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

刘树成

月刊

0577-9154

010-68034153

100836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经济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内容以政治经济学研究为主,兼及各个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反映经济界的最新成就,注重理论的权威性、经济信息的新颖性和学术成果的科学性,倡导国内经济理论研究与国际规范接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目标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改革:基于广义国民收入的分析

    伏润民缪小林张彰赵一心...
    3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强调市场作用和政府再分配政策背景下,国民收入差距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分配制度的效率、公平与正义.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以增进民生福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仅仅采用传统货币收入指标很难准确衡量实际收入分配差距,也不可能据此衡量共同富裕.本文在系统厘清和评价公共服务与国民收入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广义国民收入理论分析框架,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赋予国民收入新的内涵;实证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对广义国民收入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以此证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是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差异的直接因素;在分析现行财政体制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化收敛的基础上,聚焦对广义国民收入影响突出的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基本公共服务,突破现行事权划分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制度限制,提出一套完整的制度性改革方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收敛,缩小国民收入差距,客观评价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广义国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改革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变迁:2000-2019

    陈梦根侯园园
    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培育和壮大发展新动能,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基于行业视角的增长核算框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分析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99%,三次产业的增长贡献占比分别为4.63%、46.32%和49.05%,其中又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从要素贡献视角看,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占比分别为60.52%、15.17%和24.31%,资本(尤其是传统资本)驱动型增长模式面临资本投入和资本贡献双重下降的挑战,劳动投入质量提升有望提高劳动要素的增长贡献.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资本要素中新型资本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与新经济相关行业产出快速增长但TFP增长相对有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应进一步挖掘资本与劳动要素的增长潜力,大力提升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巩固深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持续壮大新经济产业规模.

    增长核算框架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数字经济

    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新机理研究:担保网络的视角

    毛捷韩瑞雪刘冲
    7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益规范,然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仍持续增长,探明其原因有助于切实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已有研究从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地方政府信用支持等视角分析了融资平台债务的成因,但鲜有文献从市场主体角度深入研究融资平台债务为何能在制度约束日益加强的环境下持续增长.本文着眼于融资平台之间复杂的担保关系,利用网络分析方法验证了融资平台债务得以持续增长的一个新机理:融资平台之间通过签订担保合同,建立了以网络形态呈现的复杂担保关系(即担保网络),显著刺激了融资平台债务的增长.上述新机理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呈现出丰富的异质性.新机理的作用机制是:融资平台之间建立的担保网络不仅通过社会网络中常见的信息共享、风险约束和声誉激励三类机制作用于债务增长,还会借助隐性担保这个特殊渠道发挥作用,表明融资平台之间的担保网络在推动债务增长时既体现了市场规则,又潜藏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弥补了已有文献缺乏从市场主体的微观视角研究地方债务增长机理的不足,为新发展阶段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提供了参考.

    融资平台担保关系复杂网络债务增长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土地财政与经济波动

    周慧珺傅春杨王忏
    9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地区多部门波动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在房产需求冲击传导和溢出中扮演的角色.研究表明:单个地区的房产需求冲击首先通过房地产部门传导至该地区财政收入,导致当地公共支出波动.在两级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动机开展对公共支出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另一地区的公共支出也会同向波动,产出、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同步受到影响,冲击带来的影响随之溢出.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地区间竞争的机制将可以传导和放大整体经济波动.更换居民效用函数形式、在非房地产部门引入工业用地作为生产要素等稳健性检验均不会改变结论.此外,基于现实情况,本文还在模型中引入了劳动力供给时长的内生决策、劳动力的行业间配置、央地税收分成等拓展机制,阐释了拓展机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这一研究将为地区间竞争机制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波动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劳动力配置土地财政经济波动

    中国增值税区域间横向分配的经济效应:基于多区域CGE模型的分析

    刘元生张苏皖李建军
    11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产地原则的增值税地区间分配方式造成地区间税收分配不公,加剧地区间税收竞争、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发展格局构建.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国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刻画了增值税在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分配机制,对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的分配机制改革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发现:增值税横向分配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的改革会显著改善各地区人均增值税收入的不平衡,缩小各地区的财力差异;在完全消费地原则下,相对基准情景,总消费最高增长2.25%,GDP最高增长0.98%;上海等8个地区在四种增值税横向分配机制改革方案下GDP变化率为负,但湖南等大部分地区能从改革中受益,因此改革能促进总体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为构建兼顾生产地和消费地贡献以及利益的地区间增值税横向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增值税横向税收分配生产地原则消费地原则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跨境资本流动、信贷配置风险与银行体系稳定

    谭小芬耿亚莹苟琴
    12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本文探究如何在金融开放进程中防范金融风险,具体研究金融开放条件下跨境资本流动剧烈波动如何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基于53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7年的企业数据,本文测度了银行在企业间的信贷配置风险,并探究其在跨境资本涌入对银行稳定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涌入改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通过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银行信贷配置风险,降低了银行体系稳定性.有别于FDI资本涌入,股权资本涌入和债务资本涌入是产生国际风险承担效应、增大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能缓解资本涌入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本文加深了对跨境资本涌入、金融中介风险承担行为和银行稳定三者关系的认识,为跨境资本涌入如何影响银行稳定提供了微观证据,对我国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及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都具有重要启示.

    跨境资本涌入资本流入逆转信贷配置风险银行稳定

    促就业与稳增长:养老保险缴费率的视角

    崔小勇卢国军翟颖佳
    148-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养老保险缴费率下调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测算并分解了政策缴费率下调的宏观就业与产出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政策缴费率下调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是促进宏观就业与产出增长的两个重要机制.实证分析表明,2019年政策缴费率下调显著促进宏观就业增长约5.1%,宏观产出增长约11.4%,并且宏观就业与产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配置效应.对微观企业的行为分析表明,政策缴费率下调显著降低企业的实际社保缴费率和劳动力成本,同时提升员工工资,促进企业雇佣和产出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分析表明,缴费率下调的宏观经济效应在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在制造业和中东部地区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同时显著.最后,缴费率下调显著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约2.4%,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地区—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

    社保缴费率就业经济增长资源错配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转型升级

    夏太彪魏志华曾爱民卢沛...
    16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视角考察劳动力成本对企业转型升级抉择的影响,旨在为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以2007年至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转型(对内转型和对外转型)和升级(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本升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下的企业抉择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转型和升级都产生了显著的"倒逼"效应.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大、债务融资占比较高时,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内转型,而减少对外转型和升级活动.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下的对内转型不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升级(如增加研发投入)则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会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经营压力增大,继而迫使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予以应对.而当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更趋一致时,企业将倾向于选择升级而非转型.同时,从投资结构来看,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升级的"倒逼"作用要大于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时,劳动密集程度较低的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可能选择对外转型和升级.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经济后果和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为政府部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转型升级融资约束融资结构企业价值

    中国职业技能结构转型:任务内容的视角

    胡涟漪盖庆恩朱喜郭士祺...
    188-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法分析职业技能属性,构建中国职业的抽象、常规和社交技能指数,并从时间、人口特征和空间层面描述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技能变化趋势,总结其结构转型的规律.本文研究发现:首先,1990年至2015年期间,高抽象、低常规、高社交职业的就业份额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同时具备抽象和社交技能的复合型职业的增长幅度最大;其次,职业技能属性在不同教育水平、年龄、出生年代和户 口类型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经济发展水平与抽象、社交就业比例呈"U"型关系,与常规就业比例呈倒"U"型关系.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需要重视职业技能结构转型的趋势和特征,从而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职业技能任务内容就业结构经济发展

    《经济研究》关于稿件写作的几点说明

    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