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林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林研究
经济林研究

谭晓风

季刊

1003-8981

jjlyj-csfu@163.com

0731-85658526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经济林研究/Journal Nonwood Forest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唯一的经济林综合性科技期刊。编辑委员会由国内从事经济林生产、科研和教学的专家教授组成,在经济林学科领域肯有权威性。主要刊登国内外经济林科技论文和科技信息与发展动态,经济林生产形势和经营策略,并加强了实用技术和产业建设方面的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种树形对银杏光合特性及种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申林静杨果唐隆平蒋舜村...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适宜的银杏树形,为银杏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4—9月,以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2种树形的银杏植株为研究对象,使用Yaxin-1102G光合仪测定2种树形银杏的光合作用相关参数,采用95%乙醇浸提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银杏种仁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对2种树形植株的光合特性、种仁品质及种实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019年6月4日06:00—18:00和2019年4—9月各月份,总体上开心形银杏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大于主干分层形植株.2种树形银杏植株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开心形银杏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高于主干分层形植株.开心形银杏植株种仁的可溶性糖、油脂、淀粉、可溶性蛋白等内含物含量均高于主干分层形植株,但开心形银杏植株的种实产量低于主干分层形植株.[结论]开心形银杏树形结构较为合理,具有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合特性好、种仁品质优、种实产量稍低的特点,可通过适当修剪,培养结果枝,达到增产的目的;主干分层形植株的主枝多,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光合特性差,种仁品质差,种实产量较高,可通过疏除过密枝条、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优质银杏种实生产.

    银杏树形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品质产量

    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及开花生物学特性

    张剑于庆福王蓬锴李家豪...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进程,解析其开花生物学规律与特征,从而为合理调控花期、保证开花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的5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进程,对花期物候、花器官特征进行观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生长素(Auxin)含量.[结果]西伯利亚杏花芽形态分化期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这6个时期,其花芽于7月中旬开始分化,至10月中旬完成分化,但5个无性系进入此6个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与持续时间均不同,且各个分化时期均存在明显的交叉重叠现象;其中,28号无性系的分化较早,且其进程较快(60 d),622号、626号进入分化的时间均较晚,但其分化进程均较快,而595号的分化时间稍晚,且其持续时间最长(79 d).西伯利亚杏于3月中旬进入花芽膨大期,4月初进入始花期,至4月中旬花期结束,花期历时约10 d;各个无性系的开花物候进程基本一致.5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均表现为:花瓣白色、不褶皱,花萼红褐色,花丝白色,花药黄色,雄蕊数量28~30个,雌蕊1个,除28号无性系的雌蕊数多于雄蕊数外,其余无性系的雌蕊数均低于其雄蕊数;622号无性系的花瓣为六瓣花,其余无性系的花瓣均为五瓣花;595号无性系的花径(2.19 cm)极显著小于其他无性系的.西伯利亚杏不同无性系间完全花比例的差异较大,各个无性系完全花比例的大小顺序为:28号(99.42%)>626号(28.59%)>622号(20.33%)>8号(13.99%)>595号(3.50%).同一无性系不同类型果枝之间完全花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果枝上完全花比例的大小顺序为:花束状果枝(46.66%)>短果枝(32.24%)>中果枝(27.25%)>长果枝(24.84%).28号无性系盛花期花内的吲哚-3-乙酸(IAA)含量(215.97 ng/g)极显著高于595号的(77.59 ng/g),其对西伯利亚杏的雌蕊发育可能具有积极作用.[结论]西伯利亚杏不同无性系花芽分化各个时期起止时间的早晚、分化进程的快慢均不同,其分化时间集中为7月下旬—9月中旬,且各个分化时期普遍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无性系的花期均始于4月初,其花期历时均约10 d.高含量的IAA有利于西伯利亚杏的雌蕊发育.因此,在西伯利亚杏修剪枝条、疏花保花等栽培管理中应根据不同无性系的特性区分对待.

