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林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林研究
经济林研究

谭晓风

季刊

1003-8981

jjlyj-csfu@163.com

0731-85658526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经济林研究/Journal Nonwood Forest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唯一的经济林综合性科技期刊。编辑委员会由国内从事经济林生产、科研和教学的专家教授组成,在经济林学科领域肯有权威性。主要刊登国内外经济林科技论文和科技信息与发展动态,经济林生产形势和经营策略,并加强了实用技术和产业建设方面的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面喷硼对灰枣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枣果品质的影响

    马路婷杨智鹏魏喜喜赵文...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生产中枣树的硼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灰枣为研究对象,叶面喷施5种质量分数(0.1%、0.2%、0.3%、0.4%、0.5%)的硼肥,测定枣树不同生育期叶片和枣果的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叶面喷施硼肥对枣树叶片和果实中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喷施适宜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促进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而喷施过高浓度的硼肥抑制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在白熟期与叶片的3种形态硼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横径、单果质量在膨大期与叶片的半束缚态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及枣果的3种形态硼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浓度硼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枣果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横径、单果质量,其中喷施0.3%的硼肥处理的枣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3.98%,较对照增加了16.76%,其横径、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76%、21.13%、6.09%.[结论]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提高枣树叶片和枣果不同形态硼的含量,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期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其果实品质,其中0.3%的硼肥处理提升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灰枣叶面肥硼肥水溶态硼半束缚态硼束缚态硼果实品质

    基于花器官特征的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

    傅志强袁汕申春晖张恒...
    12-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油茶花器官性状特征进行数量化分级评价,为油茶种质资源创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东现有油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测定其花器官性状特征,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11个性状进行变异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不同品种花器官性状特征存在差异;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91~1.525,Simps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604~0.764,其中均以柱头开裂数、内雄蕊高和花柱高多样性指数较高;变异系数范围为8.82%~20.24%,以雄蕊群直径、花瓣长和花瓣宽变异系数较大;2)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冠直径与花瓣长相关性较强,其余性状指标均相对独立;3)主成分分析将11个性状综合为4个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0.057%、26.118%、10.160%和9.597%,累计贡献率为85.932%,其中花冠直径、花瓣长、花瓣宽、花瓣长宽比、内雄蕊高、柱头开裂数等6个性状特征向量值较大;4)Q型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1.4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小花型(3种):花瓣长为2.43~2.58 cm,花冠直径为5.05~5.43 cm,雄蕊群直径为1.35~1.53 cm;中小花型(9种):花瓣长为2.65~3.24 cm,花冠直径为5.33~6.81 cm,雄蕊群直径为1.44~1.87 cm;中花型(2种):花瓣长为3.66~3.92 cm,花冠直径为7.80~7.91 cm,雄蕊群直径为1.45~2.17 cm;大花型(1种):花瓣长4.86 cm,花冠直径为8.99 cm,雄蕊群直径为2.72 cm.[结论]参试油茶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花冠直径、花瓣长、花瓣宽、花瓣长宽比、内雄蕊高、柱头开裂数是油茶花器官数量性状分类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初步探索并建立了油茶花器官性状分级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可为其资源评价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油茶花器官数量特征遗传多样性多元统计分析

    不同氮水平下AM真菌对油茶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黄雨轩叶媚熊静沈辉龙...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油茶氮肥的科学使用以及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3个丛枝菌根(AM)真菌水平(不接种、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设置4种氮浓度水平(0、3.75、7.50、15.00 mmol/L NH4NO3),探究促进油茶生长的最佳氮水平和AM真菌.[结果]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C.etunicatum和F.mosseae对油茶根系的侵染率均先增加、后降低.接种和未接种油茶的株高、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随氮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75 mmol/L NH4NO3处理有最大值;地径呈上升的趋势.接种AM真菌对油茶株高和地径有显著影响,与未接种油茶植株相比,在不施氮条件下,接种C.etunicatum使油茶株高提高了14.88%,优于接种F.mosseae处理(3.88%);施氮后,接种F.mosseae的油茶株高增幅显著高于接种C.etunicatum.在4种氮浓度下,接种F.mosseae处理的油茶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增量高于接种C.etunicatum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AM真菌,施氮处理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均为3.75、7.50、15.00、0 mmol/L NH4NO3;同一氮水平下,各接种处理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接种F.mosseae、接种C.etunicatum、不接种处理.[结论]接种AM真菌可以促进油茶生长发育,并提高光合速率.与C.etunicatum相比,F.mosseae促进油茶根系发育和增强光合作用的效果更佳,3.75 mmol/L NH4NO3是促进油茶根系发育和生长及增强光合作用的最佳氮水平.

