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应用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刘营

月刊

1001-3695

arocmag@163.com

028-85249567

610041

成都市成科西路3号

计算机应用研究/Journ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以其新颖性、技术性、实用性、工具性、知识性于一身,设置众多栏目,信息量极大,反映并涵盖了当今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主流技术、热点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是一份极具收藏价值的技术刊物。本刊读者对象为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各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及相关管理、情报工作者订阅、收藏。本刊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多个检索数据库收录,在国内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犹豫模糊语言的多阶段多属性决策方法

    耿秀丽马阳
    484-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确定语言条件下的决策问题,考虑专家偏好的阶段性差异,提出基于犹豫模糊语言的多阶段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为了更准确地表达专家在决策过程中的犹豫性,采用犹豫模糊语言来表达专家的评估信息;其次考虑阶段权重的波动性,运用基于专家阶段性偏好的信息熵方法构建阶段权重优化模型确定阶段权重;然后利用最大化偏差法来求解属性权重,并采用基于平均解距离评价(EDAS)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以某企业选取物流商问题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多阶段多属性决策犹豫模糊语言信息熵基于平均解距离评价

    基于局部类内结构的鉴别性字典学习方法

    陈子鎏胡高鹏王晓明黄增喜...
    489-494,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支持向量引导的字典学习(support vector guided dictionary learning,SVGDL)的鉴别约束项只体现了大间隔原理,而没有很好地利用数据空间内在结构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鉴别性字典学习方法——基于局部类内结构的鉴别性字典学习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大间隔原理和局部Fisher线性鉴别分析作为鉴别约束条件来指导指点学习.通过建立一个局部类内散度矩阵来编码数据空间的分布结构,增强了挖掘同类数据空间局部结构的能力并进一步地表示了编码向量在数据空间中的局部相似性.为了评价提出方法在图像识别上的表现,在几个常见图像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与大间隔方法相比,在平均识别率上有着明显的提高.

    字典学习协作表示支持向量机局部Fisher鉴别分析图像识别

    面向复杂路网低频GPS采样数据新型地图匹配算法

    黄振锋乔少杰韩楠元昌安...
    495-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低频采样交通轨迹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准确、高效地对复杂路网中产生的海量低频浮动车数据进行地图匹配对出租车载客热点和路线推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改进算法,对缺失的轨迹数据和路网数据分别使用插值和均值化的方法进行补全,利用Geohash技术对路网和轨迹数据进行存储和搜索,充分考虑车辆速度和道路限速因素,使用轨迹点后向向量和路段向量对路候选段进行分析,设计综合评价函数得到最优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垂直投影算法和曲线拟合算法进行对比,所提曲线拟合算法准确率较高,时间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地图匹配复杂道路网络低频浮动车数据曲线拟合Geohash

    基于国产众核架构CESM中有限差分计算优化

    陈宏博钱雪忠甘霖徐敬蘅...
    50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CESM中的有限差分算法并行过程中存在内存读取冗余过大、通信开销过高的问题,设计出根据数据结构进行数据重构、计算核心捆绑、流水线通信等多种并行优化方案.弥补了申威26010处理器在数据读取过程中缺少共享缓存区、带宽利用率不高等不足,缓解了申威26010处理器在有限差分法求解过程的通信瓶颈.对CESM中以有限差分法为核心计算的两个函数,在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及优化策略拥有21.2倍的性能提升.

    通用地球系统模型并行计算异构众核处理器有限差分算法高性能计算

    基于容器的轻量级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测试床研究

    张仁斌赵季翔杨戬吴克伟...
    506-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工业控制系统(ICS)测试床部署成本高、网络拓扑简单固定、难以共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器的轻量级ICS网络安全测试床构建方法.该方法将田纳西—伊斯曼过程模型及其控制算法分别封装为两类Docker容器镜像,根据Web图形化界面绘制工业控制网络拓扑,自动配置容器接口并连接成仿真工控网络,最终实现具有真实的工业控制网络数据流的ICS网络安全测试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要较少的系统资源,就可快速实现给定网络拓扑的测试环境,支持多种网络攻击测试,相比于其他ICS测试床,具有更好的资源使用、加载速度和可移植性,有利于ICS网络安全的测试、研究和教学工作.

