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月刊

1671-1580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金鑫街333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野仙踪》结构形态多元化探析

    董建华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野仙踪》是一部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长篇小说,小说结构形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即它突破了单一的结构形态,表现为多种结构形态的复合体。小说之所以出现此类结构形态,既有小说自身题材因素,也有作者个体的观念因素,还有“四大奇书”结构的先导因素。

    《绿野仙踪》结构形态复合体多元化

    安徒生童话中教育资源的现象学研究

    蒋乡慧丁景辉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安徒生童话名篇对儿童读者的心灵成熟建构这一教育视角来研究安徒生童话文本中的内在逻辑,尝试以海德格尔式的生存论现象学方法来阐释安徒生童话中的文学现象对儿童读者自我意识塑造、道德意识奠基、世界意识关照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展示出了安徒生童话在儿童读者的心灵塑造、情绪情感培养中所拥有的独特的教育资源。

    安徒生童话教育资源自我意识向死而生

    心之所好,不在妍媸--品读《聊斋志异》中的丑女

    许学宁臧娜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了一系列的丑女形象,如林氏、吕无病、乔女等,这些女性虽然容貌并不美丽,但是却拥有智慧、善良、仁义的美好心灵。蒲松龄通过美丑对比的方法来对她们进行描写,大大提升了《聊斋志异》的艺术魅力,同时抒发了自己的理想,体现了其进步女性观的独特的美学追求。

    《聊斋志异》丑女智慧善良仁义

    浅谈《今昔物语集》中的中国题材

    岳晟婷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昔物语集》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大量、集中地从中国取材的日本古典作品。本文就《今昔物语集》中的中国题材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可以对加深中日两国在文学上的交流和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昔物语集》故事集中国题材改编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翻译学习的界定

    李娜洋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强调“翻译即解释”,界定翻译五原则为:描述性、动态性、译者因素、开放特征和文化因素。由此延展,翻译学习同样应遵循这五项原则,形成跨文化历史语境中的视域融合,最终实现翻译文本。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翻译学习视域融合

    试论社会性别词汇的非对称类型

    陈春红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记理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具体表现为范畴内部存在的非对称现象导致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的对立。标记理论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性别语言学领域,非对称现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也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莱昂斯提出的三种标记模式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标记、语义标记和分布标记等角度分析俄语性别词汇的非对称类型,说明语言的不对称正是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反映。

    标记理论社会性别词汇语义非对称

    英语中“Heart”的概念隐喻表达分析

    曹梅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表达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Heart是容器”和“Heart是有机体”的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中最普遍的隐喻,人类会用熟悉的容器和有机体的特性来更好地认知、感受人体器官heart的特性。本研究在收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了“Heart”的两种隐喻表达。

    英语Heart概念隐喻表达语料

    浅谈“青骑士”对20世纪德国艺术的影响

    龙凯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初,一场广泛的艺术精神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和德国,人们称它为“表现主义”。德国艺术家将他们的创作基础建立在自身大量的情感表达上,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不仅脱离了千篇一律的风格设计,还刻意借助画中强烈的色彩以及扭曲幻想的形式来增强内心感情的冲击力。德国表现主义充满激情和个性的艺术形式也体现了其创作风格力求突破传统的束缚以及在创作内容上反对盲目的模仿。

    “青骑士”德国表现主义情感表达艺术形式

    东北喜剧小品的狂欢化特质

    赫亚红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喜剧小品自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以其浓厚的本土色彩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引发了演艺界、学术界的关注与思考。本文试图从东北喜剧小品和东北二人转的渊源关系这一角度阐释其狂欢化品格。东北喜剧小品的诸多特征都源于二人转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东北二人转的艺术变体,具有杂语交糅、庄谐并重等特点,并继承了二人转的狂欢化精髓。

    东北喜剧小品狂欢化二人转民间文学

    顾颉刚“古史层累说”探研

    李正辉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顾颉刚提出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论战。古史层累是顾颉刚学术的根本观点,他的研究工作几乎都是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古史层累说”的形成与顾颉刚所处学术年代以及个人的学术性格和人生际遇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古史层累说”进行客观的认知,有助于对顾颉刚学术以及上古史的研究。

    顾颉刚疑古辨伪“古史层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