    丛枝菌根真菌油茶根系结构光合作用

    4份平欧榛种质生长动态及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解甜甜冯泽辉王晨林任宇辰...
    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生长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的平欧榛良种,为试验地区平欧榛的种植推广及榛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份平欧榛种质盛果期的枝、叶、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整个生长发育期(果壳硬化前期、果壳硬化期、种仁发育期、种仁充实期、果实成熟期)枝条的基径、长度,叶片的数量与横、纵径,果实和种仁的三径,单果质量净值和单果种仁质量净值,枝、叶、果苞及种仁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成熟期果实与种仁性状(三径、单果质量净值、单果种仁质量净值、果形指数)、出仁性状(壳厚、果腔系数、单果出仁率)、种仁营养成分(水分、脂肪、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E)、丰产性(果序挂果数、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净值)等18个果实经济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种质平欧榛枝、叶生长和果实发育的表型与代谢物的变化特征、果实经济性状及其变异规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份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果实发育前期(至果壳硬化前期),4份种质枝条的基径、长度,叶片的横、纵径均大幅增长,其中,15号种质的相对增长量最大.在果实生长前期(果壳硬化前期至果壳硬化期),4份种质的枝条仍均快速增长,其中,21号基径和04号枝条长度的增长量均最大,与果壳硬化前期的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43.32%和33.70%(P<0.05),之后随着果实的发育,枝条基径、长度的增长均缓慢.果实发育期,4份种质叶片横、纵径的增长均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趋势.果实和种仁的三径,单果质量净值和单果种仁质量净值随着果实的发育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种仁充实期,4份种质种仁的三径与单果种仁质量净值均达到峰值,其中21号种质种仁的纵径、侧径及单果种仁质量净值均最大,但是,进入果实成熟期,21号种质种仁的三径与单果种仁质量净值均大幅下降,且各指标测定值均显著低于01号及15号种质的.果实生长前期,4份种质枝、叶与果苞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随着种仁的发育,其二者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4份种质种仁中此二者的含量随着种仁的充实均增加,其中,15号种质果实成熟期种仁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7.67%)和可溶性蛋白(20.77 mg·g-1)的含量均相对较高.从丰产性看,15号种质果序坐果数(3.67个)和单株结果数(211.67个)均最大,其单株产量净值也最高(551.28 g).4份种质果实中维生素E的含量高达0.92~1.18 mg·g-1,其中,01号种质的最高.[结论]综合性状评价结果表明,15号和01号种质均可作为平欧榛良种在试验地区推广种植.

    平欧榛生长动态经济性状种质间变异

    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主栽品种开花物候观测

    何的明傅松玲毕慧慧王春雷...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品种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2+7年生嫁接树为试材,对江淮地区种植范围较广的波尼、马罕、卡多、金华、YLC20、YLC21这6个品种进行花期物候观测,并计算花期同步指数.[结果]薄壳山核桃树种的花期在4—5月.马罕、金华为雌先型,YLC21、卡多为雄先型,波尼在不同年份花期不同,但雌雄均能相遇.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具体花期不同,2020年马罕、波尼、金华的雌花可授期比2021年提前3 d,2020年与2021年波尼的雄花散粉时间均为4月29日.金华雌花与YLC21雄花的花期同步指数为0.2,马罕雌花与卡多雄花的花期同步指数为0.196,波尼雌花与马罕雄花的花期同步指数为0.147.金华的雌花柱头数量最多,平均每大枝有36.85个柱头,YLC20的雌花柱头数量最少,每大枝为13.16个.波尼雄花序数量最多,每大枝有261.83束雄花序,但其雄花序长度最短,雄花序平均长度为5.87 cm;金华的雄花序数量最少,每大枝为105.25束雄花序;马罕的雄花序数量为108.33束/枝,平均长度为10.66 cm.[结论]在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品种配置上,卡多可作为马罕的授粉树,马罕可作为波尼、卡多、YLC21的授粉树,YLC21可作为金华的授粉树,波尼可作为YLC20的授粉树.波尼、YLC21可以实现自花授粉.