    西伯利亚杏花芽分化开花物候花器官特征完全花比例

    10个黑老虎品系间果肉果汁中营养成分及含量的变异分析

    邹建文罗先权饶红欣陈灵...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湖南省通道县黑老虎常见栽培品系果肉果汁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的变异情况,增进对黑老虎各品系特性的了解,为黑老虎水果型优良种质的筛选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个黑老虎品系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测定其果肉果汁中灰分、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和17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其基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主要营养成分间的相关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黑老虎品系果肉果汁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0个品系间果肉果汁中灰分、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17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蛋白质含量,TD41的显著最高,其次为TD44的,两者均超过10 mg·g-1;TD43、TD41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在35 mg·g-1以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系的;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以TD51和TD43的为最高;TD43、TD50和TD58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接近80 mg·g-1,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系的.必需氨基酸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的含量均以TD40的为最高,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含量分别以TD41、TD44、TD54的为最高;儿童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均以TD40的为最高;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的含量均以TD40的为最高,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均以TD54的为最高,脯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分别以TD43和TD44的为最高.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TD40的均最高,其次均为TD41的.从变异系数分析,黑老虎各个品系之间,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分别是精氨酸、色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超过40%),显示出其巨大的选育潜力.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C含量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比例与灰分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在80%以上,主成分1反映总酸与氨基酸含量,主成分2反映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成分3反映灰分和蛋白质含量.基于3个主成分的得分及方差贡献率进行综合评价,得分高于或接近0.5分的品系分别有TD40、TD41和TD50.[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TD40和TD41均为优良的黑老虎食用品系,这2个品系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黑老虎营养组分新奇水果氨基酸组成

    不同施氮量对灵武长枣各发育阶段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振强马旭田应明范志懿...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灵武长枣科学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氮肥处理,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150、300、450、600 kg/hm2,各处理均施用钾肥(150 kg/hm2)和磷肥(60 kg/hm2),采用单株填埋施肥,分2次施入.根据物候期采摘果实,测量不同施氮处理下灵武长枣果实的各品质指标,探究不同施氮量下灵武长枣各果实品质指标随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各施肥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主要物候期内,灵武长枣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呈现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呈下降趋势.在生长阶段,各施肥处理下果实品质的差异显著,各施氮处理下果实品质均优于对照,其中30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成熟期果实的单果质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相较于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0.90%、15.94%和17.27%,有机酸含量相较于不施肥处理降低了6.72%.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施氮处理的灵武长枣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灵武长枣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结论]不同施氮处理下果实品质指标均优于不施氮对照.当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能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单果质量积累,减缓维生素C分解,降酸效果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糖酸比.因此,在灵武市大泉林场及灵武市其他砂壤土栽培地区,灵武长枣的最佳施氮量为300 kg/hm2.

    灵武长枣氮肥物候期果实品质模糊综合评判法

    基于矿物元素技术的宁夏不同产地红枣的判别分析

    赵子丹开建荣王彩艳牛艳...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宁夏红枣的产地溯源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宁夏灵武、中宁、同心3个产地共88份红枣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ICP-MS)测定了红枣样品中36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合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有效的溯源指标,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OPLS-DA)建立宁夏红枣产地的判别模型.[结果]灵武、中宁、同心3个产地红枣样品的36种矿物元素中有27种矿物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主成分分析,从36种矿物元素中提取出10个主成分,代表了总指标76.359%的信息,筛选出Na、Zn、Mn、B、Cr、Co、Cd、Ce、Dy、Ni、Nb、Rb、Y、Nd、Pr、Sr、Li、Hg、Hf、Pd、Sb、Ga、Mo、W、Pb、Sn共26种红枣的特征矿物元素.经Fisher判别分析,确定了Mn、Pd、Sn、Sr、Hg、Co、Cu、B、Ba、As共10种矿物元素为红枣的有效溯源指标,构建宁夏红枣产地的Fisher判别模型,经回代和交叉检验,模型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分别为100%和98.9%.采用OPLS-DA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的判别模型的整体正确判别率为100%.采用2种判别分析方法所构建模型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均较高,基本实现了对宁夏不同产地红枣的判别.[结论]矿物元素分析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用于红枣的原产地判别.

