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技术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

吴贵生

月刊

1002-980X

jishujingji@vip.163.com

010-62792422

100081

(南区)北京学院南路86号530室 (北区)北京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378

技术经济/Journal Technology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国一级学会的学术期刊。1982年1月创刊,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重点鼓励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介绍等。主要栏目有: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经济评价,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管理,技术管理,创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价值工程,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论坛,教学研讨等。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第五版)入编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

    李秀香黄伟凤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性服务是增加值创造过程中重要的中间品投入,对农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OECD AMNE投入产出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贸易成本进而促进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从细分生产性服务来看,专业与科学技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投入均能显著提高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运输和储存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一定正向影响,而信息和通信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有负向影响,对后向参与度则有正向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农业产业链上游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利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农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政策启示.

    生产性服务农业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增加值分解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FTZ):演变特征与深化趋势

    周迎春许绍琴李静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高质量的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在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步骤.本文在分析全球典型自贸区代表模式和制度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性总结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总体特征与趋势,以及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差异,明确中国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改革中应发挥的使命.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存在四大主要问题,包括全球复杂局势带来的新挑战、自贸试验区建设侧重偏差、制度创新的立法保障缺位、高水平开放支撑动力不足,后续针对性提出了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作为高水平开放基点的制度创新对策,期望借此契机完善全国自贸试验区内部联动机制,尽快弥合国内外经贸规则差异,为中国加快高质量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加速高水平开放的实现,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特征高水平开放制度创新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中介作用

    田哲雷琳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农户共同富裕,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创新性将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纳入同一发展框架,以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户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向影响农户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效应存在受教育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地区以及与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全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向.

    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户共同富裕农业劳动生产率

    互联网理财与居民消费:挤出效应还是财富效应?

    张笑姜泽辉刘晓宇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财是实现居民消费跨期平滑的重要方式,互联网理财凭借其便利性、普惠性等优势迅速渗入居民家庭,并对其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构建互联网理财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检验了互联网理财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互联网理财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使用工具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更样本等方法不影响结论稳健性;其次,互联网理财主要通过获取利息收益和提供支付便利性两种机制产生影响;再次,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对消费的促进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中低收入和低学历家庭更为明显,特别的是如果家中有未婚儿子,则互联网理财对消费没有显著的影响;最后,从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两个维度,进一步研究了互联网理财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发现互联网理财显著提高了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比重,同时显著降低了生存型消费的比重.因此,互联网理财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内需,实现居民消费升级,从而促进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形成.

    互联网理财居民消费消费升级

    契约农业与养殖户收入:理论线索和经验证据

    梁远毕文泰张越杰
    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契约农业是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形式.本文构建契约农业影响养殖户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610份肉牛养殖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契约农业对养殖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参加契约农业能显著提升养殖户收入水平,销售合同和生产管理合同均能显著增加养殖户收入,其中生产管理合同的影响程度更大.组群差异分析发现,契约农业对养殖年限、养殖规模和养殖培训等不同组群养殖户收入具有异质性影响.养殖成本和养殖技术在契约农业与养殖户收入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即契约农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促进养殖户增收.养殖接力在契约农业对养殖户收入提升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契约农业的发展;根据养殖户资源禀赋特征,完善公司与养殖户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干中学"效应,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契约农业中着力推广"母畜分户饲养、仔畜集中育肥"的接力式养殖经营方式,以推动畜牧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契约农业养殖户收入养殖接力生产管理合同倾向得分匹配

    银行业竞争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吗?——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刘培森邹宝玲
    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夯实乡村振兴之产业基础,带动农民共同富裕,而企业自身发展存在金融需求.本文匹配1998-2015年中国农业企业数据与金融许可证信息,探究银行业竞争对农业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提升了农业企业生产率,考虑测量误差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通过促进贷款可得性来提高农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分析显示,银行业竞争对中小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大企业,对老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新企业,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同时,企业的资产规模、流动资产、资本密集度、负债水平等对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为优化农村金融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政策启示.

    银行业竞争农村金融农业企业生产率融资约束

    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非线性影响

    叶阿忠朱灵群李田田张源野...
    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环境规制、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其空间资源溢出间关系,从空间溢出视角出发,在2011-2021年的113个资源型地级市数据基础上,构建半参数门限空间杜宾模型(STSDM),探索了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及其非对称性空间溢出影响.结果表明:①线性假设下环境规制不利于城市转型绩效提升,但非线性假设下,环境规制在初期有利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提升,具备"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长期特征,偏导图呈弱"U形"特征;②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在空间资源溢出效应上存在有非对称性;③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处于越高阶段,能够获得城市绩效转型的空间资源溢出红利越少.据此提出要因地适宜设立环境规制政策、建立长效环境保护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非对称的空间资源溢出城市转型绩效弱U形STSDM

    颠覆性技术创新何以驱动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

    杨瑾同智文
    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颠覆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摆脱对外依赖,实现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但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却不甚清晰.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挖掘和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技术颠覆、技术应用和组织保障层面出发,凝练出二元组织结构等6个影响基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因素,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综合运用NCA和fsQCA方法,以20家装备制造企业为样本,探究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和组态路径,结果显示:①二元组织结构是装备制造企业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条件;②存在技术轨道跃迁型和场景创新应用型两条智能化转型实现路径;③在特定条件下,因素"技术跃迁"与"场景创新"之间,以及因素"行业间技术合作"与因素组合"场景创新缺乏、超前布局战略"之间存在互替性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厘清了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理,而且为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实施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路径指引.

    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颠覆性技术创新必要条件分析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授权型领导-员工授权感知匹配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

    王永伟王嘉豪耿森武卫杰...
    9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从领导-员工匹配视角出发,探讨了授权型领导-员工授权感知匹配与任务绩效的关系.采用多项式回归、响应面分析和块变量分析方法,对261份领导和下属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与员工授权感知越匹配,下属的任务绩效越高;在一致性匹配情况下,相比于"低授权型领导-低员工授权感知""高授权型领导-高员工授权感知下的员工任务绩效更高;在不一致性匹配情况下,相比于"低授权型领导-高员工授权感知""高授权型领导-低员工授权感知"下的员工任务绩效更高;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授权型领导-员工授权感知评价匹配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场所地位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任务绩效间的关系.本文从匹配视角出发揭示了领导授权效果异质性的原因,丰富了匹配研究在授权型领导效能发挥中的应用,为授权型领导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

    授权型领导员工授权感知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工作场所地位任务绩效

    数字技术、经济效率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米瑞华倪世龙刘书敏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数字技术发展对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2011-2021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技术发展指数,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能够显著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经济效率是数字技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变量,数字技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以及深化劳动分工等途径提升经济效率,进而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形成间接促进效应;数字技术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于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城市产业结构实现向高端化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此,建议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弥合区域间"数字鸿沟",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数字化政策,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促进效应,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效率交易成本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