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屠格涅夫小说《木木》的寓意思想性分析

    王龙凤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重要的小说家。他最早吸收了西欧文学的精华,是当时受欧洲文学影响最大的小说家。他笔下的小人物与当时的大时代共命运。《木木》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这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寓言性叙事风格,而正是这一风格使这篇经典著作具有了独特的审美韵律。所以与其说这是屠格涅夫的《木木》是一篇短篇小说,倒不如说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如果我们撇开作品的创作背景,单从文学审美分析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时间的推移,还是单纯的故事情节,以及活泼欢快的的诗意化民间语言风格来看,其寓言性则更加明显。

    屠格涅夫木木寓意

    浅析小品《想跳就跳》中的语境差现象

    游云红
    7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境参与过程中,语境各因素间的不平衡称为语境差,也就是各语境因素间表现出来的差异。谨以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为分析对象,从语境差的角度进行解读,就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分析语境差现象,阐释其中的审美价值,以此抛砖引玉。

    语境差人物对话创作读解

    “三~”的语义分析及修辞化生成途径

    邹秋兰
    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从一开始的表计数功能,慢慢的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理解“三”的意义,本文在探讨“三”语义的演变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的语义修辞化生成途径。

    语义修辞

    试论儒家观念中的“雅”

    李芹华
    7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雅”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古今学者对该字的讨论由来已久。本文先从“雅”语义演变入手,接着探寻儒家“雅”的历史渊源,旨在在此基础上分析儒家观念中的“雅”。

    儒家正统

    帖木儿与撒旦的形象对比

    赵相国
    7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帖木儿大帝》和《失乐园》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文学作品,分别产生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由于两位作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赋予了主人公强烈的反叛意识,所以让两位不同的主人公显示出相似的一幕。本文就二者形象的相似和差异进行了对比,使我们加深对作品意义的认识。

    帖木儿撒旦反叛邪恶

    曾树生形象之浅析

    汪秀娟
    7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金在《寒夜》中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曾树生。她一路追求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却因无确定的目标、无实际努力始终游走在幸福边缘。曾树生的悲剧命运对当下社会的女性知识分子仍有警示意义。

    女性知识分子执着追求目标茫然幸福

    放飞情感讴歌自然--从《抒情歌谣集序》看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主张

    黎黎张慧成
    7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兹华斯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桂冠诗人、“湖畔派”领军人物。他于1800年推出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书《抒情歌谣集序》,于1815年再次为《抒情歌谣集》作序。这两篇序文不仅集中表现了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主张,在西方文学史和批评史上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开创了崭新的浪漫主义诗歌时代。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自然浪漫主义

    《沁园春·雪》三个英译本对比赏析--基于王宏印教授提出的六个文学翻译批评标准

    赵利芳
    76-7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的一篇,其英译有众多版本,孰优孰劣众口不一。本文基于王宏印教授提出的六个文学翻译批评标准,试对《沁园春·雪》的三个代表性的英文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文学翻译批评标准赏析

    宋词“飞鸟”意象的符号学解析

    杨祎梦
    7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符号学理论认为意象是通过符号来表达的。宋词中“飞鸟”作为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因此通过符号学来解析可以更好的理解“飞鸟”的意象所指。

    符号学意象“飞鸟”符号群

    真正的精神贵族--读《半生为人》有感

    刘香
    78-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