    红枣元素ICP-MS产地溯源

    南疆不同地区灰枣果实品质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万胜杨智鹏黄瑶王磊...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新疆灰枣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从新疆南疆16个主产县(市)47个乡(镇)的代表性枣园采集148份灰枣样品,进行果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测定和综合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评价综合品质的关键性理化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灰枣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各产地果实的综合得分对其进行排序.[结果]不同产地间灰枣各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库尔勒市灰枣的糖酸比高于其他主产县(市),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位于前列.单果质量、含水率、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2.5%).灰枣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含水率与黄酮含量、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730,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的相关系数为-0.866,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73.确定可食率、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为灰枣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16个县(市)灰枣的综合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库尔勒样品、尉犁样品、若羌样品、阿瓦提样品、且末样品、库车样品、于田样品、策勒样品、新和样品、民丰样品、沙雅样品、阿拉尔样品、温宿样品、洛浦样品、皮山样品、墨玉样品.[结论]糖酸比为权重系数最高的评价指标,库尔勒市灰枣的糖酸比较其他县(市)灰枣有较明显的优势.并且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结果来看,库尔勒市的灰枣在综合品质上优于其他县(市)的灰枣.

    新疆灰枣不同地区品质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

    套袋对富士芽变优系果皮色泽及花青苷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苏婧怡李文胜鲁芯志张振军...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富士芽变优系果皮色泽、花青苷及相关酶活性的关系,分析果皮着色的变化规律及生理差异,为苹果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富2号及其芽变优系为试材,分别于解袋日(9月20日)后0(即解袋日当天)、2、4、6、8、10、15、20、30 d采集套袋和未套袋的果实,测定果皮色泽参数L*、a*、b*、C*和h°值,叶绿素、花青苷的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类黄酮还原酶(DFR)、类黄酮3,5-糖苷转移酶(UFGT)4种花青苷合成相关酶的活性.[结果]随着果实解袋时间的延长,套袋和未套袋的果皮色泽参数L*、b*和h°值均呈下降趋势;而其a*值却均呈上升趋势;其C*值在解袋后0~6 d均呈下降趋势,8~30 d却均呈上升趋势.果皮花青苷的含量在形成第1个峰值后短暂下降,此后又急速上升,解袋后30 d花青苷的含量最高.套袋和未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均较低且无明显波动,但套袋的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果皮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低于未套袋的(P<0.01);叶绿素含量下降的时间与花青苷大量合成的时间相近.套袋和未套袋的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为7~10 U/g,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解袋后0~30 d,套袋和未套袋的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果皮的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但套袋的芽变优系与长富2号果皮的CHI活性均明显低于未套袋的;套袋和未套袋的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果皮二氢类黄酮还原酶(DFR)活性变化趋势与其CHI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但套袋的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果皮DFR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而未套袋的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果皮的DFR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套袋和未套袋的芽变优系果皮的类黄酮3,5-糖苷转移酶活性(UFG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而套袋和未套袋的长富2号果皮的UFGT活性却平缓波动.[结论]套袋可显著提高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苹果果面的光洁度,增加果皮花青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PAL并非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CHI和UFGT的活性与果实花青苷的合成均密切相关,芽变优系和长富2号均通过增强CHI与UFGT的活性来促进花青苷的合成.果皮红色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花青苷含量的明显增加及UFGT活性较高,而与叶绿素含量不相关.

