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研究导刊
经济研究导刊

孙莉艳

旬刊

1673-291X

jjyjdkzb@sina.com;jjyjdk@163.com

0451-86352437,87512392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经济研究导刊/Journal Economic Research GuideCHS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动因分析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为例

    陈培陈定洋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特色产业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在把握其发展动因的基础上,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谋划。安徽省何湾镇具备特色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基本条件,但存在村集体经济规模小、一二三产融合度不高、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要在增加资本投入、加快人才培养,加大创新力度等方面多做工作,着力解决特色产业规模小、水平低的问题,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动因

    浙江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中绿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周海波翁夏燕任志敏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省山区26县的高质量发展,是浙江省积极落实中央要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枢纽,而绿色文化传播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模块。浙江省山区26县绿色文化传播是传统媒体、新媒体与其他渠道共同发力的过程,具有新旧媒体融合、由单向传播到互动发声、由定时定点传播到突破时空限制、传播形式日趋多元化等特点,也存在着宣传队伍力量薄弱、监管力度不够、缺少互动平台等问题。为此提出,要发挥多元主体传播作用,将传播与经营相结合;数字赋能山区生态建设,强化绿色文化传播意识;加强绿色文化传播监管,完善互动机制建设的建议。

    浙江山区26县绿色文化绿色文化传播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蚕桑赋能乡村组团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省桐乡市"蚕花胜境河山路"乡村群为例

    康宇茜宋珊珊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浙江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背景下,省内多市推动本地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因此,在分析"组团发展"概念的基础上,聚焦于江浙地区蚕桑发展的悠久历史,论证蚕桑作为乡村组团式发展支点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蚕桑赋能乡村组团发展的机制,提出产业联合、文化联动、生态联接、特质联通等四大重点任务,并以桐乡市"蚕花胜境河山路"作为蚕桑赋能乡村组团发展的具体实践方式进行重点分析。

    蚕桑文化乡村振兴乡村组团桐乡市"蚕花胜境河山路"

    企业股权质押、媒体关注度与企业创新

    左晶晶张明琦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股权质押作为上市公司重要融资手段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股权质押行为将会产生一系列影响。选取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股权质押行为与企业创新和媒体关注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股权质押行为将会抑制企业创新效率;同时,媒体关注度对股权质押和企业创新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媒体关注度会弱化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之间的负向作用。由此提出规范股权质押业务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股权质押媒体关注度企业创新

    "合作对"视角下合作伙伴知识基础与企业知识获取:知识邻近性的调节作用

    姜秀娟李琳琳张丞奭田利娜...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知识基础理论,基于纳米能源领域专利数据,筛选出企业合作对,探究合作伙伴的知识基础特征对焦点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分析焦点企业与合作伙伴知识邻近性的调节效应。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作伙伴知识多样性、知识组合机会对焦点企业知识获取都具有促进作用;合作伙伴知识组合潜力越大,焦点企业知识获取越少;合作双方的知识邻近性弱化了合作伙伴知识组合潜力与焦点企业知识获取的负向关系,强化了合作伙伴知识组合机会与焦点企业知识获取的正向关系。

    知识多样性知识组合潜力知识组合机会知识邻近性知识获取

    海洋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

    高静王燕李学林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2-2019年沿海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改进的区位熵测度了各省(市)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采用熵值法对各省份区域科技创新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面板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在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海洋产业集聚的差异性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河北省的海洋产业集聚水平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第二,科技创新综合评价处于较高水平的地区依然聚集在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创新能力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的是广西和海南地区;第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科技创新在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起中间传导作用。

    海洋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中介效应

    革命老区内生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基于江西省县级数据的实证

    吴微钟文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内生发展能力是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明晰革命老区内生发展能力的现状、阻滞因素与时空演变特征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因此,将区域内生发展能力理解为经济发展能力、产业发展能力、空间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四个维度耦合的复杂系统,通过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革命老区的典型代表,江西省2014-2020年各县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并运用ArcGIS软件刻画时空演变特征与变化趋势,为革命老区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江西革命老区各县区域内生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2)经济发展能力是制约江西革命老区各县区域内生发展能力提升的短板;(3)革命老区内生发展能力空间上呈"北高南低,整体上升"的空间演变趋势,经济发展能力同样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变化趋势,产业发展能力、空间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各片区相对均衡,没有明显的差距。

    革命老区内生发展能力时空演变江西省

    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协同运营联盟治理机制研究——以中欧班列(成渝)号为例

    李其炫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发展迅猛,开行班列的城市数量不断攀升。但其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在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之间构建联盟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以中欧班列(成渝)号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探索在中欧班列开行城市构建协同运营联盟的方法,研究并最终设计出适合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协同运营联盟的运行和治理机制,为大规模构建联盟提供参考和建议。

    中欧班列物流联盟联盟治理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化建设探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孙玮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哈尔滨市作为研究对象,从能源消费和交通入手,重点分析哈尔滨市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和城市化发展情况。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主要选取哈尔滨市城市交通和能源的相关数据进行碳排放分析,从而研究区域低碳经济背景下其对哈尔滨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低碳经济城市化哈尔滨市

    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张瑜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林州市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红旗渠重要讲话精神,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典型。林州市在全面发展过程中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既面临机会,又面临挑战。基于SWOT方法的分析表明,林州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选择S-W-O战略,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市人民综合文化素质,不断缩小城乡二元差别,走科技含量高、绿色低碳共享发展之路,以人为本,持续优化改善本地营商环境,积极有效地促进本地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把林州市建设成为现代化中等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高质量发展SWOT分析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