    薄壳山核桃花期花期同步指数配置

    湖南省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果实形态和品质变化规律

    王艺颖周文君卢琨曾淑珍...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分析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果实生长和内含物变化规律,以期为湖南省薄壳山核桃适时采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果实发育时期的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马汉'普兹列'和'威斯顿'为研究对象,定期测定果实横纵经、干鲜质量以及内含物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果实纵横径、干鲜质量均呈"S"型增长曲线,均有呈明显"慢—快—慢"的增长趋势.8月20日—9月10日为果实横径的快速增长期;7月20日—8月20日为果实纵径的快速增长期.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种仁油脂累积主要在7月20日之后,其中含油率最高的品种为'波尼',达60.34%.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发育后期,薄壳山核桃种仁中脂肪酸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其中,油酸含量快速增长期为8月20日—9月30日.随着果实不断发育,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先降后增的趋势;果实内的淀粉含量呈"M"形曲线;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7月20日—9月10日为快速增长期.果实含水率在整个发育时期呈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75.68%~60.83%.相关性分析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出油率与果实横径、果实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分析发现,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马汉'在10月20日左右为最佳采收期;薄壳山核桃品种'普兹列'和'威斯顿'在9月30日前达到最佳采收期.

    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内含物采收期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高恩婷曾庆扬谷战英卢雨析...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情况,为筛选出较好的山苍子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方法]以同一家系的6年生山苍子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顺序排列试验设计方法,共设计6个间作处理,分别为清耕、山苍子间作白车轴草、山苍子间作红车轴草、山苍子间作高羊茅、山苍子间作百日草、山苍子间作万寿菊,并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山苍子的光合参数、栽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间作高羊茅和间作百日草均能缓解山苍子的"午休"现象,均能促进山苍子的生长发育,这两种间作处理的山苍子其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分别为5.18与4.89μmol∙m-2∙s-1;间作白车轴草和间作高羊茅的山苍子其气孔限制值均在16:00时达到了最高值,分别为64%与77%,且其叶片的平均光能利用率分别达到0.57%与0.61%;间作万寿菊和间作高羊茅均能较为显著地提高山苍子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栽培土壤的水分含量,其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较清耕处理山苍子的平均值分别高出26%与32%,因其用于光合作用的有效水分较多,故其抗旱能力均强于其他处理的;间作万寿菊的山苍子其栽培土壤的水分含量最高,且与清耕处理的相比,其水分含量高出16.15%;间作万寿菊和间作高羊茅均可有效增强山苍子适应强光的能力而降低叶温.间作百日草、间作万寿菊和间作高羊茅均可显著地提高其栽培土壤中的全氮含量,间作白车轴草的土壤全钾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清耕处理的,间作红车轴草可以显著地提高其栽培土壤中有机质和铵态氮的含量,间作红车轴草和间作高羊毛均可有效提高其栽培土壤中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结论]间作红车轴草和间作高羊茅均可有效增强山苍子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均有利于山苍子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山苍子的生长发育,提高其经济效益;间作高羊茅和间作万寿菊均能增强山苍子的抗旱能力;间作万寿菊、间作百日草、间作高羊茅和间作红车轴草均可较为显著地提高山苍子栽培土壤的养分含量.

