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王基铭

月刊

1001-4160

jshx@home.ipe.ac.cn

100190

北京中关村北二街2条1号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Journal Computers and Applied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引用期刊。其特点是:时效性强,密切跟踪计算机科技发展动态,以最快的速度精选刊登计算机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应用成果的论文。既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又有实际指导意义。编辑管理规范,系《CAJ-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eaxFF MD模拟结果分析中化学反应路径网络的发现

    贺巧鑫任春醒李晓霞郭力...
    299-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是一种极具潜力可应用于模拟较大规模分子体系(>10,000个原子)化学反应的新方法.大规模ReaxFF MD模拟得到的原子轨迹和键级信息中蕴含着复杂的化学反应信息,人工分析机理并不现实.利用作者课题组开发的反应分子动力学分析与可视化工具VARxMD可从模拟结果中自动获取物种信息和详细的化学反应列表,并提供了基于子结构等特征对反应物种及其参与的反应进行分类.本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对指定起始反应物物种与目标产物物种之间的所有反应路径的搜索、并构建化学反应网络的功能.本文概要介绍反应路径的搜索策略,并以含能材料CL-20热分解生成N2产物为例,介绍了反应路径搜索得到的反应路径及其交互式可视化的应用.

    ReaxFFMDVARxMD反应路径化学反应网络

    基于AANN特征缩放的虚拟样本生成方法及其过程建模应用

    朱宝乔俊飞
    304-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智能数据挖掘领域的发展.然而,大数据中的小样本问题严重影响了数据驱动建模的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特征缩放的虚拟样本生成方法(FSAANN-VSG).首先,从自联想神经网络(AANN)的特征层出发,扩缩变换小样本自联想网络模型的特征层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特征信息,随后经前向计算得到虚拟样本;所提方法采用AANN模型,一方面能够生成符合原始小样本知识的虚拟样本,另一方面能够去除样本间的噪声信息;最终实现样本量增加,同时有助提高模型的精度.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首先采用UCI数据库中的Concrete Slump Test (CST)数据集,随后将所提的方法应用于乙烯生产过程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加入虚拟样本后,模型的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

    虚拟样本生成自联想神经网络特征缩放过程建模

    基于新型BP神经网络的沼气生产预测

    鲍敏杨世品李丽娟
    308-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沼气生产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BP神经网络建模的沼气生产预测方法.在原有方法中引入一种新的功能函数,它优化了传统算法,不仅克服数据量少的问题,而且,与传统BP神经网络相比,拟合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混合配比的原料相较于单一原料产气速率高,但是配比的不同也会相对应的影响产气量,目前甲烷生产企业原料的盲目配比导致了低效益生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对沼气生产过程的预测具有精度高、非线性拟和能力强等优点,克服了低效益生产,可实现相同原料种类下不同配比的沼气企业效益提前精确预测,可广泛应用.

    新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沼气生产预测动态仿真

    分子动力学模拟己二胺为核的树形分子与生物膜相互作用

    屠晨坤
    312-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树形分子与生物膜间相互作用对于理解药物输运和基因转染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考察两者间的作用机制,更好的理解药物输运过程,本文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来研究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以己二胺(DAH)为核的第四代树形分子(以下简称为DAH型树形分子)单独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变化以及其与生物膜作用行为.相比较乙二胺(EDA)为核心的树形分子,DAH型树形分子封装能力强、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间.发现在中性条件下,DAH型树形分子有折叠现象,一定程度阻碍了水分子进入DAH型树形分子内部;在酸性条件下,折叠现象不明显,DAH型树形分子回旋半径变大,内部容纳更多的水分子.与膜作用后,中性条件的DAH型树形分子吸附在生物膜外表面;随着pH值下降,由于静电吸引作用,DAH型树形分子嵌入了带负电的生物膜中,非对称生物膜内表面带负电的脂质分子翻转至外表面,使得生物膜厚度变薄并发生穿膜现象,甚至产生了孔洞.

    分子核心生物膜药物载体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利用脉冲射流强化DTB结晶器内颗粒循环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树豪兰忠廉士俊
    319-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脉冲射流应用于采用射流循环的DTB结晶器,并使用CFD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不同频率的正弦脉冲射流带动下结晶器内产生的周期性流动以及颗粒循环量的差别.结果 表明,脉冲射流循环进料方式,导致导流筒下半部产生周期性的流场特征,并且脉冲射流使得导流筒入口具有更强卷吸作用,因而较恒定流量射流进料的情形,脉冲射流进料具有更高的颗粒循环能力;另外,当随着脉冲频率从2.5 Hz到40 Hz范围变化,颗粒的循环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表明其中存在最佳的脉冲频率,使得颗粒循环量比未采用脉冲进料的情形增量最大,本例中较恒定射流提升10.8%.

