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网联公交车出站强制换道的演化博弈机制

    杜筱婧姚荣涵
    12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智能网联公交车出站强制换道时与社会车辆之间的冲突,分析了智能网联公交车与社会车辆行为决策的演化博弈机制.考虑社会车辆为人工驾驶社会车辆和智能网联社会车辆两种场景,从安全效用、时间效用和节能效用角度构建演化博弈效用函数,并以此建立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根据动态博弈系统的雅克比矩阵的行列式和迹,分析不同情况下博弈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探讨动态博弈系统对合作策略与非合作策略差值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动态博弈系统可能的演化方向包括"智能网联公交车换道、社会车辆让路","智能网联公交车不换道、社会车辆不让路"和"智能网联公交车不换道、社会车辆让路".从整体最优的角度看,调整社会车辆安全效用和时间效用的相关变量,能够保证更多车辆在智能网联公交车出站强制换道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节能效用对(换道,让路)策略组合有促进作用,对(不换道,不让路)策略组合有抑制作用.

    交通工程智能网联公交车强制换道演化博弈行为决策

    拥堵空间排队的静态交通流分配迭代加权算法

    岳昊张琦悦杨子玉任孟杰...
    136-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求解考虑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的道路网静态交通流分配问题,首先,基于拥堵空间排队将道路网络划分为局部拥堵区域与局部畅通区域,证明了存在拥堵干扰条件下不同队尾通过瓶颈时间相等;其次,提出了在全局区域内选择最短路而在局部拥堵区域内选择最长路的极小极大需求加载路径选择机制;然后,基于路段编码改进了需求压缩与拥堵回溯算法,提出了拥堵区识别算法并构建了迭代加权求解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求解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提出并解决了拥堵区识别、用户均衡原理、需求加载机制、迭代加权算法这4个核心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考虑拥堵空间排队的静态交通流分配理论.

    交通工程静态交通流分配拥堵空间排队用户均衡原理拥堵区识别迭代加权算法

    考虑通行能力和排队延误的公交停靠系统优化

    张文会伊静
    146-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常规公交车进出停靠站的通行效率,降低公交车排队延误时间和交通影响,提出增加公交停靠站泊位和控制公交车到达率的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公交车进出停靠站的基本过程,建立单泊位和多泊位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利用排队理论系统地分析公交车进站排队特征.其次,调研公交车进出停靠站的数据,获得公交车数量、乘客上下车时间和停靠时间等基本数据.然后,通过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排队系统稳定状态下公交车平均到达率、泊位数、公交停靠时间对公交车排队延误时间的影响.最后,考虑通行能力和排队延误,提出公交停靠站的最优泊位数量和公交到达率,并以实例验证优化结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停靠泊位数量和公交车到达率优化后,调研停靠站的通行能力提高10%以上,排队延误降低70%以上.

    城市交通泊位优化排队理论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路网短时交通流参数实时预测

    高海龙徐一博刘坤李春阳...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公路路网交通数据中存在大量噪声数据与缺失数据,数据完整度较低,导致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路网短时交通流参数实时预测方法.采用小波分析阈值法对高速公路路网交通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基础上采用组合阈值填补方法填补交通数据序列中存在的缺失数据,提高交通数据的完整度.结合小波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短时交通流参数预测模型,采用遗传-小波神经网络处理多源检测器采集到的交通流参数,通过最小二乘动态加权融合算法融合多个检测器的交通流参数,将交通流参数输入预测模型中,得到高速公路路网短时交通流参数实时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处理后的交通数据序列中不存在缺失数据,数据完整度较高,且所得预测结果与实际车流量变化曲线较为贴近,预测精度高,可以广泛应用在交通流预测领域.

    多源数据融合高速公路路网短时交通流参数预测小波分析阈值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遗传-小波神经网络

    基于微观动力学参数的高速公路特征路段事故风险分析

    何杰张长健严欣彤王琛玮...
    16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剖析高速公路不同特征路段的致险机理,在研究中引入了车辆正常行驶时的微观动力学参数,分别构建了标准有序Logit模型和二项Logit模型定量分析微观动力学参数与特征路段(分流区、合流区、曲线段等),以及微观动力学参数与事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基于模型推导分析了不同特征路段对事故风险独立的作用效能.结果表明:纵向动力学因子可以映射路段追尾事故风险的高低,而不同特征路段又可以使纵向动力学因子发生不同倾向的浮动,即可以将该因子作为风险传递的中间变量,来判定路段事故风险的高低;相较于"无分流区的直线段","分流区"这一复杂特征对追尾事故风险的增益作用最大,"复合线形"次之,"平曲线"最弱,且平曲线路段的缓和曲线长度越大,追尾事故风险越高;发现了显著的风险补偿现象:较为轻松的驾驶环境可能会导致驾驶员放松警觉,引起追尾事故风险上升.本文的结论可以为高速公路不同特征路段的事故预防、针对某一特定类型事故的救援措施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道路事故风险标准有序Logit模型二项Logit模型微观动力学参数道路复杂特征

