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学(季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学(季刊)
经济学(季刊)

林毅夫,姚洋

季刊

2095-1086

010-62758908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季刊)/Journal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允许先行先试还是一刀切禁止?——非正式经济、国家能力与民间创新

    邢亦青程琛
    69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讨论中央政府政策如何激励地方政府支持民间创新.地方政府既对创新的成本收益有信息优势,又可能借支持创新之名攫取私利;这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双重问题同时存在.中央可选择两种政策:一是调整对非正式经济的事前终止概率,二是调整事后惩罚力度;两者分别对应地方决策权和国家能力的大小.本文阐释两者的互动:在国家能力较弱时,中央只能选择两个极端——或放任自流,或一刀切禁止所有非正式经济;而国家能力较强时,中央则可以允许先行先试,鼓励地方支持创新的同时限制其攫取私利.因此,宽松的地方决策环境,往往需要较强的国家能力作为支撑.

    民间创新非正式经济央地关系

    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学前教育普及项目的证据

    赵丽秋李莉
    709-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考察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我们基于2010年启动的学前教育普及项目导致幼儿园数量急剧增加的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策略识别幼儿园入学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我们发现提高幼儿园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幼儿园的入学率,而入学幼儿园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数列测试成绩,但是对非认知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学前教育普及项目对来自社会经济状况较低家庭的儿童影响更大.

    学前教育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

    早期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个体收入的长期影响

    呼倩梁银鹤秦雪征
    725-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CHARLS 2014年中国居民生命历程调查和2018年调查数据,研究父母在子女童年时期外出务工对子女成年后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早期父母外出务工经历会显著提升子女长期收入水平,且父亲的影响大于母亲.家庭经济社会状况的改善和子女人力资本积累的提升共同解释了这一促进效应.具体而言,父母在子女6-12岁外出的正向影响最大,但是母亲在子女0-5岁外出不可避免地引发长期福利损失,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母亲外出务工对子女长期收入的整体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影响补充了长期研究视角,同时也提供了中国城乡人口迁移促进社会流动性的经验证据.

    城乡人口迁移儿童早期经历长期影响

    省际边界效应、区域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基于货物运输数据的估计

    张皓辰郭研吴群锋
    743-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8-2020年高度细化的物流货运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估计我国省际边界效应,考察国内区域市场分割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城市间贸易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且该边界效应强度在样本期内呈上升趋势.机制分析显示,边界效应的强弱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网络中心度等因素相关.本文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国内区域市场分割的新形态,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边界效应市场分割国内贸易

    "稳就业"压力下的企业投资与创新创业

    解咪申广军钟宁桦
    759-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考察地方政府"稳就业"压力对企业投资与创新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面临严峻的稳就业压力时,当地企业会扩张投资、加快创新,创业活动也更积极.地区间呈现巨大差异:欠发达地区更倾向通过让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甚至低效率企业与本该出清的僵尸企业扩张投资以稳就业,而发达地区更依赖创新创业.信贷资源配置是地方政府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研究对新阶段扩大就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政策含义.

    稳就业企业投资创新创业

    如何(不)实行价格歧视?——基于一般消费者分布的二维模型分析

    帅杰刘其宏
    77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一维差异化的传统文献通常发现价格歧视会损害企业而有利于消费者,本文用最优反应不对称的二维产品差异化模型发现:(1)在二维模型中,价格歧视带来了一维模型没有的需求弹性降低效应.(2)在同一维度上的价格歧视可提高利润,而统一定价介于两种歧视性定价之间,这与具有最优反应对称性的一维价格歧视模型相似.(3)企业各自在不同维度上实行价格歧视和在两个维度上同时实行价格歧视很可能会降低利润,这与具有最优反应不对称性的一维模型相似.本文说明了消费者差异化的维度和分布对价格歧视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价格歧视最优反应的不对称性多维产品差异化

    外资进入促进了就业净增长——来自中国外资准入限制放宽的证据

    陈勇兵胡佳雯杜雨蕊占超群...
    793-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作为一个准实验,发现外资进入通过提高行业的就业创造率促进就业.除了在位企业的就业扩张以外,外资进入还会通过促进新企业进入增加就业.进一步发现,进入上游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会促进本行业的就业,进入外地的外商直接投资会促进本地的就业.最后的估算表明,每引入约5.69万美元外资将创造一个就业岗位.

    外资进入就业净增长双重差分方法

    征管技术和征管意愿对纳税遵从度的影响效果——以二手房交易税收征管为例

    李科杨吴璟毛捷
    810-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二手房交易为例,实证检验征管技术和征管意愿对纳税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后,二手房交易的逃税程度显著下降.然而,改进征管技术会导致住房市场萧条、制约地方政府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因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政策效果越弱,意味着征管意愿相较于征管技术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本文不仅丰富了税收征管和土地财政的相关文献,而且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税收征管土地财政房地产市场

    电商市场是否会促进价格水平的稳定?——来自纯牛奶商品的实证证据

    陈歆昱黄益平邱晗
    824-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2年以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波动明显收窄,同期电商市场发展也显著提速.本文以纯牛奶商品作为研究对象,将购买自某全球知名市场调研公司的线下零售数据和天猫超市的线上零售数据相匹配.研究发现,线上销售占总销售的比例每增加1%,线下价格波动率就会降低3.2%-13.2%.反事实模拟的结果则显示,如果没有线上销售渠道,整体的价格波动率可能会上升22.8%.该结果说明电商平台将各地市场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并增强了价格的稳定性.

    消费者价格指数价格稳定网络零售

    基于宏观大数据的GDP即时预测

    易艳萍黄德金王熙
    843-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EM算法提出了基于Lasso方法的混频动态多因子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GDP即时预测,并可对预测变动进行信息归因.本文采用该模型并使用大量月频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季度GDP同比增速进行了即时预测.实证结果显示:(1)本文模型比传统动态多(单)因子模型和MIDAS模型具有更好的样本外预测表现;(2)在2005-2022年间,国家财政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以及进口总值的同比增速对于GDP即时预测的影响最为突出.

    即时预测大数据分析动态因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