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北农业科学
东北农业科学

张世忠

双月刊

1003-8701

jlnykx@cjaas.com

0431-87063151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彩宇大街1363号

东北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刊物。主要刊登作物育种、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果树园艺等专业的科学论著、试验研究报告、推广技术、农业科研动态及国外农业考察报告等。刊载文章科学性和实用性强,取材真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晰,计量标准,编排规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MMI模型的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

    李飞韩昕君周彦忠姬小玲...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国家北方片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中小粒花生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潜力以及各试点鉴别力,本研究以2019年国家北方片花生多点试验中小粒二组花生品种的荚果产量为依据,运用AMMI模型对11个花生品种在18个试点的荚果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试点间、品种与试点间互作、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均达到了显著差异,且IPCA1、IPCA2、IPCA3共占互作效应的71.36%.在参加试验的11个品种中,丰产性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冀农花16号、开农111、漯花22号;稳产性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花育20号、漯花22号、商花588;高产稳产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冀农花16号、漯花22号、商花588.18个试点中鉴别力前3位的试点依次为:山东菏泽、河南漯河、河南驻马店;鉴别力较差的试点为:辽宁锦州、河北保定、河南濮阳.

    花生AMMI模型区域试验稳定性

    辽东地区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影响因素分析与品种筛选

    薛兵东张丽丽樊叶卢全会...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辽东地区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现状及适宜籽粒直收品种.[方法]2016~2019年在丹东农业科学院,选用45个玉米品种大区种植,每品种种植1 000~1 500 m2,测定品种产量、籽粒含水率、机收损失率、籽粒破碎率等指标.[结果]辽东地区玉米产量低且年际间变异幅度大.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率在29.2%~30.9%,变异幅度较小.延迟收获可降低籽粒含水率,10月中下旬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在18.5%~24.5%.2018年平均籽粒破碎率为5.25%,其他年份均低于5%.2016~2019年损失率均低于5%,杂质率均低于1%.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呈正相关,与损失率呈负相关,籽粒含水率在21.4%~25.5%,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低于5%,达到国家标准.郑单958、铁研58、铁研388、宏硕899、辽单522、粒收1号、东单1331、丹玉631、丹玉530等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产量高,可作为籽粒直收品种.[结论]辽东地区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异大、稳产性差、籽粒破碎率高是机收的主要问题,延迟收获可实现籽粒直收.

    辽东玉米籽粒收获籽粒含水率品种筛选影响因素

    低温对花生种子萌发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殷登科刘飞宇王艳平唐华...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二十世纪末,东北花生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辽宁省如今已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花生生产省份.但东北地区花生种植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季节性低温和突发的极端天气和收获期低温等极易导致花生出苗率降低、出苗时间延长,甚至烂种、死苗,直接导致不同程度花生减产及营养品质变化.本研究综合详述了种植、收获、贮藏等各个时期花生遭遇低温处理后其生理生化功能、营养成分的变化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为探索不同时期低温对花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低温环境中花生的种植技术发展及花生产品低温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低温花生营养成分脂质自氧化种子萌发贮藏

    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密度及生理小种分布研究

    张武项鹏杨树李艳杰...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在黑河地区普遍发生,为明确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分布及生理小种的变化,分别在2010年和2019年对黑河地区开展大豆胞囊线虫种群的监测工作.结果表明:该病在黑河地区均有分布,在两次监测过程中发现土壤中胞囊密度有下降的现象.3号生理小种目前是黑河地区的优势小种,在2010年的调查中在五大连池市双泉镇、孙吴县腰屯乡发现有6号生理小种.2019年调查中发现各采样点大豆胞囊线虫病均为3号生理小种,未检出6号生理小种.

    大豆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生理小种

    吉林省中部地区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及其发生动态研究

    高芃周淑香赫思聪高月波...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吉林省中部地区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动态进行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吉林省中部地区露地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共2纲6 目14科26种,其中鳞翅目害虫种类最多(57.69%),其他害虫依次为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缨翅目和蜱螨目.对春茬十字花科蔬菜危害严重的是小菜蛾、菜青虫和潜叶蝇;对秋茬十字花科蔬菜危害严重的是菜青虫和蚜虫,其中,小菜蛾发生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菜青虫与小菜蛾混合发生,发生高峰期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蚜虫在十字花科蔬菜生长中后期发生严重,9月中旬达到高峰.潜叶蝇在5月末发生量较大,进入6月后随温度升高种群数量快速降低.本研究全面地总结了吉林省中部地区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动态,为吉林省十字花科蔬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吉林省中部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动态

    一株人参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对人参根腐病的防效

    张晶晶张宁侯微曲正义...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从人参根部分离得到的1株优势内生真菌(编号为MS-01)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人参根腐病的防效.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分析鉴定.确定该菌为毛壳菌属的近缘毛壳菌(Ckaetomium subaffine).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人参根腐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61.57±0.68)%,且在该菌株与人参根腐病菌对峙培养的菌丝交界处,人参根腐病菌菌丝出现溶解和断裂.未灭菌的MS-01菌株发酵液对人参根腐病菌的抑菌率为(79.92±0.77)%;灭菌的MS-01菌株发酵液对人参根腐病菌的抑菌率为(47.22±0.39)%.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人参根腐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为人参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内生真菌毛壳菌属近缘毛壳菌生物防治

    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运行效率评价

    王静静于博洋张赢月李宣蓉...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时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新的关键阶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是实现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保障,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吉林省37个县(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剖析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综合评价吉林省农村垃圾收运体系运行状况与运行效率,识别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

    数据包络分析(DEA)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运行效率吉林省

    大豆膳食纤维对小麦粉面条品质特性及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尹显婷范杰英孙洪蕊刘香英...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小麦粉面条的品质,本研究将不同比例(0%、2%、4%、6%、8%)的大豆膳食纤维添加到小麦粉面条中,测定其拉伸特性、蒸煮特性以及血糖生成指数(GI)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的拉伸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蒸煮特性方面,吸水率、膨胀率、断条率随着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蒸煮损失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拉伸性能、蒸煮特性来看,添加量以不高于4%较为合适.另外,添加大豆膳食纤维能抑制淀粉的水解,降低面条的GI值.

    大豆膳食纤维小麦粉面条品质特性血糖生成指数

    基于改进的Alkire-Foster模型农村多维贫困测度——以A市为例

    郭兴华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识贫是快速脱贫的前提,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改进的A-F模型进行多维贫困测度,以精准识别贫困个体;构建了涵盖健康、教育、生活条件、就业和收入等5个维度15项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以A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A市多维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指数、各指标的单维贫困发生率及其对贫困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就业、收入、教育维度贫困发生率高,就业是制约A市贫困个体摆脱贫困的直接原因;低收入减小了摆脱贫困的可能性,增加了陷入更深贫困的可能性;户主学历较低,影响了家庭的脱贫致富.

    Alkire-Foster模型多维贫困测度农村

    HPLC-UV法测定细辛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张振都邵郅伟郝丽珊王莹...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7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HPLC-UV法测定细辛中的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检出限为0.20 ng,回收率为98.5%~103.5%.检测方法简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细辛根、茎中未检出马兜铃酸Ⅰ,叶中含量为0.031 3~0.087 3 mg/kg,远低于药典限量要求0.001%,风险很低.

    HPLC-UV法细辛马兜铃酸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