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病人化疗治疗中实施规范化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

    李春秀
    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肿瘤病人化疗治疗中实施规范化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7月内选择62例肿瘤病人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62例病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都有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31例患者实施规范化整体护理,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之前的疲乏指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病人化疗治疗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整体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建议推广.

    肿瘤化疗规范化整体护理实施效果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龚秋菊杨菲
    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纳的140例骨科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戒烟护理、出院指导和其他护理措施,观察结果.结果:14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有6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对症干预后均康复出院.随访12个月,全体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截肢、肢体功能障碍或死亡病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极其恶劣,术后务必要加强预防力度,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预防等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尽可能将该疾病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小,以促进骨科手术患者的良好康复.

    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

    铂金微弹簧圈动脉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效果评价

    彭苹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铂金微弹簧圈动脉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行铂金微弹簧圈动脉内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铂金微弹簧圈动脉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医康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教育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铂金微弹簧圈动脉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

    铂金微弹簧圈动脉内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周卓慧张晴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TIAP)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需通过深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的女性患者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TIAP组)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组),每组120例.记录两组一次穿刺成功例数、总穿刺次数,操作失败例数;统计两组患者置管维护费用、导管保留时长;比较两组穿刺近期并发症(误穿动脉、出血、局部血肿、气胸)和远期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堵塞、药液外渗、导管脱出或移位、肢体肿胀等)发生率.结果:直视手术下放置TIAP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PICC组(P<0.05),总穿刺次数、置管失败率远低于PICC组(P<0.05).与PICC组比较,TIAP组穿刺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TIAP组置管维护费用较高(P<0.05),但导管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通过专业技术及护理团队的规范化操作,TIAP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首选.

    乳腺癌化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安全性

    皮肤软组织鳞状细胞癌合并伴感染的手术体会

    王进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鳞状细胞癌合并伴感染的手术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皮肤软组织鳞状细胞癌合并感染的患者17例,该疾病均经过手术前活体检测证实,并经过分泌物培养确定感染.对17例患者进行无瘤原则的清创、肿瘤切除,切除后创面予皮瓣、植皮等覆盖的手术治疗.将进行手术治疗前的17例患者归为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归为研究组,观察皮肤软组织鳞状细胞癌合并感染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感染及复发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清创、肿瘤切除,切除后创面予皮瓣、植皮等覆盖的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且具有较低的术后感染发生,手术操作简便,术后肿瘤复发率低,术后随访达到完全根治皮肤软组织鳞状细胞癌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皮肤软组织鳞状细胞癌清创治疗感染手术体会

    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护理

    陈育松胡蝶王芳
    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力性损伤作为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正确诊疗压力性损伤,取得良好的愈后,是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分期、中西护理方案和风险评估四个方面,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阐述现代临床护理压力性损伤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临床护理方案.

    压力性损伤护理

    探析优质护理服牫在妇科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马丽梅王力军
    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所追求的事物也变得越来越要求高.医疗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向前迈步,现在不只是追求更加有效地治疗方式,还追求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追求患者更好地满意程度.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妇科肿瘤护理中的优质护理进行效果的探究,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妇科肿瘤治疗的患者68人,患者均是在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进行的治疗.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了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患者是否出现了并发症等,以及统计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并发症要少于常规护理组,并且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在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还能够增强医患间的和谐关系,能够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妇科肿瘤并发症满意程度

    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罗锦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其中34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3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度(92.49±5.14)分大于对照组(84.23±6.89)分,其住院时间(39.54±12.16)d和并发症发生率(5.88%)均低于对照组[(52.47±14.58)d,(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脊柱骨折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规范其日常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脊柱骨折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个性化护理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效果

    李俨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对内科的护理工作者的临床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护理工作者30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护理人员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采取护理管理之前和之后工作懈怠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在视觉模拟与Maslach评分等方面都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内科的护理工作者而言,采用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懈怠等情况,该护理管理模式值得临床上加大力度研究与推广.

    个性化护理管理内科护理管理效果

    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宁月果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治疗时间段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8/40),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在生活质量的对比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等各个评分均要更高,两组间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较好,显著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全面护理模式胆结石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