,对照组为 13.3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优化患者各项手术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而且还能减少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且安全系数高.

    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放性手术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选择分析

    仇爱刚施育华沈加成
    1099-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选择与效果.方法:选取 2014 年 1 月~2021 年 10 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手术时机差异分为对照组 20 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于发病14 d内接受治疗,观察组于发病3 d内接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镇痛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操作中术中胆囊壁水肿、胆囊周围粘连、Calot三角分离困难、中转开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未发生肠瘘、胰腺脓肿、胆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 1 年未出现胰腺炎复发、再入院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对照组发生率1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血淀粉酶、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 血淀粉酶、中性粒细胞、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 3 d AST、ALT、TBIL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于符合手术适用证的患者,早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能够保证患者安全性,减少住院费用,巩固手术治疗效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肝型Wilson病患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指标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金慧珠张奇薛明月孙强...
    1102-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辅助诊断肝型Wilson病(WD)患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指标的水平及其检测意义.方法:回顾分析 2021 年 8 月~2022 年 9 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 126 例肝型与脑型WD患者,检测并比较两型患者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指标的水平,包括肝脏B超单点剪切波弹性成像(pSWE)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及肝纤维化无创模型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 4 因子指数(FIB-4)、γ-谷氨酰转肽酶和血小板比值(GPR)、De-Ritis指数、哥德堡大学肝硬化指数(GUCI)评分及King评分].结果:肝型WD与脑型比较pSWE[2.2(1.5,2.5)m/s vs 1.3(1.2,1.7)m/s]、HA[148.4(50.3,426.1)ng/ml vs 50.0(50.0,90.1)ng/ml]、LN[72.5(43.9,128.4)ng/ml vs 40.4(30.9,47.7)ng/ml]、CⅣ[168.7(92.2,327.0)ng/ml vs 66.9(55.5,88.4)ng/ml]、PⅢNP[13.0(9.4,23.6)ng/ml vs 8.8(6.3,10.4)ng/ml]、APRI[1.1(0.6,2.1)vs 0.3(0.2,0.5)]、FIB-4[1.4(0.8,3.5)vs 0.9(0.5,1.4)]、GPR[0.8(0.4,2.2)vs 0.2(0.1,0.4)]、GUCI 评分[1.4(0.8,3.1)vs 0.4(0.3,0.7)]及King评分[13.9(7.0,33.7)vs 4.5(3.0,8.5)]均显著增加;De-Ritis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指标(De-Ritis指数除外)均可用于辅助判断肝型WD的肝纤维化状况;三者联合运用,对及早发现肝型WD肝脏纤维化,防止发生严重肝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Wilson病肝纤维化单点剪切波弹性成像无创模型指数

    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神经性厌食的疗效

    柴晓琨
    1106-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对神经性厌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神经性厌食患者 76 例,按照患者入选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各 38 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变化、血液状态、进食障碍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身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体重、体重指数(BMI)、上臂围、上臂肌围(AMC)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LB与Hb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握力、身体水分量、蛋白质含量及无机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握力、身体水分量、蛋白质含量及无机盐含量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整体营养状况,增强身体脂肪含量,促进患者对进食障碍的认知.

    神经性厌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营养状况

    神经阻滞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廖希许福生施小红
    1109-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3 月~2022 年 3 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910 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需手术治疗患者 200 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进行数字编码,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与研究组(神经阻滞麻醉)各 100 例,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指标、凝血功能、不同时间的生命指征、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运动神经阻滞与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维持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为(15.06±2.18)min、苏醒时间为(10.49±1.05)min、丙泊酚用量(190.27±19.25)mg;对照组拔管时间为(17.93±2.74)min、苏醒时间为(13.48±1.25)min、丙泊酚用量(307.42±27.64)mg;研究组各项麻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T0)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 10 min(T1)、术毕即刻(T2)研究组患者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麻醉治疗中,神经阻滞麻醉方式不仅能够增强麻醉效果,而且还能有效保持手术期间患者生命指征的稳定性,促进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提升,减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与不良反应的产生.

    下肢骨折全身麻醉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下肢静脉血栓

    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无针注射及胰岛素注射笔的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比较

    朱于坚
    1112-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无针注射及胰岛素注射笔用于 1 型糖尿病对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2019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 1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行胰岛素注射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针注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用量、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动态血糖指标[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血糖波动幅度(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 FPG、2 h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水平及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SP、HbA1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SP、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PGE、MODD、SDB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PGE、MODD、SD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无针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减少皮下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无针注射胰岛素注射笔1型糖尿病血糖胰岛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