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报告
纺织报告

孔繁富

月刊

1005-6289

jsfz@fsdbs.com

025-84515834

210012

南京市软件大道48号苏豪国际广场A座305室

纺织报告/Journal Jiangsu Textile
查看更多>>本刊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全国发行量12000份,以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主要发行区域,发行覆盖范围18个省和直辖市。主要读者为纺织企业的领导、管理营销和工程技术人员。刊出的纺织、家纺、纺机、纺器、化纤、纺织助剂及相关技术信息、针对性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先验共通感与可穿戴艺术的关系分析

    蔡畅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验共通感和可穿戴艺术看似两个独立的领域,前者源自康德的哲学体系,后者则是现代设计和科技的产物.但当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时,会发现它们在理念和实践上有诸多交集.可穿戴艺术研究的是表象背后隐性的知识、艺术家创作时所用的形式形态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可穿戴艺术作品表象下的隐性含义印证先验共通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文章从先验共通感的概念出发,探讨其在可穿戴艺术中的应用,并分析两者如何相互影响和促进.审美共识的存在是对可穿戴艺术设计的一种重要支持,其以审美共识作为评价的初始依据,并给出了一个广泛且不变的审美准则.此外,由于可穿戴艺术的创新性和交互性,其对于审美共识的现代呈现以及实际运用也有所增加.

    可穿戴艺术先验共通感审美情感表达

    符号消费视域下博物馆文创的文化符号建构

    黄星原林海燕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符号消费的浪潮下,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为文化传播新热点.消费者追求精神满足与自我认同,促使文创产品转型升级.文章通过剖析符号编码、消费者解码及消费认同机制,揭示了文创产品如何将文物内涵通过设计手段转化为符号价值,提出了博物馆文创产品文化符号建构策略框架.文创产品设计应立足于博物馆内涵,打造经典文化符号,深入解码过程,以加强广泛传播与消费者认同,同时深耕文化价值,实现传承与发展并行.

    符号消费博物馆文创文化符号

    高庙文化礼器阳鸟纹原型考

    周诗羿李正庚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阳鸟纹作为高庙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可能源于猎民对山鸡自然习性的观察,逐渐由崇鸟转变为崇日.阳鸟纹原型还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高庙文化阳鸟纹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宗教和象征意义,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高庙文化阳鸟纹原型进行了深入探究.

    高庙文化礼器阳鸟纹

    福建农民漆画的艺术创新之路——跨界融合实践探究

    何肃先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年,福建省艺术馆正式提出农民漆画创新实践.8年来,农民画和漆艺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碰撞到跨界相交相融,摸索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文章基于农民漆画创新实践,分析漆艺在农民画中创新应用的基础和实践,探讨该创新实践对农民画和漆画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为农民漆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大漆工艺农民画农民漆画创新跨界融合

    现代技术驱动下的山西晋中民间文化可视化研究

    杨帅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晋中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民间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涵盖了民俗、传统技艺、民间音乐舞蹈等方面.然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给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带来了传承与保护的挑战.文章对山西晋中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评估,深入探讨了现代前沿技术在文化转化中的应用,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分析了其他地区民间文化可视化转化的成功案例,为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同时结合山西晋中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资源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可视化转化策略与推广方案,以期有效促进晋中地区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山西晋中民间文化可视化转化数字化技术

    莫里斯符号学视角下黔东南苗族服饰蝴蝶纹样研究

    史嘉宁李莉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苗族的图腾崇拜历史悠久,其中,蝴蝶纹样是苗族独有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蝴蝶纹样作为黔东南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美学观念和民族崇拜.文章将从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出发,将黔东南苗族蝴蝶纹样划分为3个基本维度进行分析,即语构、语义和语用.通过分析黔东南苗族蝴蝶纹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苗族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推动黔东南蝴蝶纹样的创新发展.

    莫里斯符号学苗族蝴蝶纹样文化寓意

    基于山西非遗刺绣文化的视觉效果创新与传承策略研究

    张婧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刺绣是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代社会变迁中面临传承危机.文章立足于视觉传达设计视角,剖析了山西非遗刺绣在传统向现代转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创新传承策略.通过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科技融合,山西非遗刺绣可以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助力文化强省、讲好中国故事、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名片,这为传统工艺传承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山西非遗刺绣文化视觉效果传承策略

    梁聚梅:以匠心诠释服饰魅力

    孙鑫
    147-148页

    作品选

    前插1-前插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