    山苍子日变化光合-光响应曲线土壤水分土壤养分

    各生理因素对山苍子茎段插穗生根成活的影响

    熊伟翁小婷陈尚钘王宗德...
    72-8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促进山苍子扦插生根成活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单因素随机试验,在山苍子扦插过程中分别随机抽取新鲜、有愈伤组织(未生根)、半枯、生根(愈伤组织生根型)的插穗茎段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4种插穗的营养物质及其分泌物含量,探究影响山苍子扦插成活的主要生理因素.[结果]山苍子插穗扦插初期消耗N、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为生根诱导提供能量,并且三者均为新鲜插穗中含量最高(P<0.05),分别为14.14、74.38、100.85 mg/g;在愈伤组织诱导期,插穗中黄酮、多酚含量上升,不利于其生根成活,此阶段半枯插穗的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愈伤组织插穗和生根插穗(P<0.05);在愈伤组织形成阶段,插穗的全K和可溶性蛋白消耗量增加,此阶段插穗的全K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2.42、0.51 mg/g;在插穗生根后,其营养物质含量增加,黄酮、多酚含量降低,此时生根插穗的全K、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愈伤组织插穗(P<0.05),而黄酮和多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3.66、6.93 mg/g.在4种插穗的组织分泌物中共鉴定出67种化合物.其中11种化合物(如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二十五烷、十二甲基五硅氧烷等)可能对扦插生根成活具有促进作用,29种化合物(如芥酸酰胺、6,7-二甲氧基-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二十烷等)可能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插穗中高含量的N、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有利于山苍子插穗的生根诱导,而插穗中积累过量的黄酮、多酚不利于或抑制愈伤组织形成和插穗成活;分泌物中11种化合物可能促进插穗生根成活,29种化合物可能抑制插穗生根成活.

    山苍子茎段扦插营养物质组织分泌物

    '凤丹'种子层积过程中内源抑制物含量变化规律

    李强孙海燕朱铭玮翟金庭...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凤丹'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几种抑制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凤丹'种子休眠的关系,旨在为种子休眠机理研究以及更好地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凤丹'种子为材料,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筛选出可能对'凤丹'种子发芽有影响的内源抑制物,测定了其抑制中浓度及其在休眠解除不同阶段的活性与含量.[结果]层积不同阶段'凤丹'种子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未层积(Ⅰ阶段)的'凤丹'种子的浸提液仅能使20.7%的白菜种子发芽,较对照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下降了77.4%;当'凤丹'种子低温层积至胚根突破种皮(Ⅲ阶段)时,其浸提液使白菜种子的发芽率降为46.3%,较对照下降了49.5%;'凤丹'种子层积至真叶出现的Ⅴ阶段时,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8.0%,较对照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油酸对白菜种子发芽无抑制作用,邻苯二酚、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这4种标准品对白菜种子发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按照抑制中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邻苯二酚<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其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2.13、137.41、460.26、972.75 mg/L.'凤丹'种子层积至Ⅲ阶段时,内源抑制物质按照下降幅度由高到低的变化顺序为: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层积至Ⅴ阶段时,邻苯二酚的含量降为0;棕榈酸、硬脂酸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较其在Ⅲ阶段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5.1%、32.0%;亚油酸的含量略有上升.[结论]邻苯二酚、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这4种物质对'凤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种子层积的不同阶段,起抑制作用的物质不相同: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这3种物质对胚根突破种皮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棕榈酸、硬脂酸、邻苯二酚对上胚轴的伸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凤丹'种子种子休眠内源抑制物GC-MS分析

    抗坏血酸和水杨酸处理对杏李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刘亚心黄文静杨绍彬莫文娟...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杂交杏李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风味玫瑰'杏李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100 mg/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和4 mmol/L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分别浸泡采后果实5 min,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浸泡后将果实晾干,在4℃低温条件下贮藏,每隔5 d测定果实的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结果]抗坏血酸和水杨酸处理能有效延缓采后'风味玫瑰'果实失重率的上升,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同时能够使贮藏期间果实的SOD和POD活性处于较高水平,提升其抗氧化能力.其中,以4 mmol/L水杨酸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在贮藏21 d时,4 mmol/L水杨酸处理果实的硬度为33.26 kg/cm2,失重率为5.0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4%,可滴定酸含量为1.20%,维生素C含量为39.12 mg/kg,SOD活性为18.67 U/g,POD活性为7.8 U/g,部分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在100 mg/L抗坏血酸处理、4 mmol/L水杨酸处理和对照中,4 mmol/L水杨酸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够较好地保持采后'风味玫瑰'果实的品质,增强果实的耐贮性,使'风味玫瑰'的贮藏期延长了5 d左右,可明显提高其商品价值.

    '风味玫瑰'杏李抗坏血酸水杨酸果实品质贮藏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