    基于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桥梁裂缝图像分割方法

    谭国金欧吉艾永明杨润超...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桥梁中的裂缝病害智能化检测,深度学习方法中DeepLabv3+分割模型因其提出了新的Encoder-Decoder结构,其融合了 目标的高层语义信息与浅层特征并采用了深度分离卷积的方式,取得了优越的图像分割效果.但是,在编码模块训练过程中逐渐缩减输入数据的空间维度导致有用信息丢失,对尺度大小不一的小目标的识别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网络的分割性能,本文提出了 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增加的YOLOF模块与Resnet模块,进一步扩大感受野同时获取到更精确的裂缝特征图,为了验证本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将大量实际桥梁裂缝图像作为原始数据集,将其与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分割模型(如MaskR-CNN、DeepLabv3+)在相同数据集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裂缝像素精度上相比Mask R-CNN、DeepLabv3+分别提高了 12%与8%,平均像素精确度达到91.99%,平均交并比达到了 81.43%,更加适用于桥梁裂缝分割任务,具有工程实际应用意义.

    桥梁工程桥梁裂缝检测DeepLabv3+像素精度图像分割

    相变沥青混凝土复合结构降温效果试验分析

    陈俊孙振浩赵成吴欣怡...
    180-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多层相变沥青混凝土复合结构的降温效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 5组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PEG)的相变温度,结合太阳辐射下沥青路面温度场模拟结果,拟定并制备了含PEG的7组相变沥青混凝土三层复合结构,采用 自行制作的热辐射及测温装置,测试了热辐射9 h内相变沥青混凝土复合结构内部温度,分析了 PEG使用层位、层间组合方式、分子量对复合结构储热降温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分子量从1000增大到6000时,相变起始温度从25.1 ℃增高到54.4 ℃;相变材料掺入路面结构单层后,主要对掺入层及其以下层位具有降温效果;从性价比角度看,仅上层掺入PEG的方案优于上中两层、上中下三层使用PEG的方案;在相同掺量时,分子量高的PEG对路面结构的降温效果优于分子量低的.

    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相变复合结构降温聚乙二醇

    融合机器视觉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

    龙关旭张修石辛公锋王涛...
    188-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桥梁动态称重技术,提出了 一种融合机器视觉的桥梁动态称重系统.首先,利用机器视觉算法对车辆进行识别和追踪;其次,对车辆作用下的桥梁响应监测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利用虚拟简支梁理论对轴重、轴距进行识别;最后,通过模拟分析和室内试验的方式对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多种工况下,对车辆的轴重、轴距都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轴重、轴距、总重识别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40%、4.31%和2.71%,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桥梁工程桥梁动态称重机器视觉虚拟简支梁

    低温环境下栓钉环焊缝焊接残余应力场数值模拟

    卫星高亚杰康志锐刘宇辰...
    198-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低温环境对栓钉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ABAQUS建立栓钉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了 5个不同的温度进行有限元热-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Mises应力、径向残余应力最大值均位于焊缝附近10 mm处,随着距离的增加迅速衰减;环向残余应力在焊缝附近为残余拉应力,远离焊缝处为残余压应力,最大值位于焊缝中心;低温会提高焊接残余应力,Mises应力集中表现在焊缝中心,环向残余应力集中表现在焊缝附近,径向残余应力在焊缝中心及焊缝附近均有所增加.低温对提高焊接残余拉应力影响明显,对残余压应力影响不大.

    桥梁工程栓钉低温温度场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带学习过程的随机K最近邻算法

    付忠良陈晓清任伟姚宇...
    20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K最近邻(KNN)算法没有学习过程,进行分类预测时需要遍历全部学习样本、时效性差且对k值敏感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两种带学习过程的随机KNN算法(RKNN),包括对样本Bootstrap抽样的SRKNN算法和对样本特征Bootstrap抽样的ARKNN算法,均属于Bagging集成学习,学习多个简单KNN后投票输出结果.算法对样本的特征进行组合得到组合特征,简单KNN基于组合特征得到.重点研究了如何选取特征的最优组合系数,得到了取得最好分类精度时的特征最优组合系数选取规则和公式.RKNN算法在构造简单KNN时引入学习,分类时不再遍历全部学习样本而只需要用二分查找法即可,其分类时间复杂度比传统KNN算法分类时间复杂度低一个数量级.RKNN算法的分类精度比传统KNN算法的分类精度有大幅提升,解决了使用KNN算法难以选取k值的问题.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本文RKNN算法的有效性.

    机器学习KNN算法随机KNNBagging集成学习AdaBo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