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具与室内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具与室内装饰
家具与室内装饰

王周

月刊

1006-8260

0731-85623185

410004

湖南长沙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学院环艺设计学院

家具与室内装饰/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选取行业内专家,刊登权威的专业论文,促进家具与室内装饰业的发展与提高。主要以学术论坛、学术实践为主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 KE/AHP/GRA集成理论的茶家具设计研究

    罗坤明王晓瑜杨永忠吴灿...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指导,依托集成理论,设计出满足当代消费者情感和文化需求的茶家具产品.通过对市场上相关茶家具样本进行数据收集,筛选出24款代表性产品样本,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聚类分析,得出与用户情感需求之间关联度最高的三类感性词汇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用户各项需求权重,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和具体的设计要素,得出理想设计方案.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法(GRA)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验证方案的科学性及可行性.通过融合感性工学(KE)、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理论,将之付诸茶家具产品设计开发流程中,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消费者感性需求,洞察设计重点,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同时让设计整体过程更加科学和全面.

    茶家具茶空间情感需求感性工学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

    梅山功德画文化基因图谱及内涵研究

    马珂王立群李节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山功德画作为湘中地区宗教信仰与民间绘画融合的文化遗产,构筑了一幅独特的天、地、人社会全像图.旨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构建梅山功德画文化基因图谱.通过"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层一体的视角,结合图像分析法,对梅山功德画的图像题材、色彩配置、创作过程、使用方式和空间环境进行具体剖析,再进一步阐释梅山功德画的文化内涵,揭示其外化特征与梅山地区的民间信仰、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构建的密切关联.研究对于梅山功德画的系统性整理和保护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文化基因梅山功德画基因图谱民间信仰

    价值重构视阈下的博物馆数字文创设计研究

    曲梦鸽臧勇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价值重构视阈下,研究博物馆数字文创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实践.剖析数字文创设计中价值重构的必要性和关系要点,结合博物馆数字文创设计策略,立足参与化、资源化和情感化三个维度,厘清价值重构的基础、核心及表现,构建博物馆数字文创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以殷墟博物馆APP数字文创设计实践项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运用跨数字媒介助力数字文创产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呈现深度融合的新质生产力.

    价值重构博物馆数字文创

    基于物、境相合的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王颢霖李峰
    84-85页

    基于第四空间理念的社交型校园师生共创体改造

    何明岳越
    86页

    东莞松山湖党群服务中心展示设计

    陈瑰丽钟海标
    87页

    珠海老干部成果展展示设计

    郑欣
    88页

    基于AIGC技术的古建筑室内场景一致性复原研究

    易欣苏丽萍贾凡影陈东...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成式生成(AIGC)技术在古建筑室内场景复原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探讨了 AIGC技术在古建筑室内场景复原中的应用,以承德避暑山庄碧静堂为案例,重点研究了 AIGC技术在确保视觉、风格、空间及历史文化一致性控制中的有效性和应用策略.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分析,结合现场考察和数字化建模,本研究构建并调试出古建筑室内场景复原专用的AIGC模型,实现了碧静堂内部场景的高度复原.研究发现,通过精确的数据训练和模型调整,AIGC技术能够有效复原消失和损毁的古建筑室内场景,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本研究不仅拓宽了 AIGC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范围,也为今后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人工智能创成式生成(AIGC)场景复原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基于空间句法的婺州传统群落式民居空间开放性研究

    楼天乐江牧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蕴含丰富的营造理念,解读传统民居居住智慧对于民居更新、保护等具有启发作用.以婺州地区传统民居中七座典型的群落式民居空间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开放性视角切入,运用空间句法工具中的"凸空间"和"视域"两种分割法所得的空间关系图解,以深度值、连接度、整合度与选择度这四个变量指标对民居空间进行对比分析,解读了婺州传统群落式民居空间开放性的表象与本质.研究发现,四种不同组合类型的七组民居空间均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同时,开放性的特征从空间视觉、流线、组合、功能四个方面,以及知觉、行为、思想三个维度体现出来.通过对开放性的探讨,以期来激发传统民居更新保护的多维度思考,最大限度地还原其空间形态与文化内涵.

    开放性婺州群落式民居空间句法

    用户感知视角下博物馆元可视化表达设计研究

    白雪何永军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从用户感知理论出发,探索元可视化表达对博物馆体验设计的应用,旨在为博物馆带来元可视化体验设计的新情境.首先利用VOSviewer分析博物馆可视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次对于元可视化系统进行概念阐述,结合用户感知,构建基于博物馆观众体验的设计模型,提出相应设计策略.在设计实践中,采用AHP-CRITIC方法获取用户需求,并通过ANOVA单因素分析和Workshop进行效果评估.本文优化了对于观众外部环境感知的考量,强化了观众内部关系的自我认知,从而提升博物馆的用户体验设计.元可视化丰富了基于用户感知的展示设计模型,符合博物馆人本位的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科普效果,对于促进当今文化与科学深度结合的"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感知元可视化博物馆体验设计AHP-CRITIC用户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