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院前急救护士职业伤害因素分析与防范

    冉飘王见菊王秀玲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职业伤害因素对院前急救护士造成的危害,提出必要的对策,从管理上规范并重视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提高其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事件发生.方法: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三大类,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解各种伤害因素对院前急救护士造成的危害情况.结论:职业伤害因素能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积极做好安全防护,特别要做好心理方面的防护,减少职业危害,可提升院前急救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认可度,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承担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急救护士职业伤害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龙毅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4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心率明显恢复,且发生轻度皮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可以有效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症状,提高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心律失常胺碘酮稳心颗粒临床分析

    CA15-3测定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潘柳吟赵应斌刘志华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5-3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CA15-3增高的癌症患者按肿瘤发生部位分为食管癌症组、胃癌组、肝癌组、胰腺癌组、胆囊癌组、大肠癌症组,观察各组CA15-3增高的百分率及增高值,同时与各部位良性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CA15-3用于消化系统各部位癌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阳性预测值,阴、阳性似然比,准确性等评价指标.结果:CA15-3增高的消化系统癌症百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胰腺癌,肝癌,胆囊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组CA15-3值与正常对照组及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肝癌,胆囊癌,大肠癌组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最高为胰腺癌19.2%;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均为胰腺癌和食管癌100%;阴性预测值最高为胆囊癌96.3%;阳性似然比最高为胆囊癌11.86;阴性似然比最低为胰腺癌0.81;准确性最高为胆囊癌96.4%.结论:CA15-3测定结果增高并非女性乳腺癌患者所特有,消化系统的癌症也有增高,临床应注意鉴别.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其可作为诊断消化系统癌症的肿瘤标志物,如与其它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效果可能会更好.

    CA15-3消化系统肿瘤

    辅食添加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

    俞有水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辅食添加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儿保门诊收治的286名6个月-3岁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是否合理添加辅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6例,为合理添加辅食组,对照组160例,为不合理添加辅食组,并在研究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进行详细的分析,询问母亲对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种类,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量其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结果:经研究分析和血红蛋白监测,观察组婴幼儿的贫血检出率为8.7%,对照组婴幼儿的贫血检出率为30.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在0.5-1.0岁之间的婴幼儿发生贫血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婴幼儿,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添加辐射有助于婴幼儿的营养摄入和吸收,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较大程度的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应得到广泛推广.

    辅食添加婴幼儿贫血血红蛋白贫血率

    预防ICU患者DVT的护理进展

    张炜初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DVT的概念,现状,DVT的原因及ICU的特殊原因造成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阐述现今国内ICU多采用的预防方法进展,探讨最适合ICU中DVT预防的方法.

    DVT预防ICU护理进展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张晶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间自愿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组(R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镇痛效果、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RS组患者手术开始时心率与血压改善情况较为明显,药物起效、镇痛维持以及术后阵痛方面效果均优于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剖宫产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麻醉镇痛

    浅谈健康教育在食道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李丽东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使医院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和家属的要求.食道癌作为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病,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使患者和家属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护理部要求重点科室有计划、有目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及家属明白治疗和护理的方法、要求.食道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胸外科护理人员针对食道癌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不同形式开展了健康教育指导.护理部和护士长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和不良习惯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结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明明白白配合治疗,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健康教育食道癌应用

    重症监护室(ICU)对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徐林林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ICU护士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手术经过顺利,出ICU时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恢复期未发生切口皮下血肿、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于术后15天左右顺利出院.结论:ICU护士对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重症监护室(ICU)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脑萎缩与正常高限血糖关系研究

    罗锐
    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萎缩与正常高限血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糖值正常的脑萎缩患者,将其分为高限组与低限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无差异.结果:脑萎缩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糖处于正常值高限者发生脑萎缩机率并无增加.

    脑萎缩血糖高限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李广州钟德君李森王清...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5(29-53)岁.均为单节段骨折,其中T11 4例T12 11例,L1 24例,L2 6例.骨折Denis分类:A型11例,B型27例,E型7例.35例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ASIA分级A级3例,B级6例,C级11例,D级15例.经胸膜外腹膜后入路15例,经腹膜后人路30例,均采用Antares脊柱内固定系统同定.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2±53min,出血量平均550±105ml,胸腔引流时间3~7d,平均3.5d.伤口均一期愈合,2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患者术后肺不张,治疗后均顺利康复.术前平均局部后凸角21°±7.3°,术后4.3°±2.1°,末次随访5.5°±3.5°.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前方植骨均获得良好融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无神经系统损伤加重的情况,32例患者神经功能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前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彻底,内固定稳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