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方福前

月刊

1000-596X

etbm@263.net

010-62510762

100872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ournal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是国家级综合性经济刊物。创刊20年来,在该刊面向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的倡导下,一大批经济学人脱颖而出,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是国内公认的重点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该刊瞄准理论与实证的结合,进一步强化对现实经济的分析,背靠理论界,研究现实经济问题。针对我国理论界与企业界严重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在理论研究中加强实证分析,在实际工作研究中强化理论思维,就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产业研究、资本市场、热点追踪、案例分析、企业管理与实务运作等专题,推出精品,发掘新人,为经济和管理研究人员、企业家、政府官员、高校师生等关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富有启迪的资讯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财税普惠度与企业生产率

    方红生张旭飞郭林霍柄昆...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提高财税普惠度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率以及如何实施财税普惠政策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两大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引入企业逆向选择行为拓展了伯川德行业竞争模型,提出了财税普惠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的假说.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因果中介效应分析框架检验了财税普惠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影响机制及其行业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1)提高财税普惠度能显著提升企业生产率,其三个机制分别为市场竞争效应、逆向选择效应和边际成本效应;(2)提高财政普惠度对高融资依赖度、高增长机会和高创新需求的行业具有更大的正效应,而提高税收普惠度对低融资依赖度、低增长机会和低创新需求的行业具有更大的正效应.本文为政府施行更加精准的财税普惠政策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的财税特惠政策向财税普惠政策转型提供了理论和证据支持.

    企业生产率财税普惠度行业特征异质性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治理绩效

    秦国庆杜宝瑞马九杰
    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份合作制改革是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可行思路,但其实施成效仍有待严谨的检验.本文使用河南省381宗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治理历程调查数据,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法,从公平和效率两个维度评估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份合作制改革能够破除资产占有主体错位、收益分配不公的"异化"问题,促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公平共享;(2)股份合作制改革能够破除资产经营成本高企的"拥挤"问题,提高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经营效率;(3)从短期效果来看,股份合作制改革并未促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增值;(4)股份合作制改革对资产治理绩效的影响依试点类型、资产类型、村庄类型、股权设置、股份管理、治理结构、表决原则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为推动改革任务全面准确落实,应秉承时间服从质量的进度要求,完善改革验收办法,适时开展改革"回头看"工作.

    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治理绩效交错双重差分法

    双层存款乘数框架下的货币乘数

    王国刚罗煜潘登
    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流文献关于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的认识在理论逻辑上存在着易被忽视的缺陷,与实践逻辑也不完全一致.一是忽视了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层面存款派生机制的考察,仅从商业银行—客户的层面分析存款乘数;二是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包含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在内的基础货币,夸大了货币乘数的分母,降低了货币乘数的倍数;三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中央银行对单家或若干家商业银行的调控效应扩展到整个商业银行系统,过度高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功效.本文提出基于双层存款派生乘数的货币乘数理论,指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误区,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中央银行发行的"流通中货币",重新梳理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实践中的货币乘数变化趋势.

    存款乘数货币乘数货币创造双层存款乘数

    "撤县设区"的公共资源再配置效应

    卢盛峰林菁文阳子熠
    4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撤县设区"给县域带来了什么?是增进了与大城市共享发展还是导致了县市公共资源被汲取?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公交车站点空间布局为例,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撤县设区"改革对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撤县设区"显著降低了县域公交车站点的新建概率,即这一改革对县域更多扮演着"资源汲取"角色.(2)动态效应上,"撤县设区"导致的汲取效应呈现不断增强趋势.(3)影响机制方面,一方面,"撤县设区"改革调整了公共交通资源的空间再配置:在省级层面,受政策冲击的地市在改革中受损而其他城市受益,呈现出省内统筹再配置格局;在地级市内部,被"撤县设区"的县域是这一改革资源配置受损方,而城市其他部分受冲击较小.另一方面,这一改革带来的差异化资源配置效果取决于基于改革意愿、经济实力的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博弈环境.本文从公共资源空间布局角度评估了中国"撤县设区"改革的真实效应,同时也对中国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模式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撤县设区"公共资源配置公交车站点时空大数据

