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技术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

吴贵生

月刊

1002-980X

jishujingji@vip.163.com

010-62792422

100081

(南区)北京学院南路86号530室 (北区)北京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378

技术经济/Journal Technology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国一级学会的学术期刊。1982年1月创刊,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重点鼓励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介绍等。主要栏目有: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经济评价,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管理,技术管理,创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价值工程,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论坛,教学研讨等。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第五版)入编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邻为壑"如何迈向"同舟共济"——基于量子博弈的区域大气污染府际间协同治理研究

    黄定轩谭斌强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往往存在搭便车现象,针对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助量子博弈理论构建了双异质政府的量子博弈模型,对是否考虑态的纠缠分别讨论,并通过策略拓展将博弈结果锁定于量子版的双方合作策略,最后基于量子策略和量子纠缠的解读,对府际协同的"纠缠协议"做了明确规定.研究结果表明:纠缠态和量子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政府"搭便车"行为,因为量子纠缠和量子策略通过利益关联和指标量化,避免了"道德风险"问题,强化了政府双方履行自身职责的约束力.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推动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建立空气质量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及问责机制和培养区域认同感、建立府际信任三点管理启示,为我国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搭便车"量子博弈量子纠缠

    新形势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演进态势、主要风险与对策建议

    李先军龙雪洋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是保障数字智能时代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在总结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新态势的基础上发现,美国以安全之名对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实施"长臂管辖"并强化本国制造能力,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动荡期,加之美国对华"脱钩"和联合盟友孤立中国,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严峻的断链和断供风险,集成电路产业的周期性波动进一步加剧了竞争风险.但是,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和前沿技术突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技术和产品加速突破,有效地缓解了外部力量的影响,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得到有效缓解.未来,在美国进一步强化"脱钩"威胁、全行业在人工智能牵引下加快复苏、国内技术实力和设备材料限制下,提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和安全需要发挥国家的主动行为能力强化政策供给,大力推动先进制程突破和成熟制程产能扩张,以长期的战略部署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加速"划时代产品"培育以及产业生态的建设,保障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运行,驱动产业的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智能时代的国家竞争优势.

    集成电路产业产业链韧性安全

    农业生产托管可否助力农民共同富裕?——基于家庭收入和幸福感的研究视角

    赵立娟史俊宏薛凤蕊康晓虹...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从家庭收入和幸福感两个层面,考察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差异.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产生了积极作用,处理其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定.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生产托管对不同收入组别农户的共同富裕均产生了显著提升作用,且两者间的促进效果差异不大;对高人力资本组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对小农户家庭的共同富裕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发挥着促进"共享"的分配效应.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农业生产托管主要通过提升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及促进非农就业转移来提升农户的收入水平,并凭借提高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选择与行动的自由来提升家庭幸福感,收入及幸福感的双重提升促进了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结论对于助力农业生产托管政策顺利实施、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水平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为农业生产托管与农民共同富裕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农业生产托管农民收入幸福感共同富裕

    数字化背景下基于边缘计算驱动的智慧农业

    冯宇赵骅王泽昊姚娜娜...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AI、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革命性地重塑经济民生,驱使农业迈入数据导向的数字纪元.农业经历了手工作业、机械化至初步自动化,现正快速步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智慧农业时代.本文聚焦于边缘计算驱动的智慧农业构建,这一技术范式对于克服农业数据管理和决策难题至关重要.边缘计算凭借数据近源处理,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与低延迟响应,展现对农业基础设施局限的高适应性和稳定性.实证研究数据表明,集成边缘智能方案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并降低成本,验证了其在协同作用下效率显著提升的潜力.研究不仅关注生产效率的提升,还深入分析边缘计算在农业数据处理与决策中的多元效益,涵盖经济效益、社会及生态层面;不仅巩固了农产品市场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还为智慧农业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和战略导向.

    边缘计算数据驱动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

    环保补贴与企业绿色转型:"环境导向"抑或"效率至上"

    花昀刘璐王璟
    5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研究显示,作为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最主要的激励政策,环保补贴无助于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这或是因为环保补贴中存在"偏环保绩效轻创新绩效"的结构性矛盾.为证明以上观点,本文利用 2011-2019 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方法将环保补贴结构分解为环保研发补贴与环保非研发补贴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具有短期"环境导向"特征的非研发补贴挤占了企业研发投入,而兼具"环保基因"和"研发基因"的环保研发补贴可通过缓解内外源融资约束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环保研发补贴在制造业和重污染行业样本中激励作用最强,而企业的政治关联及规模大小也会影响环保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第三,环保补贴政策设计应兼顾"环境"与"效率",将短期环境保护与构建企业绿色创新转型的长效机制相结合,实现长期环境友好型增长.

