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仿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

吴连伟

月刊

1006-9348

kwcoltd@public.bta.net.cn jsjfz@compusimu.com

010-68767186

100037

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计算机仿真/Journal Computer Simul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促进我国仿真技术交流和发展,既总结过去、探索基础理论,又跟踪发展前沿,重点报导仿真应用成果。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于2003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期刊。同时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文献检索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现已成为仿真技术领域中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负荷特性与工况的公交充电站光储配置

    何鑫孙国歧魏晓宾蔡旭...
    180-18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发展,如何在现有公交充电站基础上合理确定光储容量成为了焦点。因此提出了考虑负荷特性与运行工况的光储公交充电站容量配置模型。首先考虑公交充电站充电负荷特性,通过移动边界法确定储能充放电状态的阈值,构建更加最优的光储公交充电站运行工况及运行条件。其次,以极大化光伏利用率和极小化系统投资、运行成本为目标,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确定出光储公交充电站最优的光伏以及储能容量。基于实际运营数据,对考虑负荷特性和运行工况的光储公交充电站和未考虑的光储公交充电站进行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配置情况下考虑负荷特性和运行工况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地光伏和储能容量。

    电动公交光储电动公交充电站粒子群算法移动边界法

    一种分布式竞争转发的VANET路由算法

    黄子秋高山罗天放王桐...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节点密度变化频繁且高速移动的车联网环境中,传统AODV算法采用洪范广播RREQ机制寻找路由,网络拓扑变化较快且链路易断裂,节点密度较大时容易造成广播风暴,降低网络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布式竞争转发PLPB-AODV算法。该算法在广播报文中嵌入网络收集到的节点位置与局部拓扑信息,以帮助中继节点获得先验拓扑结构来计算转发概率;针对网络节点非均匀分布特性,提取局部拓扑中心与边缘特征信息,辅助中继节点对转发概率进行调整。NS-3 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算法能够很好的适应节点密度变化较大且节点分布不均匀的网络环境,降低了网络端到端时延,具有较高的数据包分组投递率,提高了网络性能。

    车用移动通信网络路由算法动态感知盲目洪范

    基于SUMO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在环测试系统开发

    秦琴吕沁元谷文军单体健...
    192-197,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软件在环测试环节尚未成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UMO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上述测试环境依托交通流仿真软件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平台,使用MATLAB/Simulink对车辆动力学进行仿真;使用罗技方向盘与Simulink采集驾驶员操作信息;在Unity3D中与SUMO同步环境场景并实现 3D视觉效果。使用虚拟驾驶设备和联合汽车电子公司成熟的智能网联功能对环境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开发的测试系统建立的虚拟车辆可以遵循驾驶员驾驶意图,同时能够给通用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提供软件在环测试环境,进行模块化测试,测试结果准确,试验数据可靠,整套系统反应灵敏、操作安全、沉浸感较强。

    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在环虚拟仿真系统

    超螺旋滑模控制的PMSM直接转矩控制优化

    张洪图黄海波裴智杰
    198-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以及转矩脉动引起的高频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螺旋滑模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所提控制策略将传统超螺旋控制理论中不连续的切换函数替换为具有光滑连续特性的双曲正切函数,并设计了转速、转矩和磁链滑模控制器,同时引入SVPWM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获取连续的电压矢量,保证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上述策略解决了系统切换发生抖振的问题,并提高了趋近速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和传统超螺旋滑模控制,在该控制策略下磁链和转矩的脉动现象得到有效抑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鲁棒性得到有效提高。

    永磁同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直接转矩控制

    基于混合粒子群的电动汽车转矩分配策略研究

    焦保华陈勇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双电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前、后轴电机转矩分配问题,利用Simulink与AVL-Cruise软件建立了双电机电动汽车整车模型;基于车辆构型特点建立双电机驱动系统效率数学模型,以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整体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在前、后轴电机特性约束范围内通过混合粒子群算法,对转矩分配系数进行迭代优化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单个工况点和连续运行工况下,混合粒子群算法的转矩分配策略能够实现合理的转矩分配满足车辆行驶的需求,在NEDC、CLTC-P、WLTC三种循环工况下,采用该策略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延长了 11。71%、9。06%、9。46%,双电机电动汽车的经济性明显提升。

