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卜安淳

双月刊

1672-1020

xbtg@jpi.gov.cn

025-52881634、52881635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安德门128号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目前我国刊载容量最大的警事学术期刊,围绕警事学术和相关法学,系统地设置栏目,近年来得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从多的相关学校的大力支持,得到相关学术界的政法公安警务界的广泛关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党的二十大看新时代公安党建的七个着力点

    王拯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安党建是党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安机关日常工作的开展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根"和"魂".新时代公安党建在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的过程中孕育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形成了一系列新制度,产生了一系列新内容,展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通过不断革新党建理念,公安机关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创新,从而构建起了公安党建新的发展体系和发展格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党的建设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分标准

    杨新绿
    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帮信罪与掩隐罪危害行为竞合、侵害法益交叠、历史沿革相继,具有高度相似性.帮信罪案件数量急剧上升引发"口袋罪"担忧,学界主张以掩隐罪分流处置,亦契合掩隐罪作为洗钱犯罪适度扩张趋势.帮信罪与掩隐罪区分理论包括时间节点、客观行为、主观认识、犯罪对象、查证程度区别说.经过实践检验,时间节点区别说因无法达成两罪区分目的被排除,客观行为区别说衍生出三个判断要素与犯罪对象区别说、主观认识区别说、查证程度区别说相呼应,最终形成以客观行为为统摄,主要侵害法益、主客观相一致、罪责刑相适应三位一体区分原则,三者形成层层递进规则为帮信罪与掩隐罪区分供给标准.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区分标准

    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的实证分析

    李义松姚敏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完善刑法对水生野生动物相关犯罪的惩治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保障.我国《刑法》第151条、340条、341条对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进行了规定,《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通过对2021-2022年相关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刑法保护范围狭小、犯罪门槛降低、刑事处罚轻于行政处罚、缓刑适用率过高、无限额罚金制实务操作性不强、预防救济措施缺乏等问题.建议完善刑法对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体系,调整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构建完整的刑罚适用体系,以期全链条惩治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定罪量刑标准刑罚适用体系

    电信诈骗案件退赔机制运行困境与出路——基于被害人教义学视角的展开

    陈小彪任鸿飞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完善了多位一体的预防、打击电信诈骗活动制度建设,但是在过往电信诈骗案件办理中,因为多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追赃挽损不及时,不仅会进一步扩大损害结果,而且极易产生因被害人的种种不满而衍生的社会治理风险.针对违法所得退赔被害人问题,各地司法呈现出多维倾向,形成被害人保护以及被告人权利保障对立立场.基于法益恢复之现实需要,被害人保护应该成为处理电信诈骗退赔问题应有立场,在此基础上应当兼顾被告人责任的合理分配.被害人保护的目标可以通过扩大责任主体范围、精准适用连带责任以及先行返还程序等具体措施实现,而公平追偿、退赔激励性制度则是实现被告人责任公平的保证.

    电信诈骗退赔连带责任被害人保护责任合理分配退赔激励

    刑事审判阶段涉案财物处置中案外人的权利保障

    曹晖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事诉讼程序中公民的财产权利长期被忽视,涉案财物处置与案外人利益息息相关.从当前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来看,刑事审判阶段涉案财物处置中对案外人财产权保障不足,缺乏必要的救济程序,影响了对案外人利益的保护.具体表现为涉案财物与案外人概念不清,案外人的知情权、参与权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以《刑诉法解释》第279条为中心,从涉案财物情况告知义务主体和送达方式、案外人参与权的法律基础、案外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流程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加强案外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保障.

    涉案财物案外人知情权参与权

    "证言三角形理论"分析证人证言的可信性研究

    任东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信性是证言的核心属性,但长期以来,司法实践受到证人证言可信性审查理论不足、方法欠缺、证人出庭率低等诸多问题的困扰.证言三角形理论既可以审查庭审证言的可信性,还可以审查书面证言的可信性.为此,应找准着力点,引入证言三角形理论,通过提升证人出庭率、建构证言审核的相关配套措施等方式提升证言可信性的实质性审查.

    证言可信性证言三角形理论言词证据书面证言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症结与出路

    孙海涛潘昊王忠敏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阶段行政行为中,先行行为的违法性对于后续行为的影响被界定为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问题.我国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倾向于持消极态度,进而选择截断先后行为间的违法性.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症结在于权利救济与法的安定性之间的价值冲突、违法性程度与被治愈情形的标准不清、行政行为公定力与违法性继承之间的理论争议以及相关司法审查制度的不完善.基于此,可以通过明确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定位、厘清标准、认清理论争议的本质并扩张与细化相关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探寻解决问题的出路.

    违法性继承判断标准法的安定性司法审查

    论纠纷调处的"脱警察化"

    蒋勇蒋成怡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警察化"历史进程下,警察任务不断限缩,只有在协助私权保护以及危害预防的任务构造下警察才可以有限介入私权纠纷.当前,在我国纠纷调处的制度实践中,警察权呈现出了积极干预主义的倾向,表现为纠纷受理的警察前置主义,纠纷调处过程的警察权在场以及纠纷裁断的警察权威保障.纠纷调处中警察任务的扩张,一方面是由于纠纷调处的资源配置失衡导致调处路径上的依赖;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机关与其他调处主体在功能上的同质性与维稳过程中的异质性.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目标引领下,纠纷调处的"脱警察化"仍有必要,其路径包括以危害概念为核心,实现纠纷调处任务的"脱警察化";以权能配置为抓手,实现纠纷调处职权的"脱警察化";以资源分配为保障,实现纠纷调处平台的"脱警察化".

    纠纷调处脱警察化协助私权保护危害预防有限警察权

    社区治安共同体的建设困境与发展路径

    肖仁捷李小波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治理格局变化,社区治安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单一治安主体越发难以适应社区治安治理需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下建设社区治安共同体,有利于壮大社区治安力量,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越发复杂的社区治安形势,从而更好维护社区稳定和谐的治安秩序.解决当前社区治安共同体存在的资源整合核心缺位、主体发展失衡、参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界定社区治安共同体的内涵并明确其实践属性、利益属性、资源属性等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公安机关的基层治安治理实践,从社区治安治理过程中治理资源统筹、治理潜力释放、协作基础夯实、"数治"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积极探索社区治安共同体建设的可行路径.

    社区治安共同体建设困境发展路径

    暗网犯罪数据情报侦查路径的应对选择

    薛亚龙刘梓泞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暗网具有匿名通信访问、匿名路由服务、多层加密多次转发及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等技术优势,正迅速成为犯罪滋生的新空间,给算法时代的数据情报侦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需要引入暗网犯罪数据情报侦查路径的应对选择范式.以暗网犯罪的内涵本质与态势发展新动向为研究逻辑起点,通过解析暗网犯罪数据情报侦查的困境,创新暗网犯罪数据情报侦查路径模式,探寻暗网犯罪数据情报侦查路径的应对选择,不仅有利于铲除暗网犯罪的滋生链条、挤压暗网犯罪的生存空间,也有利于改善暗网犯罪的综合治理环境,提升打击暗网犯罪的立体纵深度,创新和拓展暗网犯罪数据情报侦查的新途径,从而增强暗网犯罪数据情报侦查路径应对选择的精准性.

    暗网犯罪数据情报侦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