    环保补贴绿色创新绿色转型创新绩效环保绩效

    银行金融科技能否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企业的微观证据

    张锡书叶阿忠王宣惠
    6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技术+金融+银行业"结合态势日益凸显.本文利用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专利申请信息,并将其结合企业银行贷款数据后检验并探讨了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后,其基本研究结论保持一致.机制分析发现:重构银行信贷模式、优化银行信贷客户结构和改善银行信贷成本及信贷决策机制是银行金融科技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的三个重要机制.此外,银行金融科技还具有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功能.本文为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深化银行业发展的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政策启示.

    银行金融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信贷模式信贷客户结构信贷决策机制

    职场孤独感与科研人员工匠精神:过犹不及还是每况愈下?

    王才王珺李承鑫
    8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学术界对职场孤独感的探讨主要关注其(潜在)消极后果,对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职场孤独感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对其缺乏全面、深入与准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其正向结果层面.本文以资源保存理论为研究基础,利用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研发部门在内的374 份科研人员调研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探讨职场孤独感对科研人员工匠精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职场孤独感对科研人员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生涯韧性均有倒U型影响,职业生涯韧性在职场孤独感和科研人员工匠精神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关系型心理契约不仅正向调节职业生涯韧性和科研人员工匠精神之间关系,而且还正向调节职业生涯韧性在职场孤独感影响科研人员工匠精神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职场孤独感影响科研人员工匠精神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识别出职场孤独感的正向激励作用,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并对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来理解职场孤独感如何正向影响工匠精神提供了有益参考.

    职场孤独感职业生涯韧性工匠精神关系型心理契约科研人员

    ESG评级分歧与企业经营风险

    赵丽路一帆
    9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ESG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ESG评级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但目前中国ESG评级标准并不统一,不同评级机构给出的评分有较大分歧,这是否会对企业经营风险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15-2022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华证、万德、富时罗素、商道融绿、盟浪、彭博 6 家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构建ESG评级分歧指标,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ESG评级分歧显著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分歧通过加剧信息不对称以及抑制投资者情绪进而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信息质量较差的企业和高市场化企业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ESG评级机构间分析差异,被评级企业本身ESG信息披露不规范是ESG评级分歧加剧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规范ESG评级标准以引导企业规范披露,推动中国ESG评级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ESG评级分歧企业经营风险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情绪

    颠覆性技术从边缘力量如何成为未来主流?——基于技术-应用-生态的视角

    刘安蓉陈悦吴滨曹晓阳...
    11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颠覆性技术会对主流技术轨道以及行业市场格局乃至国际竞争规则产生颠覆性效果,如何从边缘力量成为未来主流,对于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创新理论构建技术-应用-生态(TAE)框架,对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路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颠覆性技术由边缘力量到未来主流是一个系统变革,具有由萌生→丛生→递归的技术生成动态演化轨迹、由初始场景→中阶场景→目标场景→未来场景的应用跃迁路径,以及树状→环状→网状的创新生态变革过程,并受到技术的融合发展、技术-应用的深层互动,以及后发优劣势动态转换的竞争机制等综合作用,从边缘力量到未来主流存在技术分叉、应用跃迁、生态协同三大后发优势转换的临界条件.最后从重视技术科学、加强需求侧管理、优化创新生态、把握政策时机等方面得到政策启示.

    颠覆性技术技术-应用-生态(TAE)边缘力量未来主流

    智能制造的生产成本属性异变及边际成本递减律

    高锡荣丁洪伟张红超
    12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科技革命驱动的智能制造,是新时期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不二选项.智能制造以工业智能体取代人力作业,采用"车间智能体+镜像网络"的单要素虚实融合生产模式,这将带来迥异于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特征和成本属性,进而改变成本函数形态.比较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具有"高固定成本、弱可变成本"属性,并据此推导出随产量弱增长的弱成本函数,以及相应产生的边际成本递减规律.智能制造边际成本递减律,主要源于智能制造的单要素虚实融合生产模式对可变成本的冲淡与弱化效应.从政策层面,建议有序开展智能制造系统的众筹建造模式,积极推行智能制造系统的产能共享模式,尽早谋划智能时代产业工人的全新就业模式,大力引导消费者不断介入生产活动,实现消费者向"消产者"的身份转变.

    智能制造生产特征成本属性成本函数边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