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经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李小建

双月刊

1006-1096

jjjw@hnufe.edu.cn

0371-63519038;63519039

450011

郑州市文化路80号河南财经学院

经济经纬/Journal Economic Surve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南财经学院主办的财经类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4年创刊以来,精编细审,求是创新,及时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讨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较高的学术质量、精美的版面设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是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欢迎来稿。《经济经纬》设有编委会,并聘请于光远、厉以宁、刘国光、樊纲等为顾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如何影响城市生态效率?

    郑洁林永康
    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出U形特征,而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正向显著影响城市生态效率。(2)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在地理区位、城市规模异质性约束下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通过资源配置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结构升级效应提升城市生态效率。当资源配置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处于低水平门槛区间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效率,一旦越过门槛值,其效果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城市生态效率长江经济带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活跃度与经济增长质量

    彭丹高波
    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5个城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城市中,数字经济的正面作用更为突出。同时,城市的市场化水平和科教资源状况对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具有差异性影响,市场化和科教资源水平较低的城市受益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提高创新活力,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结论深化了对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对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经济增长质量外部环境产业结构升级创新活跃度

    数字金融与农户农地流转合约选择正式化: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马亚飞米运生黄景怡邓伟华...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1年29个省份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以农地转出户为考察对象,运用oprobit、cmp、psm以及中介效应等模型,检验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农地流转合约选择正式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地流转合约选择的正式化,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通过撕裂农地流转差序格局、突破农户有限理性以及增强非农就业稳定性,显著提高了农地流转合约选择的正式化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那些受教育水平较低、农地转出规模较大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户选择正式化农地流转合约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大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支持力度、促进数字金融与农地流转市场深度融合以及加强数字金融使用宣传和培训等政策建议。

    数字金融农地流转非农就业合约选择正式化

    关系强度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影响的研究——来自贵州省4县(市)1108户农户的经验证据

    娄磊洪名勇
    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贵州省4县(市)1108户农户的一手调研数据,利用Probit模型考察关系强度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同时使用改进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讨其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越弱,农户在农地流转时越倾向于采用书面式契约;自然空间距离以及信任在关系强度对农户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契约选择实质上尚未摆脱社会关系的影响,农地流转双方仍旧会基于关系强度来配置农地资源。因此,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在推动农地流转契约正规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差序格局、信任机制以及关系网络等非正式制度供给在乡村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系强度自然空间距离信任农地流转契约选择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对外价值链关联

    胡昭玲逯洋范龙飞
    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理论阐释服务贸易开放影响中外双边价值链关联紧密度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中外价值链关联紧密度的提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服务贸易开放主要通过贸易成本削减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影响双边价值链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开放引致的价值链关联效应在低技术制造业行业、发展中国家中更为显著,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地理邻近性"特征,即与亚洲国家间的价值链关联效应更为突出。拓展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服务贸易开放对中外双边价值链关联的促进效应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意味着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升国际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服务贸易开放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关联成本削减效应技术创新效应

    工业智能化与产业升级:结构转型还是区位转移?

    刘东升郑丽琳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技术水平将各行业划分为五类产业,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工业智能化对不同产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及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工业智能化促进了中技术和高技术工业规模扩张,低技术工业收缩,工业部门结构优化升级;从区域来看,工业智能化对东部地区中技术工业回流和高技术工业崛起的作用明显,中部地区的产业承接作用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非线性且存在产业差异,工业比重均呈先升后降的倒U形趋势,服务业则截然相反,且各类产业具有明显的梯度调整特征。机制检验显示,工业智能化通过促进中低技术工业区位转移,并倒逼低技术工业向高技术工业及服务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智能化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区位转移动态演进

    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鞠方罗嘉昊周建军蒋涵玉...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库(CFPS)2010-2018年数据,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房价会正向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运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检验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结论稳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房价会通过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房价对居住支出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影响程度较大,进一步说明房价上升会通过影响消费结构加剧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城镇中低收入、中低金融资产家庭而言,房价变动对城镇高收入、高金融资产家庭居民消费的影响更明显。为此,应稳定房价、合理引导住房支出和调整居民消费结构,以促进消费公平,缩小消费不平等。

    房价变动消费不平等财富效应消费结构

    节能减碳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

    赵雯雯王书华
    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8-2021年上市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节能减碳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节能减碳政策显著降低了政策试点企业金融化水平,该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替换变量和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机制检验显示,节能减碳政策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缓解管理者短视来抑制企业金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节能减碳政策的脱虚向实效应存在异质性,在高管有金融背景的企业、竞争度高行业以及经济政策较稳定时更为显著。拓展分析表明,节能减碳政策改变了企业投资偏向,促进脱虚向实。基于此,政府应不断优化环境规制体系建设,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环境规制节能减碳政策企业金融化脱虚向实

    迈向共益:企业科技向善赋能共同富裕研究

    阮荣彬朱祖平陈莞
    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新闻媒体关注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外部因素在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共同富裕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新闻媒体关注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科技向善与企业共同富裕间起正向调节作用。(3)企业科技向善对企业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效应在区域市场化程度高、行业ESG管理强度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本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既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科技向善赋能企业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又为企业、新闻媒体、政府等内外治理主体推动企业科技向善嵌入企业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提供了建议。

    科技向善企业共同富裕媒体关注度数字化转型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数字要素集聚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王庭东尹丽丽
    11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转型效应在实践应用层面与底层技术层面存在结构化差异,实践应用层面是数字要素在政策驱动下实现转型的关键。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科技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低市场化城市和大规模城市企业的转型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数字化资本要素集聚、数字技能熟练劳动力要素集聚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发挥数字化转型效应,而底层关键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作用尚未凸显。研究结论不仅为渐进有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更为政府将城市禀赋资源导向底层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从以应用为主到以创新为主提供了政策依据。

    创新型城市政策数字化数字要素集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