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辅助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

钟万勰

双月刊

1006-0871

cae@shmtu.edu.cn;smucae@163.com

021-38284908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A30#

计算机辅助工程/Journal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计算机辅助工程》(ISSN 1006-0871;CN 31-1679/TP;CODEN JFGIAK)由上海海事大学主管、主办,创刊于1992年,为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是反映各行业和学术界关于计算力学、结构动力学、工程管理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科研成果与应用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本刊系英国《INSPEC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刊载的主要内容为:CAE分析技术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兵器、机械、冶金、土木建筑、精密铸造、电子芯片设计等行业的应用成果;计算力学、系统科学、应用数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CAD/CAM的新理论、新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运用CAE技术进行虚拟产品设计(VPD)等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欢迎您惠赐稿件、投放广告,真诚地希望与您在论文集、研讨会、展会等方面进行合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断裂弹性动力学的改进无单元Galerkin法

    景永强彭妙娟
    1-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断裂弹性动力学问题数值计算的精度,避免出现病态或奇异方程组,基于改进的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三维弹性动力学问题的积分弱形式,采用罚函数法施加位移边界条件,引入隐式时间积分并且结合三维断裂力学的形函数考虑裂纹尖端的奇异性,探究将改进的无单元Galerkin(improved element-free Galerkin,IEFG)法用于断裂弹性动力学问题的数值计算.通过悬臂梁、柱和矩形板等3个算例,讨论节点分布、影响域比例参数、罚因子和时间步长等参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证明IEFG法用于求解三维断裂弹性动力学问题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弹性动力学断裂力学裂纹改进的移动最小二乘法形函数隐式时间积分

    基于反应扩散方程的水平集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与实现

    赖松王坤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更加先进的拓扑优化算法,研究采用反应扩散方程的水平集结构拓扑优化方法,通过理论推导给出算法中的参数选择建议.该方法允许在拓扑优化过程中生成新的孔洞,初始结构无须包含孔洞,不需要重新初始化步骤,从而可提高算法的收敛性.针对传统拓扑优化中主要采用体积约束、以柔度最小为目标和体积保留率设定存在一定主观性的问题,探究不同体积保留率下的结构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可以依据结构最大应力水平与体积保留率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优体积保留率.

    反应扩散方程水平集拓扑优化体积保留率收敛

    基于结构应力和Eurocode 3标准的非熔透焊缝静力强度评估方法

    聂春戈魏宏迪管明珠李博...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Eurocode 3标准提供的角焊缝计算公式难以直接用于工程结构中非熔透焊缝静力强度评估的问题,分析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法中结构应力的3个膜应力分量与Eurocode 3标准中的3个焊缝应力,发现两者高度一致.基于此,提出基于结构应力的非熔透焊缝静力强度评估方法,并对驮背运输车油缸支座关键焊缝的薄弱截面进行结构应力计算,结果表明:焊缝长度方向的应力分布复杂;以焊缝最大组合应力接近许用应力为判据估算得到导向轮的极限载荷约为30 t.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评估焊接接头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非熔透焊缝结构应力静力强度焊接接头承载力

    考虑高速公路横向坡道转向行驶操纵稳定性的汽车轴距和轮距分析

    谢欣然李松珏吴明虎冯清...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汽车轴距和轮距设计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建立高速公路横向坡道转向行驶的汽车转向动力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采用某型汽车设计轴距和轮距进行仿真,得到以不同速度在不同横向坡度道路上转向行驶时的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根据该型汽车的转向特性和侧翻阈值评价其在高速公路横向坡道转向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型汽车的设计轴距和轮距满足操纵稳定性要求.计算方法和仿真结果对整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整车设计横向坡度转向横摆侧偏操纵稳定性

    行人保护仿真分析中的新型头部模型建模方法

    龚益玲李月杨秋雨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精确地评价新车型行人保护头部碰撞的性能,提出一种新型头部碰撞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头部模型,根据摩擦理论和试验经验,推导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相对速度与摩擦因数的复合关系式,通过头部模型跌落冲击试验标定复合摩擦曲线参数,得到与真实行人头部吻合度更高的新型头部模型.某车型行人保护头部碰撞仿真计算表明,使用新型头部模型可极大地提高仿真的准确性.新型头部模型建模方法适用于不同法规对头部模型的要求,可提高新车研发效率.

