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净水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吴今明

双月刊

1009-0177

shjsjs@126.com; jsjs@waterchina.cn

021-66250061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楼1号楼2405室

净水技术/Journal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水处理专业的科技期刊,是上海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创刊24年来在传播国内外饮用水、城市给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净水工作者的欢迎。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镇污水处理厂数字工艺员系统开发及应用

    王丽花陈会娟朱明瑞
    87-9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背景下,污水处理作为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领域,面临着提升处理效率和降低碳排放的双重挑战,文章旨在采用统计学、流体力学理论、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建立基于生产数据驱动的智慧化数字工艺员系统。以某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综合考虑上游泵站、区域温度、天气等因素的污水厂水量预测模型;基于污水厂工艺运行原理及历史运行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流体力学理论等多种技术,建立了基于"机理"+"数理"融合的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参数预测模型,并开发了包含生产现场层、控制层和决策层3层架构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工艺员系统,在该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字工艺员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厂智能排产、工艺参数预测等智慧决策功能,与上一年同期未使用该系统相比,在TN、氨氮和TP去除率增加的基础上,平均电单耗和药单耗分别下降了 4。98%和4。11%,达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目的,提升了污水处理厂数字化、绿色化和智慧化水平。

    数字工艺员机器学习智能排产工艺参数预测减污降碳

    微电解协同氧化技术深度降解三氯乙烯和1,4-二恶烷复合污染

    贺妮肖劲光冯闯刘喜...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中分布较普遍且难以降解的一类污染物,具有密度大、迁移能力强、相对持久及生物难降解等性质,常见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存在TCE去除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此外,在大多数TCE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常发现有氯代烃稳定剂1,4-二恶烷(1,4-D)的伴生污染且难以综合去除。当前,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青睐,是一种降解有机污染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研究以铁碳原电池(nZVI/C)为活化剂,过氧化钙(CP)为增强剂,柠檬酸/过硫酸钠(CA/PS)为氧化剂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微电解-氧化耦合技术体系(nZVI/C/CP-CA/PS)探究水中高浓度TCE的降解。考察了不同修复体系类型、药剂投加比、间隔投放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降解TCE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耦合体系对TCE及1,4-D复合污染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为20 ℃,间隔时间为3 h,活化剂nZVI/C、增强剂CP与氧化剂CA/PS摩尔投加比为35∶0。5∶26的条件下,初始质量浓度为10 000 μg/L的TCE经nZVI/C/CP-CA/PS耦合体系处理6 h后,出水浓度满足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Ⅳ类水要求,去除率接近100%。降解机制说明TCE在活性炭吸附及nZVI/C/CP原电池的还原脱氯作用下优先发生部分降解,随后通过原电池及其产物进一步活化CA/PS氧化剂产生·OH和SO4·-等强氧化性自由基起到深度降解的目的,从而使TCE的浓度进一步降低,且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该试验表明nZVI/C/CP-CA/PS耦合体系对高浓度TCE的降解兼具高效及经济双重优势,并在TCE及1,4-D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助于推进该耦合体系在有机污染水处理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微电解-氧化三氯乙烯(TCE)1,4-二恶烷有机复合污染水处理

    基于数据驱动的竹园片区排水系统一体化运行策略

    戴勇华
    105-11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排水系统被称为"城市生命线系统"之一,其调度决策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行。竹园片区是上海市中心城三大污水片区之一,目前仍采用"一线一站一厂"的经验调度和运行模式,各设施间存在链接制约,信息滞后严重,相互协调性差,应对流量突变、设施故障的能力较弱。随着排水系统设施进一步完善,片区排水系统将更加复杂,原有的调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阶段的运行要求,给城市水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风险。为消除日常调度的水污染隐患,文章利用规则控制法,将原系统细分为7个泵站组团,分析旱天、雨天的水量特征,设定5种运行模式,最终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一体化运行策略。结果表明,策略可优化排水输送方案,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通过总量控制实现排水设施间的联动联调,助力"旱天不溢流,雨天少放江"。

    运行策略一体化管理数据驱动城市排水系统降雨影响实时控制

    基于外源排查和工程改造的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实践

    孙斌孙涛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流制污水管网的外水侵入是造成管网高水位运行、污水浓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某污水系统A、B污水厂进水水质浓度降低、污水处理总量波动较大的现象,坚持系统治水,在全面摸查管网的基础上,通过物料平衡法、水量平衡法初步判断进入系统的山水、河涌水、湖水、雨水的外水量和区域,再进行外水点实际踏勘、监测、验证,对外水进行溯源,精准定量、定位。结合4类水特点和基础条件,通过一系列工程实施有力地减少外水入侵,提高了污水厂进水水质浓度。上述研究成果为后续推进污水系统提质增效、营造健康的城市排水保障系统探索出一条实施路径。

    外水浓度提质增效物料平衡水量平衡高水位

    基于数字成像比色法对水中不同价态锰浓度的测定

    肖秋熔黄岳桦秦雯宋阳...
    121-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锰的工业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锰。文章建立了基于数字成像比色法快速测定计算水中不同价态锰浓度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三价锰[Mn(Ⅲ)]和四价锰[Mn(Ⅳ)]与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反应(1∶1和1∶2),产生绿色的ABTS自由基(ABTS·+)。在酸性和过量焦磷酸钠络合剂(PP)条件下,通入过量的臭氧会使二价锰[Mn(Ⅱ)]变为七价锰[Mn(Ⅶ)],Mn(Ⅶ)与ABTS反应的计量关系为1∶5。通过手机对显色溶液进行拍照,将图片导入用Python语言编译好代码的软件中来获取红、绿、蓝三色通道(RGB)值,同时利用其高效的计算能力,对不同价态的锰进行测定计算。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吸光度与RGB的信号中对应的红色通道(R值)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18x+2。46,相关系数(R2)为0。991,检出限为0。03。该方法具有检测效率高、成本低、准确性高的特点,同时可用于电解锰的废水排放时锰的在线监测。

