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研究
健康研究

郭清

双月刊

1674-6449

jkyj@hznu.edu.cn

0571-28869726,28865871

310036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16号

健康研究/Journal Health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早期精细化系统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应用

    吴超陈和禾郑佳欣
    343-347,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超早期精细化系统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院行TKA治疗的 96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均接受常规ERAS管理,观察组另接受超早期精细化系统康复,统计并比较 2 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平衡功能、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 3 个月,2 组静息、运动状态下的数字模拟(NR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Berg量表(BBS)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屈膝 90°所需天数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4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超早期精细化系统管理能有效缓解TKA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和平衡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外科术后康复精细化管理超早期

    出院随访对早期胃黏膜病变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恢复的影响

    张苗英姚鑫杰张思怡
    348-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出院随访对早期胃黏膜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98 例胃ESD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术后随访(对照组,49 例)和定期出院随访(观察组,49 例);随访 1 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 1 月后的疼痛、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4%)低于对照组(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1,P=0.016).结论 加强对胃ESD术后患者的出院随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反应.

    出院随访早期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管理对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恢复的影响

    袁旭晶俞明娜张斌杰
    352-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对胸腔镜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120 例胸腔镜肺癌术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分别接受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管理(观察组)和传统围术期管理(对照组);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管拔管时间、下床时间、胸腔管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1、6、12、24 h)的NRS评分,下床时间、尿管及胸腔管的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管理中的多学科协作能较好促进胸腔镜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

    快速康复胸腔镜手术肺癌多学科协作

    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陈建梅钟佳茜叶颖江洵...
    356-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应用于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思路.方法 分别于医院推行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管理模式前(2019 年 8 月—2020 年 12 月,对照组)和推行后(2021 年 1月—2022 年 3 月,观察组),随机抽取断指再植患者 55 例和 50 例;对比 2 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皮瓣坏死率、手术成功率、血管危象率),及治疗期间的治疗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MMAS-8)]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患者出院 6 个月的手指功能康复情况[断肢再植功能评估标准、手功能量表(MHQ)],记录患者出院时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舒张期血流速度(Vd)];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并比较 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2 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危象率(4.0%)低于对照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9,P=0.039).出院时,观察组断肢再植功能评估总优良率(84.0%)高于对照组(67.3%),MHQ、GQOLI-74、SQLI、MMAS-8 评分和Vm、V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 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下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管危象事件发生率,改善断指局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

    断指再植血管危象预警安全管理生活质量

    《健康研究》征稿简则

    《健康研究》编辑部
    封3页

    新版"健康素养66条"发布首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6月启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