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曹铁

月刊

1000-9795

jmsjyxyxb@126.com

0454-6191326

15400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杏林路1877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uamjusi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学术性刊物。以促进发展成人师范教育、普及九年制教育为主要目的,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类建设背景下推动成都县级党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尚合慧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的使命担当,也是县级党校发展的现实要求。成都市抓住分类建设契机,使县级党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然存在着科研咨政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以提升党校办学软实力为目标,以"基本培训"为牵引,探索建立运营管理保障机制,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化建设,改革完善科研咨政机制,落实师资队伍管理培训激励机制,推动县级党校高质量发展。

    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优化路径

    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延安精神的教学研究

    蔡祎辰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激励高校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指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延安精神教学研究工作,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坚定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政课与延安精神的相关概念界定,客观分析了加强在高校思政课中延安精神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多角度尝试提出加强延安精神教学的多种举措和建议。

    思政教育延安精神教学研究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林以凡潘姗姗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高校应当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对于学生构筑理想信念、塑造党史观念等的实际价值,充分依托思政课程教学条件和课程思政教育条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线上教育创新、校园思政文化建设、思政实践创新,将伟大建党精神充分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学习当中,为培养能够担当时代复兴使命的优秀青年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践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探究

    于影靳刘泽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经一百多年的磨砺与奋斗,中国共产党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这是我国人民最为珍视的文化瑰宝。红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大学是培养国家人才、传承优秀文化、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若大学校园文化积极向上,便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本文以红色文化的内涵为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传承红色基因理念为理论基石,探讨红色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研究

    种爱凤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存在的不足。如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亟待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选取中国故事时还需明确方向,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方法上还有待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用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阐释道理的能力亟待提升、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不应忽视学生主体。同时,文章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如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明确选取中国故事的内容及原则,创新话语体系,用当代大学生喜欢的叙事方式和风格讲述中国故事,系统构建"四个课堂"体系,线上线下多途径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引导高校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讲好中国故事。

    高校思政课中国故事

    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路径探索

    张宁臧宏玲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可以极大提升高校思政教有效性。高校应以新媒体时代教育发展为基础,对当前高校提升思政教育面临困境及问题做好深入分析,并以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发展为核心,对其有效性提升路径及提升策略进行探究,了解新媒体环境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以期为思政教育的未来化发展提供部分理论性的教育参考。

    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提升路径

    高校"科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探究

    廖一祯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科技信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科技"+为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意义和影响进行分析,从科技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创新和完善新型教学模式、思政教学内容与科技创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创新、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等方面探讨了高校"科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

    科技+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路径探索

    刘星辰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本文对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路径进行探究。在进一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科学方法与现实意义,利用加强高校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设计、优化高校基于新媒体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等策略,提高对各类思政教育问题的解决能力,为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供多个方面教育保障。

    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新媒体语境下辅导员网络思政能力提升研究

    潘映铼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中,辅导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对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的影响,包括信息快速传播、交流方式多样化带来的挑战,以及新媒体操作技能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不足。同时,提出辅导员网络思政能力提升策略,如增强媒介素养、加大培训力度、加强阵地建设和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有效开展思政教育。

    新媒体语境辅导员网络思政能力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王碧霄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引领。通过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中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通过培养目标设定、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思政功效、丰富实践活动、利用信息技术等措施,有效促进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工匠精神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