    脉冲射流DTB结晶器数值模拟

    水分子团簇模拟及其在观测冷凝过程的应用

    陈芳英薛权强伟丽兰忠...
    323-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气液相变过程中,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团簇,并产生分子间氢键,从而影响了羟基的振动频率.尺寸不同的团簇体系内氢键网络特性不同,红外吸收频率可反应OH所处的相邻氢键以及周围氢键的环境.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不同尺寸水团簇的稳定结构和红外频率,分析了红外振动频率与团簇尺寸之间的演变关系.结果 表明随着尺寸增大,内部水分子结构可能发生转变,(H2O)n团簇结构趋向于紧密的球形,并且伸缩振动频率向低频演化.研究结果可为通过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和确定团簇尺寸提供参考依据,并有可能用于水分子团簇在近壁区核化和生长过程的量化检测.

    水分子团簇红外振动频率团簇尺寸冷凝

    不同溶剂改性壳聚糖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管春雷王娜娜张亚非王剑峰...
    327-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市售壳聚糖为原料,用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作为溶剂利用溶剂热法改性壳聚糖,用400mg/L的酸性大红染料为目标的污染物测试改性后的壳聚糖的吸附能力,发现用乙醇作为溶剂改性的壳聚糖具有最高的吸附能力,最高可达80%,远远高于未改性的3%和活性炭6%的吸附能力.通过XRD、FT-IR、SEM、BET等表征手段发现,改性后的壳聚糖的孔径更趋向于均一,孔径为11nm,改性壳聚糖以后对规整孔径的优化,有利于吸附废水溶液中特定大小尺寸的染料胶束团分子.

    壳聚糖乙醇改性吸附酸性大红

    基于自组织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BOD软测量

    丁海旭李文静叶旭东乔俊飞...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化需氧量是污水处理过程中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神经网络软测量是解决其在线测量困难的主要方法.污水处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前馈神经网络由于缺乏动态性而难以保证对其的测量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自组织递归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了内部的反馈连接以增强网络动态性能,通过评估神经元的互信息关系和激活强度以增长或修剪规则层神经元,采用梯度下降学习算法进行参数更新,并结合自适应学习率以提高收敛精度.通过对实际污水厂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结构更紧凑,对出水生化需氧量的预测精度更高.

    生化需氧量自组织递归模糊神经网络互信息自适应学习率

    基于反向分子对接的凹叶木兰和中缅木莲抗肿瘤活性研究

    苏博源刘岩薛彦宇张严...
    337-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凹叶木兰和中缅木莲在西南地区作为传统药用植物对于许多疾病有着较好的治疗价值,如行气平喘、化湿导滞、疏肝理气等功效.然而这两种传统药用植物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我们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中的反向分子对接方法,结合PharmaDB药效团数据库对凹叶木兰、中缅木莲中所提取的18种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或抗癌研究,并分析化合物与相关癌症靶标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Discovery Studio 3.5软件的ADMET模块分析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性质.结果 表明:14种化合物与相关癌症靶标蛋白具有一定结合性,其中5种化合物与相关癌症靶标蛋白结合的最好,经过药代动力学和毒理预测筛选出4种化合物在抗肿瘤活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值得进行下一步的药理实验.该结论为凹叶木兰和中缅木莲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凹叶木兰中缅木莲反向分子对接抗肿瘤

    危化品堆垛双目测距中改进的SURF匹配算法研究

    刘学君袁碧贤晏涌魏宇晨...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堆垛安全“5距”是保证危化品存储安全的重要因素,双目视觉测距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本文针对危化品堆垛测距中双目立体匹配算法受货物特征点相似和光照影响的特点从而影响精度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邻域的改进SURF匹配算法,该算法对特征点进行位置约束,解决传统SURF算法容易受局部区域像素梯度方向影响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匹配效果.实验表明,该算法使得匹配准确率基本保持在98%,特征点数量相对较少时,准确率能达到100%.

    危化品堆垛5距测量SURF匹配算法自适应邻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