    不同价态锰ABTS法数字成像比色法Python臭氧氧化

    基于絮体结构调控的絮凝减缓超滤膜污染

    焦燕孟小莉吴东霞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自制的聚合氯化铝-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处理受污染河水,研究了无机-有机组分复合比例、初始pH、慢速搅拌等最佳絮凝反应条件,并系统分析了絮凝过程中絮体分形维数、絮凝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絮凝预处理减缓超滤膜污染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在PAC与PDMDAAC质量比为5∶1、初始pH值为5。0、慢搅速度为80 r/min时絮凝效果最佳,其对浑浊度、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6%、45。8%。复合絮凝剂能有效去除腐植酸类和蛋白类有机物,降低后续超滤处理的负荷;通过调控絮体结构,生成尺寸大、密实且抗剪切力强的絮体,能有效改善滤饼层的渗透性,使归一化膜比通量的衰减速度明显变缓,达到延缓膜污染的目的。

    絮凝剂絮凝指数分形维数膜污染作用机制

    二次供水系统不锈钢改造对水质微生物安全性的成效

    范晶璟白晓慧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次供水系统材质对输配水质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二次供水系统更新不锈钢材质对管网微生物水质改善成效,采用基于R2A贫营养培养基的异养菌平皿计数(HPC)检测方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组学技术对上海市直饮水示范区不锈钢材质改造前后的微生物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不锈钢管道改造可以有效降低二次供水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夏季对供水末端实施不锈钢材质改造后,供水水质中HPC数量明显下降。其中,高层泵后从改造前的平均968 CFU/mL降至178 CFU/mL,降幅约达82%;6楼立管从改造前的平均1 383 CFU/mL降至88 CFU/mL降幅约达93。7%。未改造小区B的HPC整体水平高于改造小区A,改造后的小区B的HPC数量低于改造前。温度对二次供水末端微生物数量影响明显,10月数量明显高于11月和12月。从原水、出厂水到泵房水池进水,优势菌属由不动杆菌属转变为假单胞菌属,入户后Phreatobacter菌属逐渐占据优势。改造前的小区B相比改造后小区A拥有潜在致病表型和生物膜形成能力表型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更高,并主要由高丰度的不动杆菌属组成。二次供水不锈钢管材更换可以通过降低有关生物膜形成功能相关和致病相关的细菌丰度来控制饮用水中的部分微生物风险。

    饮用水不锈钢管材异养菌平板计数微生物组高通量测序管网水质

    基于源-网-厂-河耦合仿真的水体污染治理效果分析

    王丽娜刘海婷韩冠宇封天雨...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体污染治理效果的量化评估在方案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数学模型是量化评估的重要手段。以苦竹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水系统控制仿真模型(Simuwater)开展源-网-厂-河耦合仿真的水体污染模拟,分析流域径流污染、排口入河污染、河道水质等,从而对陆域污染治理效果和水域污染治理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实例研究表明:Simuwater模型操作简单,数据需求低,且具备源-网-厂-河动态模拟功能,可模拟陆域污染负荷及河道水质浓度变化过程,并可推广应用于流域级别的水环境治理效果评估。

    Simuwater模型源-网-厂-河耦合仿真陆域污染治理效果河道污染治理效果量化评估

    酒泉市北大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估

    张吉友
    151-15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集河西地区典型的干旱区绿洲酒泉市肃州区的北大河表层沉积物,基于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研究了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As、Cd、Cr、Pb和Hg)的污染特征、来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各重金属浓度在嘉峪关与酒泉交界和银达泉湖交界较低,污水厂汇流区和鸳鸯池入口较高;Cd、Cr、Pb和Hg主要来源于部分工业生产和污水厂,As为自然来源;河道全域均不存在As和Cr的污染,但存在轻微的Cd、Hg和Pb污染,其中Cd和Hg具有较大的潜在生态风险,在河道污染防治过程中应注重Cd和Hg的控制。研究揭示了酒泉市北大河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主要的污染物类型及其来源,为河道沉积物治理提供了重点和方向。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生态风险

    AAOA+MBR工艺在长沙某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案例

    陈昱霖姚枝良张欣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市政设施在发挥功能同时,更加注重环境影响。近年来地下式污水厂作为一种节地、环境友好式建设形式被广泛应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作为创新膜技术,可取消传统工艺中二沉池和深度处理设施占地,在地下式污水厂中应用可大幅减少土建投资,并节约工程占地。文章以长沙市某座污水厂为例,介绍了 AAOA+MBR工艺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总结地下式污水厂设计要点。该污水厂本次设计规模为25万m3/d,其中土建一次完成,设备分两阶段安装,一阶段安装为12。5万m3/d,采用AAOA+MBR+紫外消毒工艺,尾水排放标准优于湖南省地标一级标准。通过环境友好的建设模式,激活周边地块的开发价值,提升综合效益。本工程用地标准仅为0。3 m2/(m3·d-1),远低于国家标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膜生物反应器(MBR)地下式污水厂环境友好设计方案更严格的出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