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净水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吴今明

双月刊

1009-0177

shjsjs@126.com; jsjs@waterchina.cn

021-66250061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楼1号楼2405室

净水技术/Journal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水处理专业的科技期刊,是上海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创刊24年来在传播国内外饮用水、城市给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净水工作者的欢迎。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孤立森林算法优化的XGBoost对养殖废水处理水质预测建模

    邓志成万金泉王艳朱斌...
    96-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水质软测量过程中数据失真问题,研究采用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IF)算法对水质传感器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异常值处理,使用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优化模型变量选择,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水质预测模型,用于预测经处理后养殖鱼塘尾水出水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和总磷(TP)。试验表明,XGBoost算法构建的生物净化池CODCr、TN和TP水质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各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 0。837、0。804和0。878,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 0。679、0。087 和 0。036,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 0。700、0。105和0。044。同时,使用IF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异常值识别与剔除后,模型的R2提升至0。875、0。866和0。926,MAE降低至0。658、0。077和0。028,RMSE降低至0。681、0。099和0。035。研究对于发展水质智能软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机器学习孤立森林异常值检测养殖尾水水质预测

    不同材质MBBR填料降解微污染河道水及合流污水氨氮

    王敏吴绪军许克建仝振业...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污水具有较强的脱氮能力,反应器中填料材质也是影响脱氮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在MBBR-AO耦合工艺污水处理过程中投加聚乙烯(PE)生物载体填料和聚氨酯多孔(PPC)凝胶载体填料,探究了填料材质对微污染河道水体及雨污混流污水氨氮降解的影响以及不同材质填料的微生物挂膜速度和使用寿命。结果表明,与PPC材质填料相比,PE材质填料挂膜速度更慢,但其使用寿命更长。同时,PE材质填料的投加更有利于MBBR-AO耦合工艺短期和长期运行过程中降解微污染河道水体和雨污混流污水中的氨氮。该研究成果可为污水处理过程中填料材质的选择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生物载体填料微生物挂膜速度使用寿命氨氮去除率

    外加碳源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成本分析

    赵颖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具有代表性的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和厌氧/缺氧/好氧(AAO)+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为考察对象,将固体葡萄糖和固体乙酸钠作为有机物外加碳源,通过药剂化验分析,对比葡萄糖、乙酸钠2种外加碳源的CODCr含量、BOD5含量、溶解速度等,通过烧杯试验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产试验,对比2种外加碳源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固体乙酸钠溶解速度为固体葡萄糖的2。3倍,CODCr含量为2。4倍。同样投加成本条件下,投加乙酸钠的TN去除率达96。3%,比葡萄糖高13%。投加相同CODCr当量条件下,投加乙酸钠的反硝化速率约为葡萄糖的1。3倍,TN去除率为87。2%,比葡萄糖高3。2%。投加乙酸钠的工艺出水TP去除率更高,具有更好的生物强化除磷作用。投加乙酸钠的污泥浓度增长率比葡萄糖低29%,污泥容积指数(SVI)值较平稳,污泥膨胀风险较低,适合作为外加碳源长期使用。

    农村生活污水外加碳源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AO+MBR)污染物去除成本分析

    改良AAO工艺精细化脱氮控制技术在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陆漾沈怡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市政污水处理厂改良AAO工艺中存在的进水碳氮比(C/N)低、碳源投加单耗偏高的问题,进行了脱氮环节精细化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了碳源投加和内回流比联动控制的生物脱氮调控策略,根据缺氧段氨氮实时调整回流量。同时根据缺氧段硝酸盐氮(NO3--N)浓度智能化控制乙酸钠投加量,从而使硝化液回流携氧造成的碳源损失最小化。该控制技术应用后,可使碳源的吨水单耗由60 g降至20 g(以纯乙酸钠计),日均节约12 t碳源(乙酸钠有效质量分数为20%),每月可节约46。8万元的碳源费用,每年碳减排量可达430 t。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此调控技术对低C/N进水的市政污水厂的精细化运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低碳氮比进水脱氮内回流比外加碳源碳排放

    聚丙烯酸钠配合-超滤工艺分离电池废水中Mn2+和Co2+的试验

    俞洁李茂林张翰文赵蓓蓓...
    128-13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丙烯酸钠(PAAS)和聚醚砜(PES)中空纤维超滤(UF)膜,研究配合-超滤工艺对Mn2+和Co2+的截留效果、分离效果以及配合竞争效应。单金属离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P)/m(M)(聚合物/金属离子质量比)、pH增加,Mn2+和Co2+的截留率增大。随温度增大,Mn2+和Co2+的截留率先增加后减小,Mn2+、Co2+的截留率分别在20、25℃时达到最大。pH值=5、m(P)/m(M)=4、温度为20℃为最佳操作条件,分离率最大(64。70%),配合竞争效应最强。NaCl减弱了金属离子的竞争配合能力,不利于Mn2+和Co2+的分离。混合金属离子试验的最佳操作条件下分离率为57。41%。红外数据显示,Mn2+和Co2+均与PAAS配合,由于离子水化热以及电负性的不同,Mn2+和Co2+与PAAS配合亲和力不同,在相同的溶液环境下,Mn2+优先与PAAS配合。