    电动汽车双电机驱动系统转矩分配混合粒子群算法

    城市内密集交通流行程时间预测数学建模仿真

    宋娜娜葛杨程海涛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交通网络包含大量的道路交叉口和车辆,且受工作日和休息日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交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增加了预测的难度。为此,提出城市密集交通流行程时间预测数学建模研究。取样城市车辆历史数据,明确数据插值点,插值处理车辆运行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数据归一化,计算平均行程时间、行程时间方差以及可靠度指标,提取城市密集交通流特征。基于卡尔曼滤波将预测问题转化成空间状态计算问题,实现密集交通流行程时间预测。通过实验证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城市密集交通流行程时间,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均在 2。3%以下,能帮助驾驶人合理规划出行。

    城市密集交通行程时间时间预测插值处理

    一种改进的Unet医学影像分割模型

    陈正阳陈平华陈建平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准确率和高精确度的医学图像分割是业界研究的一大难题。Unet是优秀的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分割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具体应用时,样本量少、前后背景不均衡等实际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模型的分割准确率和分割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的Unet医学影像分割模型。首先改进了Unet下采样模块,在应用传统卷积的同时引入空洞卷积分支,既扩大感受野又保留位置等空间特征;其次,结合医学影像分割常用的损失函数引入通道注意力,让模型在正负样本不均衡时更加关注少样本;最后,在finding-lungs-in-ct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模型的iou准确率超过 96%,与传统Unet相比,分割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医学影像图像分割卷积神经网络通道注意力空洞卷积

    基于贝叶斯算法优化的多阈值图像分割仿真

    黄燕杨裴裴董富江
    223-226,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阈值图像分割过程中,若分割精度较低,会直接影响图像的分割效果。为提升图像的分割精度,提出基于贝叶斯算法优化的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通过确定贝叶斯算法优化时存在的影响因素,建立对应的适应度函数实时更新算法中种群个体适应度值;利用最小爬山法对算法中的变量展开独立性测试,建立算法的优化框架,利用蚁群算法学习贝叶斯网络结构,寻找算法种群的高阶优良模式,从而实现贝叶斯算法的优化;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对图像灰度级的发生概率均值展开计算,获取图像类间方差,确定最佳分割阈值完成多阈值图像的分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图像分割时,概率兰德系数(PRI)值接近 1,全局一致性误差指数(GCE)与信息变化指数(VOI)值小,表明所提方法性能高、图像分割效果好。

    多阈值图像贝叶斯算法爬山法模式蚁群算法适应度函数

    视觉感知模型下模糊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

    孟希志刘鑫
    227-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像边缘中存在大量图像信息,在图像边缘检测中像素级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图像信息提取需求,往往需要将像素单位提升到亚像素级别,于是提出一种视觉感知模型下模糊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构建模糊图像还原模型,采用蛙跳算法优化模糊图像,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原始图像,生成还原后图像。基于突触传递模型,结合视觉感知模型构造视觉感知神经元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对图像边缘像素级检测,再引入B样条插值法获取插入点,对图像像素级边缘插值处理,得到图像亚像素级边缘,实现模糊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FOM值较高,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图像边缘信息,检测到的图像边缘更加清晰,细节更加丰富,并且检测时长较短,可广泛应用于图像检测领域。

    视觉感知模型模糊图像亚像素边缘检测神经元网络

    SM2密码算法下信息聚合通信安全认证方法

    阮福吴珊丹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安全认证过程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异常流量、虚拟信息等问题的干扰,使得信息聚合通信的安全性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SM2 密码算法的信息聚合通信安全认证方法。通过采用SM2 密码算法,加密处理通信提供的数据,设定椭圆曲线输入接收方公钥,计算其曲线上的子群,并将计算结果作为密文发送给接收者,完成数据加密。根据随机数生成法确定通信用户的真实性,在聚合过程中将通信数据节点向量化,预测节点在不同聚合条件下的密钥最佳级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加密级别,完成信息聚合通信的安全认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安全性强,且安全认证RSA加密库、Mcryp加密扩展库与JPBC加密库中的通信数据时间保持在15ms以内。

    通信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法通信密钥密钥最佳级数一维需求向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