    行人保护头部模型C-NCAP头部伤害指数摩擦因数复合曲线

    基于统计模量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注塑成型质量监测方法

    黄焯晖宋卓明晋刚梁成就...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注塑成型生产过程工况多而难于质量监测的问题,利用统计模量(statistics pattern,SP)简化数据结构、避免复杂的数据预处理,采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SVDD)算法解决多模态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SP-SVDD的多工况注塑成型质量监测方法.以螺杆位移和模腔压力为样本数据的采集对象,提取过程数据的SP并建立SVDD模型.将基于SP-SVDD的监测方法与传统统计模量分析(statistics pattern analysis,SPA)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P-SVDD监测方法的准确率远高于传统SPA监测方法,SP-SVDD监测方法的故障集监测准确率为96.67%,且能同时监测不同工况的故障集,可以为多工况过程的质量监测提供参考.

    注塑成型统计模量质量监测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故障监测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频声辐射优化

    何少康任春雨
    39-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频声辐射性能最优,根据无限域声场的特点,介绍将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进行声辐射性能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采用2个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将有限元软件Abaqus与数值优化软件Isight相结合完成复合材料铺层角的优化,并提出逐层优化的思路.以含有8层单层板和1层阻尼芯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以铺层角为设计变量,采用逐层优化方法(layer-wise optimization method,LOM)优化层合板的声学性能,并分析阻尼芯层对层合板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铺层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层合板的1阶固有频率,达到减少声辐射谱峰数量和降低辐射声功率的效果;增加阻尼芯层可以抑制声辐射谱峰,有利于提高层合板的低频声辐射性能.

    复合材料层合板声辐射耦合铺层角优化

    鼓式燃气换热器简化CFD模型开发及其试验验证

    王恭良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鼓式燃气换热器(drum gas heater,DGH)建模过程中存在的化学反应复杂和冷热流耦合计算困难等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采用k-ω湍流模型、Eddy-Dissipation模型和Discrete Ordinates辐射换热模型建立DGH的三维简化CFD模型.通过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标,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简化CFD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准确预测换热壁面上的温度分布,满足工程分析要求.该模型计算资源占用量小,可以缩短换热器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水平.

    燃气换热器燃烧简化模型换热温度流速

    支吊架用卷边槽钢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姜亦鑫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支吊架用卷边槽钢压弯构件的稳定性,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屈曲模态仿真试验,分析截面尺寸、偏心距、长细比等因素对构件屈曲模态的影响,并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中稳定性计算公式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腹板高度和板厚的增大,稳定承载力增大;随着偏心距和长细比的增大,稳定承载力降低;构件均未出现局部屈曲与畸变屈曲.有限元法得到的稳定承载力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计算公式的预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规范中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支吊架用卷边槽钢压弯构件的稳定性计算.

    卷边槽钢弯曲屈曲弯扭屈曲模态稳定性

    火灾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性能

    马文峰闫凯蔡浩
    56-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火灾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梁斜截面承载性能的退化与损伤演化规律,采用Abaqus建立16个UHPC梁的热-力耦合分析模型,选择剪跨比、载荷水平、配箍率、箍筋配置方式、纵筋配筋率等作为考察参数,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火灾下UHPC梁斜截面承载性能削减严重,其破坏延性优于普通混凝土梁.载荷水平和箍筋配置方式是影响UHPC梁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随着载荷水平增大,耐火极限降低;配置箍筋可以提高试验梁在火灾下的延性,但降低其耐火极限.

    斜截面损伤热-力耦合延性耐火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