    配合超滤(UF)聚丙烯酸钠(PAAS)配合竞争Mn2+Co2+

    典型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调查及风险评估

    杨蕾陈银川邹霞马典云...
    13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安徽某省级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10种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及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双酚A(BPA)及其衍生物等进行了监测,利用风险熵值法(RQ)对排污口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排污口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s)、4-支链壬基酚(4-t-NP)、五氯酚(PCP)均有检出,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3。3、96。1、135 ng/L。排污口 PFASs、壬基酚(NP)浓度在国内污水处理厂中处于较低水平,但全氟辛磺酸(PFOS)浓度处于较高水平。短链PFASs(C4~C6)浓度占比达59。9%,排污口 PCP浓度远低于排放标准。BPA、双酚B(BPB)、四溴双酚A(TBBPA)、PAEs、十溴二苯醚(BDE-209)、短链氯化石蜡(SCCP)、六氯丁二烯(C4Cl6)、三氯杀螨醇(DTMC)、得克隆顺式异构体(cis-DP)和反式异构体(anti-DP)均未检出。该排污口新污染物生态风险较低。但多种PFASs检出,后期需持续关注PFASs的复合毒性影响、PFASs向短链污染发展的趋势和园区污水厂4-t-NP排放情况。

    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短链全氟及多氟化合物风险评估

    基于MIKE11模型的南方典型雨源型河流水质模拟

    赵柯康瑞鹏王琪冯亮...
    14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雨源型河流水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易受到人类的活动和降雨的强烈干扰,可能导致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目前,尚缺乏涵盖雨源型河流污染物识别和水质模拟的系统性研究。文章以南方某雨源型河流(PS河)为研究对象,建立MIKE11水动力学(HD)、对流扩散模块(AD)模型,并与MIKE11水生态(ECOLab)模块模型进行耦合,对水化学参数、污染物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识别出主要污染物,明确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该雨源型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TN、TP及氨氮。其中,氨氮和TP雨季浓度高于旱季,CODCr和TN旱季浓度较高,下游段水质受降雨径流影响较大。全流域水量和水质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值分别为14。5%和12。5%,纳什系数均值分别为0。73和0。78,说明模型模拟精度较好。ECOLab模块中BOD5模拟的相对误差和不确定性最高,DO模拟的相对误差和不确定性最低。研究有助于实现雨源型河流的高精度模拟。

    雨源型河流MIKE11模型污染物识别水生态模块模型模拟

    基于电导率在线数据的雨水管网异常识别与诊断技术应用

    陈则宏
    16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适合基于大范围、长周期、低维护在线监测的雨水管网混接诊断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电导率的相对水平混接程度分级标准,经对比发现其与总氮和氨氮的绝对偏差较低,具有较好稳定性与准确性。标准建立过程中需识别电导率本底特征,为此开展了日变化、时变化、前期晴天数及降雨强度对本底值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内日变化及时变化影响并不显著,而前期晴天数存在一定的影响,当选取不低于3 d的旱天作为数据采集周期时,混接等级计算的准确性更高。基于电导率在线数据,采用混接程度分级、污染来源解析及上有下游多点位联动追踪的系统方法,可以有效开展雨水管段上下游污染溯源与雨水接户井混接识别。

    雨水管网电导率在线监测混接诊断异常识别

    低温条件下不同配置浮床净化太湖水体效果

    宋壮壮施皓轩孔赟张俊翔...
    17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低温条件下不同生物配置的水生植物浮床、水生动物浮床、水生植物介质浮床、水生动物介质浮床和组合生态浮床对太湖水体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组合生态浮床对各类污染物的综合去除效果最好。低温下植物对溶解态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人工介质较强的微生物富集作用使得其在低温下仍表现出一定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三角帆蚌通过滤食作用促进了颗粒性有机氮可溶化和无机化,有利于氮被植物和微生物利用,提高了组合生态浮床(IEFB)TN的去除效果。低温下植物单元的吸收和人工介质单元硝化反硝化作用是组合生态浮床除氮的主要原因。对TP研究表明,低温下三角帆蚌的滤食、人工介质的吸附拦截和微生物的同化作用是组合生态浮床除磷主要原因。考察了 IEFB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IEFB 6 d微量有机物总峰面积下降了 73。87%,是空白对照浮床的1。47倍。对三环[5。2。1。0(2,6)]癸-3-烯-10-酮、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丁基酯2-乙基己基酯、氯芬磷6 d峰面积去除率达46。06%、36。45%、89。87%、48。25%,是空白对照浮床去除率的2。97、2。51、1。64、6。37倍。

    生物量配置生态浮床低温太湖污染物去除

    MBBR+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在北方污水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倪亮常莺娜师旭军
    180-186,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10 5 m3/d,原处理工艺为"粗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预处理+厌氧-缺氧-好氧(AAO)生化池+高密度沉淀池+精密过滤器+氯消毒接触池",原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为了符合《西安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化提标改造和加盖除臭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出水要求,采用移动床生物反应器(MBBR)+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对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该工艺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池体,并在不停水的前提下完成了提标改造,提标总投资为26 976。01万元,提标运行后吨水运行成本增加0。105元,其中电费为0。056元(生物池为0。03元,深度处理为0。026元),药剂费用为0。049元(乙酸钠碳源费为0。045元,聚合氯化铝(PAC)费用为 0。004 元)。改造完成后出水 CODCr、BOD5、SS、氨氮、TN 及 TP 出水水质分别为 14。82~19。81、0。6~3。7、3。91~7。13、0。07~0。21、5。70~10。20 mg/L 及 0。13~0。21 mg/L。改造后 CODCr、BOD5、SS、氨氮、TN 及 TP 的整体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7。13%、99。08%、98。98%、99。63%、85。54%及97。75%。冬季氨氮及TN的出水稳定达标。此改造案例可为北方寒冷地区污水厂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移动床生物反应器(MBBR)反硝化深床滤池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