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评论
金融评论

王国刚

双月刊

1674-7690

jrpl@cass.org.cn

010-59868210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大厦11层

金融评论/Journal Chines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金融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经济、金融学术刊物,逢双月的10日出版,每期128页,邮发代号2-340。《金融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副院长主编,实行国际通行的匿名审稿制度,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发表原创性的理论、经验性的经济及金融论文,旨在通过优秀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理论探索,并为中国学者走向世界经济理论前沿提供平台。我们诚挚地盼望在本刊展示您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 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大资本市场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基于上市公司经济贡献的分析

    李金洋余明桂雷汉云
    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上市公司作为连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合理评估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并藉此引导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和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00~2021年所有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为样本,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从增加值、就业、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第一,中国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份额不断提高,主要来自制造业的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提升,以及非国有部门的发展.第二,上市公司经济贡献份额的增速远不及市值份额的增速.这两种增速的差异主要来自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行业,以及非国有部门和境内上市公司.第三,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机制的引入、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注册制改革等境内资本市场制度创新有利于上市公司经济贡献的提高,并缩小了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与市值的份额差异.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上市公司经济贡献资本市场改革

    流动性价值支撑与企业融资需求——兼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意义

    倪骁然黄琨皓彭俞超
    3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流动性价值支撑的角度出发,将企业融资目的区分为流动性资金需求和长期资金需求,分析流动性如何影响企业融资决策,进而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和宏观经济增长.结果表明,由于虚拟经济的存在,如果仅释放名义流动性,很可能导致流动性价值支撑下降,此时真实购买力下降和流动性约束上升,企业会出于维持生存的目的增加流动性资金需求比例.进一步分析表明,流动性价值支撑下降促使企业增加融资总需求,企业即使获得了流动性,也会将获得的资金用于满足日常经营开支等流动性资金需求,甚至会减少长期投资.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进一步认识流动性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更准确有效地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流动性异常引发金融风险.

    流动性价值支撑企业投融资合理充裕实体经济

    宗族文化与企业慈善捐赠——基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视角

    薛胜昔李晓昱
    5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推动共同富裕有着积极作用.宗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宗族组织在传统慈善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人均家谱数目作为宗族文化的衡量指标,以2007~2022年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宗族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宗族文化越浓厚,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可能性越大,慈善捐赠金额越多,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不变.机制检验发现宗族文化中宗族慈善的传统,和宗族文化下企业对商业网络稳定性的追求,促进了企业慈善捐赠.分组检验发现,在资产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宗族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更大.本研究丰富了文化和财务学领域的文献,对发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推进共同富裕,有一定借鉴意义.

    宗族文化企业慈善捐赠宗族慈善传统商业网络共同富裕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绿色转型

    姜富伟张杉丁慧张华婧...
    7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视.基于企业绿色转型的背景,本文探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性别多元化的董事会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这一结论在以二孩政策作为自然实验以及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多元化的董事会通过提高企业环境关注度、促进制定CEO长期激励计划以及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此外,在性别更为平等的地区和家族企业中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或职业经历单一的董事会中尚未发挥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会性别多元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企业环境表现,即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本文对厘清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的影响机制,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绿色技术创新绿色转型

    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的区域同群效应:来自精准扶贫的经验证据

    徐枫田建强
    9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企业的配合,企业参与国家战略也有其自身的动机和利益考量.基于2016~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精准扶贫信息,本文借助同群空间矩阵方法考察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为是否存在区域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具有区域同群效应,表现为精准扶贫支出会受到本区域其他企业精准扶贫支出的影响,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域同群效应在区域领先企业和国有企业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机制检验表明,社会学习和地区扶贫压力是国有企业产生精准扶贫区域同群行为的重要原因,社会学习和产业竞争是非国有企业产生精准扶贫区域同群行为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够增加税收返还和改善长期贷款便利,这一效果尤其体现在区域领先企业和国有企业之中.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企业参与国家战略背后的动机、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同群效应精准扶贫国家战略

    金融科技能否打通城市创新之路?——来自科技企业进入的经验证据

    李佳吴静怡曹睿涵
    11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并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的短板.本文以2006~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与全国工商企业注册信息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城市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科技企业进入.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合理的金融监管、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水平及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正向调节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且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结果表明,当调节变量跨越相应门槛值时,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在传统金融发达城市、东部地区、有211高校城市、创新创业指数排名较高城市及金融科技水平较高城市的样本中更为明显.本文丰富了科技企业进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金融科技有效服务于科技产业,进而打通城市创新之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金融科技科技企业市场进入

    分层系统下的短期利率调控:机理、经验及启示

    王文汇
    13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驱使全球货币政策框架向流动性过剩条件叠加长期低(负)利率立场转变,继而引发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萎缩、机构盈利能力受损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分层系统调控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构建同业拆借市场准备金需求模型,剖析了不同类型分层系统对短期利率的调控机理;然后在梳理新西兰、丹麦、挪威、欧元区、瑞士和日本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分层系统的主要优势、定位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附带分层系统的利率走廊能同时实现引导短期利率、刺激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和保护银行盈利的目的,其行之有效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惩罚性低利率豁免规则.对于我国而言,尽管当前暂无设立分层系统的必要性,但不妨将其作为应对自然利率长期下行趋势、助力央行数字货币平稳落地的备选之策.本文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适配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货币政策框架提供参考.

    分层系统利率走廊货币政策操作流动性管理

    Abstracts

    155-158页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