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宁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宁学院学报
济宁学院学报

刘德胜

双月刊

1004-1877

jnxyxb6069@163.com

0537-3196069

273155

山东省曲阜市杏坛路

济宁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i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刊物。以反映该校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扩大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间教学和科研信息的交流,突出师范特点和地方特色,发现、扶植、培养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及价值意蕴

    陈发扬刘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都是历史的产物.习近平文化思想有自身特定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及价值意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建设探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实践源泉,其生成有着清晰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坚定的守正创新、持久的开放包容等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坚定了文化自信、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逻辑特征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基底、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

    侯琨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视域下成为中西方关注的热点话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本前提,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根本动力,以坚持"两个结合"为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文化使命,深刻阐述了文化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因此,深度挖掘和剖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基底、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方向,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义时代价值

    圣者尽伦与王者尽制——基于荀子统类式思维的解读

    李遥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荀子对伦理和政治价值的区隔与厘定体现了他的"统类式"思维.统类式思维侧重于寻找对象域不同部分间的整体性、关联性与一致性,探寻其间存在的统贯的价值维度,同时又注重每一价值层级对综合性价值维度的表现.藉由统类式思维,荀子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揭示了表达个人伦理与政治价值的话语间互不统属的意义空间,以及这种不可通约性背后所隐藏的隐喻维度的差异.圣人之心在纵向展开的价值承当中体现了生命主体的强度,王者之心在横向展开的对不同个体的融摄养护中体现了生命主体的广度."圣者尽伦"与"王者尽制"意味着道德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充量实现.由此,孔孟所开辟的人格世界与政治理想通过圣者尽伦与王者尽制的不同视野获得了进一步的辩护与阐明.

    荀子圣王统类思维道德政治

    荀子"群居和一"思想与基层社会治理

    李曰春
    21-2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居和一"思想是荀子具有原创性、极具特色、影响深远的思想,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包括"人能群""君善群""上下俱富""隆礼重法"的思想.荀子"群居和一"思想富有时代价值,对于提高基层凝聚力、组织力、致富力、治理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有效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荀子群居和一基层社会治理

    叔孙通"起礼乐"之文化传统与现实条件述论

    李连秀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叔孙通"起礼乐"是汉代历史与中华礼乐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原因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早期先王奠定的制礼作乐的圣教传统,早期儒家探索儒学与政权结合的努力尝试与先圣前贤恢复周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理想以及文化群体存亡继绝的责任担当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促使作为儒生的叔孙通勇于担起"起礼乐"的重任;从现实条件看,"起礼乐"所需典籍缺失,儒生群体的集体努力,汉初亟待休养生息的局面,不同区域异质文化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统治集团对儒学的偏见与对楚俗的偏爱,造成"起礼乐"的现实困境.然而,叔孙通以"希世""度务"的策略,不仅基本建构了汉初礼乐文明制度与礼乐文明新形态,而且赓续了中华礼乐文明.

    中华礼乐文明叔孙通起礼乐文化传统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原貌——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的解读

    张武伟张呈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的早期经典著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系统阐释了共产主义思想,成为我们理解共产主义的最佳文本.马克思从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完全占有三个维度,集中阐释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这一思想形态处于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键期,虽然带有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文主义哲学色彩,但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这对科学理解共产主义的本质和特征,从源头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从而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私有财产

    亨利恢复主体性的现象学进路及其问题——基于亨利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再阐释

    胡依凡贾江鸿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米歇尔·亨利在其"生命现象学"中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并以此为进路对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作了重释,主张个体的活劳动是经济价值的基础.基于此,亨利批评资本主义将抽象的经济范畴凌驾于主观实践之上,否认其在本体论上具有第一性,进而尝试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中恢复个体实践在经济中的主体性地位.亨利的这种生命现象学解读对恢复经济现实中人的主体性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对主体性和内在性的片面强调也引发了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生命现象学经济主体性实践劳动

    家电产品能效信息认知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梅蕾孙洋孙立峰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购买绿色节能家电有助于降低家庭能耗、控制碳排放,也有助于促进制造企业生产的绿色转型.以家电产品的能效标识为研究对象,参照ABC态度模型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绿色价值和感知付出在能效信息认知与绿色购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自然联结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能效信息认知正向影响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绿色价值和感知付出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绿色价值和感知付出在能效信息认知与绿色购买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自然联结感正向调节能效信息认知与绿色价值之间的关系,而对能效信息认知与感知付出的关系起不到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果,从增强公众对能效标识的认知,提升消费者绿色价值感知,注重培养公众的自然联结感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可以为政府推进绿色消费政策和家电企业营销管理提供参考.

    能效信息认知绿色价值感知付出绿色购买行为自然联结感

    数字经济时代提升传统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路径

    陶娟余泽坤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赋能传统制造业供应链,能够打破传统制造业固有格局,为其供应链注入新血液,促进传统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催生新业态、新发展模式与竞争优势,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存在一定滞后性,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明显,且欠缺相应的数据安全与监督管理体制.为有效提升传统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制造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构建专属于制造业的数据集成与数据共享渠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与监管体系,推进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数字经济传统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提升赋能

    "归家"内涵的传统与嬗变——主旋律电影《万里归途》的叙事研究

    孙宏新田宏宇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里归途》以"归家"为主题,一方面延伸了"归家"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呈现了主旋律电影叙事中"归家"新的意蕴和内涵.它通过家国同构下归家人物的认同与挑战、归家叙事中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纵横捭阖以及归家情感的内在眷恋与召唤,使得归家情感与归国情感形成同频共振,深化了归家的内涵与主题.通过对《万里归途》归家叙事的梳理,影片进一步拓展归家的历史与时代内涵,为家国情感提供更多的叙事资源.

    归家万里归途归家人物归家结构归家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