    苹果芽变优系花青苷酶活性

    山桐子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及功能预测分析

    周慧娜张涛徐自恒薛晓焱...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山桐子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叶片是山桐子植株的一个关键器官,分析健康与感病山桐子叶际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功能预测,为探明山桐子病害特征及发病机理,科学开展山桐子林地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平台对健康与感病山桐子叶际微生物群落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通过Vsearch软件聚类获取OTUs,根据其在不同样本的分布,评估每个样本的Alpha多样性水平,进一步衡量不同样本间的物种丰度组成差异;根据基因测序结果,预测菌群代谢功能.[结果]1)健康山桐子和感病山桐子的叶际细菌运算分类单位(OTUs)分别为212和198个,叶际真菌OTUs分别为101和79个.针对山桐子叶际微生物的研究表明,健康山桐子叶际细菌及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感病叶片.2)山桐子叶际细菌以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优势菌属,在健康和感病植株中相对丰度分别为32.67%和24.90%;健康山桐子叶际真菌以链格孢属Alternaria(17.41%)、亚隔孢壳属Didymella(15.44%)为优势菌属,感病山桐子叶际真菌以链格孢属(54.77%)为优势菌属.相比于健康山桐子,感病山桐子叶际真菌中链格孢属相对丰度大幅升高,可能是关键致病菌属.3)PICRUSt2功能预测山桐子叶际细菌群落共得到6个一级功能层、34个二级功能层,在代谢方面功能较为活跃;真菌群落共得到5个一级功能层、29个二级功能层,主要功能类群为生物合成、前体代谢物和能量的产生.[结论]健康山桐子植株叶际细菌及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感病植株,链格孢属真菌可能是山桐子感病的关键因子;与代谢、生物合成及能量产生有关的微生物群落是活跃度最高的.

    山桐子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分析功能预测

    新疆新源县野果林3种野生果树秋播更新特性

    程功刘立强李炎艳尤璐瑶...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人工实生更新野果林关键树种提供参考.[方法]在新源野果林原生境秋季果实成熟期,分别采集野杏、野生樱桃李、野苹果种子,播种于平地、阴坡和阳坡3种生境类型试验地,次年观测其出苗规律和成苗特性,探究新源野生果树实生更新特征.[结果]3种种子秋播后,均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出苗,至5月上旬时可完成其总出苗数量的80%以上,平地和阴坡的出苗量多于阳坡.平地和阳坡野生樱桃李有较高的成苗率,分别为26.2%、4.2%,也有较高的保存率,分别为87.6%和52.0%;阴坡则为野杏的成苗率和保存率最好,分别为16.2%和82.1%;野苹果在3种试验地的成苗率均小于1%.野杏和野生樱桃李幼苗的生长时期集中在6月中旬—8月中旬,其中,野杏在3种试验地的生长量及生长速率由高到低依次均为平地、阴坡、阳坡,在平地和阴坡野生樱桃李的生长量大于阳坡,野苹果在整个生长季的生长量较少.3种野生果树幼苗的年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均为平地、阴坡、阳坡,野杏幼苗生物量间无显著差异.野生樱桃李的生物量在阴坡与阳坡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原生境秋季播种后,平地和阳坡适宜更新野生樱桃李,阴坡适宜更新野杏,野苹果不适宜秋季播种更新.提高3种野生果树种子的成苗数量是秋季播种更新的关键.

    野苹果野杏野生樱桃李人工播种

    不同海拔油橄榄对自然低温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差异

    海光辉张正武王茜雍巧宁...
    182-190,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油橄榄品种的抗寒性,筛选出适宜不同海拔栽培的油橄榄品种,加强油橄榄引种工作的针对性和推广工作的区域性.[方法]以阿斯(Ascolana)、莱星(Leccino)、奇迹(Koroneiki)、鄂植8号(Ezhi8)和阿尔波萨纳(Arbosana)5个品种的8年生大树为研究对象,在自然低温条件下,设置1000和1300 m两个海拔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每个区组5次重复,分别测定油橄榄叶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总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等物质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酶活性,结合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品种抗寒性.[结果]自然低温下,随着海拔升高,不同品种油橄榄9个单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各不相同.阿斯的总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降低,CAT活性不变;莱星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均升高,可溶性糖含量、总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不变;奇迹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OD活性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总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均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变;鄂植8号的可溶性蛋白质、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CAT活性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降低,总叶绿素含量不变;阿尔波萨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均提高,总叶绿素含量、MDA含量降低.[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5个油橄榄品种均表现出一定的抗寒性.阿斯和阿尔波萨纳能通过提高脯氨酸含量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过氧化伤害,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隶属函数法分析确定5个油橄榄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阿斯>阿尔波萨纳>莱星>鄂植8号>奇迹.

    海拔自然低温油橄榄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