    财政资金支持与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

    范燕丽丛树海
    6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经济基础.本文基于2006-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以脱贫县农民为研究对象,使用合成控制法评估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下降后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情况及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与合成县相比,约35.48%的县的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上升,约45.16%的县下降,约19.36%的县基本无差异.财政收入端和支出端的共同挤压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大,进一步对地方政府整体财政支出产生约束,进而对不同 自我发展能力的地区产生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结构优化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提供了原动力.

    乡村振兴低收入群体增收地区异质性财政资金合成控制法

    薪酬税收激励与劳动收入份额

    钟晓敏占泽英鲁建坤
    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多数偏向资本要素,而激励使用劳动要素的较少.前者通常不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后者的影响又如何呢?对此,本文基于2008年薪酬抵税改革运用双重差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薪酬税收激励能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在样本均值处约上升4.62%.该政策促进企业提高薪酬待遇,且普通员工受益大于管理层,并且对企业效率和效益均有正向影响.综合来看,此类税收优惠政策能更好兼顾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践行"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宜更多运用.

    薪酬税收激励劳动收入份额双重差分法高质量发展

    性别差异、养老金福利与退休决策

    李锐贾敏雪
    9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晰不同性别个体在延迟退休中的福利损益,是优化设计延迟退休制度的关键.本文使用微观模拟和OAXACA-RIF分解方法,模拟了现行制度以及八种延迟退休制度下个体的养老金总财富、养老金净财富、退休总净现值三种养老金福利,并通过模拟养老金总财富累计值、养老金总财富峰值、养老金净财富峰值、期权价值确定了个体最优的退休年龄选择.研究发现:现行制度存在提前退休激励;阶梯奖惩的弹性延迟退休制度具有延迟退休激励效果;现行制度下个体养老金福利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可以通过延迟退休缓解.据此,本文认为在延迟退休制度设计中需要加入激励措施、采取具有阶梯奖惩措施的弹性延迟退休方案、减少养老金福利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

    延迟退休性别差异养老金福利退休决策

    平台"独家交易"的社会福利效应:基于霍特林模型的分析

    顾雨辰蔡跃洲
    11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霍特林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不同竞争环境下平台实行"独家交易"的动机和底层逻辑,以分析其对社会福利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高速成长阶段,平台出于扩大规模、扭亏为盈的考虑,一般不会实行"独家交易".(2)在平稳成熟阶段,优势平台出于提升收益或扩大相对商户规模的目的,有动力单方面实行"独家交易";而劣势平台出于持续盈利、平稳发展以及维持商户规模(或相对商户规模)的考虑,一般不会主动实行"独家交易".(3)"独家交易"会损害消费者、商户的福利及社会总福利,并在竞争相对激烈时使劣势平台面临更高比例的商户流失并降低其收益.(4)在竞争相对缓和时,"独家交易"也可能在提升优势平台收益的同时,增加劣势平台收益和商户数量,防止市场格局由"垄断竞争"演变成"完全垄断".监管部门应考察不同竞争环境下平台"独家交易"对社会福利的差异化影响,并据此完善监管理念、优化监管措施.

    平台经济独家交易福利分析网络外部性市场支配力

    新型集体经济与内源式发展:基于江苏省苏州市的案例研究

    孔祥智魏广成许光清
    13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源式发展是激发新型集体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江苏省苏州市四个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包括问题呈现、路径整合、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互动调整五个环节的整合性行动分析框架,归纳出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内源式发展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核心主体;因地制宜地盘活优势资源要素并构建多方共赢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是其实现内源式发展的核心.

    新型集体经济整合性行动框架行动者网络理论内源式发展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