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宁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宁医学院学报
济宁医学院学报

白波

双月刊

1000-9760

jyxbbjb0909@163.com

0537-3616266

272067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济宁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促进医学教育发展和医学科研进步,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吴静怡房茂胜
    77-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45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试验组患者(30例)在原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4g/d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15例)原有治疗药物不变,共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用气相色谱仪法分析红细胞膜中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noic acid,DHA)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无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迷宫、范畴流畅测验评分差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红细胞膜EPA和DHA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红细胞膜中EPA与DH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胶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信息处理速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领域的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应进行更大的样本量来明确结论.

    Omega-3脂肪酸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

    光电协同技术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效果观察

    姚树兰卢彬谭兴友鲁楠...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光电协同技术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面部敏感性皮肤病患者84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光电协同技术治疗,每周1次,共4次.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时按4级评分法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完成后1个月、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完成试验.治疗组治疗2周、4周时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分别为(3.51±0.84)分、(1.54±0.7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6.66±0.9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7.32%)比对照组(2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光电协同技术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安全、有效,可降低复发率.

    敏感性皮肤光电协同技术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发率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的关联性

    王凯刘福朋赵倩倩晏文华...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的关联性,分析糖尿病肾病发病风险升高时的血压阈值.方法 纳入2017年7月1日至2021年4月30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住院并行糖尿病肾病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压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联性,通过计算优势比,确定血压增加时发生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结果 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415例,平均年龄(54.77±12.08)岁,平均病程(8.74±6.92)年.其中男性、糖尿病病程、体重、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与糖尿病肾病风险呈正相关联.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呈U型关系,当收缩压>158mmHg时,收缩压每增加1mmHg,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增加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70mmHg时,舒张压每增加1mmHg,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增加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158mmHg或舒张压>70mmHg时,其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血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

    宋子华王娜李吉镇刘雷...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正常组(626例),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异常组(140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结果 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U型曲线关系.总胆红素<13.4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降低21%(OR=0.79,95%CI 0.71~0.88,P<0.05);总胆红素≥13.4μmol/L,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增加9%(OR=1.09,95%CI 1.03~1.15,P<0.05);直接胆红素<4.1μmol/L时,直接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降低34%(OR=0.66,95%CI 0.49~0.89,P<0.05);直接红素≥4.1μmol/L,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增加120%(OR=2.20,95%CI 1.37~3.53,P<0.05);间接胆红素<7.3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降低47%(OR=0.53,95%CI 0.41~0.7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生理浓度下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呈U型曲线关系,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可以降低尿微量白蛋白.

    2型糖尿病胆红素尿微量白蛋白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

    张丽丽胡铭邹慧敏冯勋刚...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 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外科住院的aSAH患者413例.根据患者发病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独立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钾、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住ICU、Hunt-Hess分级4-5级者、改良Fisher分级3-4级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NLR、血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肺炎、谷丙转氨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Hunt-Hess分级4-5级者、入住ICU、NLR高是aSAH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外周血NLR对aSAH患者临床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NLR高可以作为aSAH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后

    血清C反应蛋白及其与前白蛋白比值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

    乔元元张晓娟陈涛王瑶...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及其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到2020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54例,根据其预后是否出现重大残疾(mRS:3-6分)或死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及重残组(n=74),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血常规、CRP/PA、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及合并内科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CRP/PA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重大残疾的预测价值和最佳临界点.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入院24h内白细胞,血糖、CRP、前白蛋白(PA)、CRP/PA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第7天的CRP、PA及CRP/PA比值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PA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良临床结局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95%CI(0.627,0.789)],预测临界值为0.212,其灵敏度为59.5%,特异度为73.8%.7d CRP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良临床结局ROC曲线下面积0.716[95%CI(0.636,0.797)],预测临界值为24.65mg/L,其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5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d后CRP和CRP/PA值可评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若其水平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脑出血预后

    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

    王勇王海滨张晓荣孙法同...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18~69岁,平均36.2岁.采用彻底清除感染性病灶,腔内植入载有抗生素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根据术中评估,感染部位清创后骨质破坏严重影响稳定性,采用外固定支架保护性治疗3例,若出现大段骨缺损,肢体稳定性差则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1例,同时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静脉输注敏感抗生素.术后观察术区及窦道愈合、感染指标控制、骨组织生长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9例伤口甲级愈合,4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主要为伤口的无菌性渗出,经换药后伤口自行愈合,复查感染指标均恢复正常.随访复查X光片见术区填充的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颗粒逐渐被吸收,新生骨组织生长,最终达到骨性愈合,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结论 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慢性骨髓炎,有效控制感染,修复骨缺损,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患者复发率,达到载药治疗和骨组织重建的双重治疗目的.

    慢性骨髓炎万古霉素硫酸钙感染

    动机性访谈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居家心脏运动康复意愿及运动转变阶段的影响

    文淑娟姚芬芬程玉芹曾淑华...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动机性访谈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居家心脏运动康复意愿及运动转变阶段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住院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干预组根据制定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方案进行动机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在干预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收集;干预后收集两组患者的居家心脏运动康复意愿、疾病感知等资料.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居家心脏运动康复意愿得分为(6.66±0.55)分,疾病感知问卷中的认知表征得分为(7.37±1.26)分,疾病了解维度得分为(6.88±2.3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疾病感知总分及情绪表征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运动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运动转变阶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干预有助于提升心脏手术患者居家心脏运动康复意愿及运动自我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转变阶段,而对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疾病感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动机性访谈干预心脏手术居家心脏康复心脏运动康复

    基于OSCE模式的考核框架在院级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查玉梅王丽单雪
    111-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OSCE模式的考核框架在院级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骨科专科技术培训的骨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培训组和OSCE模式培训组,每组35人,常规培训组护士接受传统模式的培训,即理论知识教学和临床技能培训;OSCE模式培训组护士开展基于OSCE模式考核的培训形式.比较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岗位胜任力以及培训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OSCE模式培训组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绩、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培训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OSCE模式的培训有利于提高骨科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实现由操作型护士转变为综合能力型护士的目的,提升护理人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OSCE骨科专科护士培训

    复合造模法制备SD大鼠脂肪肝模型

    钟继昌谢金涛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脂肪乳剂、30%白酒灌胃和皮下注射CCl4相结合建立SD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喂养普通饲料并给予脂肪乳剂、30%白酒灌胃,皮下注射CCl4,连续4周.动态观察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动态变化过程,4周末计算肝指数,检测各组大鼠生化血清指标及肝组织中TC、TG、FFA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肝脏脂变程度已达1/3,符合FL的特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P<0.001);LDL、TC、TG含量升高(P<0.001),HDL降低(P<0.001),FFA升高(P<0.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C、TG、FF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通过4周脂肪乳剂、30%白酒灌胃与皮下注射CCl4相结合的复合造模方法可成功制备SD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脂肪乳剂白酒CC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