    网络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试床容器网络Docker

    基于稳健设计的SGNS算法的超参数调优方法

    牛倩曹学飞王瑞波李济洪...
    510-516,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给定超参数的若干取值选取性能最大的为最优组合(称为直接选优法),但是此方法的稳健性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健设计的超参数调优方法(称为稳健调优法).具体地,以S GN S算法中的超参数调优为例,在词语推断任务上实验并得出:经方差分析得到S GN S算法中的七个超参数中的五个对算法预测性能有显著影响,确定为主控因子,其余两个确定为噪声因子,且主控因子中有三个对性能估计的方差有显著影响,因此,调优中仅从期望最大来直接选优是不合理的;稳健调优法与直接选优法两者在预测性能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稳健调优法对噪声因子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稳健调优法对一般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调参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稳健设计信噪比SGNS算法超参数调优词向量表示学习

    基于多数据源的论文数据爬虫技术的实现及应用

    侯晋升张仰森黄改娟段瑞雪...
    517-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使用单个数据源进行论文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存在着数据全面性不足、数据采集速度因网站访问频率限制而受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数据源的论文数据爬虫技术.首先,以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超星期刊四大中文文献服务网站为数据源,针对检索关键词完成列表页数据的爬取与解析;然后通过任务调度策略,去除各数据源之间重复的数据,同时进行任务的均衡;最后采用多线程对各数据源进行论文详情信息的抓取、解析与入库,并构建网页进行检索与展示.实验表明,在单个网页爬取与解析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技术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地完成论文信息采集任务,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网络爬虫多源数据源多线程信息处理数据展示

    5G隧道环境非平稳宽带双散射簇V2V信道建模

    周文轩周杰刘少云
    522-525,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G隧道V2V通信环境,提出了一种通用的3D非平稳宽带双散射簇信道模型.在该模型中,接收信号为视距(line-of-sight,LOS)传播的分量和通过双散射簇模型传播即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传播的分量之和.为了研究散射簇的非平稳特性,引入生灭过程算法来模拟散射簇在阵列和时间轴上的出现和消失过程.通过推导空间互相关函数、时间空间自相关函数和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等相关统计特性,研究了散射簇的非平稳特性对MIMO信道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与先验结果较匹配,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实际5 G隧道环境下的V2 V通信.

    双散射簇信道模型5G隧道V2V通信环境生灭过程非平稳特性

    压缩感知框架下宽带功放预失真模型

    高明明张春雨南敬昌
    526-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频功放的非线性特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预失真系统采样率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宽带功放预失真模型,即在反馈回路采用基于正弦调频(SFM)信号的调制宽带解调(MWC)对信号进行采样,再用变步长广义自适应匹配追踪(VS-GSAMP)算法对信号进行重构,降低反馈回路采样速率,提升线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提高信号重构精度的同时,NSME(normalized mean squared error)显示较MP、GMP模型提升了2~3 dB,ACPR(adjacent channel power radio)约改善了21 dB,该方法能够使系统在较低的采样率下获得良好的线性性能.

    功率放大器调制宽带解调压缩感知数字预失真

    基于车路协同的地下停车场车辆定位算法发散性研究

    肖广兵王蓝仪孙宁季淦...
    530-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GPS信号弱或不可用场景下(如隧道、地下停车场等)智能车辆的高精度定位服务问题,分析了一类基于车载网络通信(VANET)的无线定位算法,通过车辆—智能路基之间的信息交互,以解决现有车辆定位过程中有效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但考虑到车辆移动造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车辆与智能路基之间的非对称通信时延往往被忽略,导致协同定位模型过于简化,造成车辆定位精度的损失.通过刻画车辆—智能路基之间的非对称通信模型,从数学角度分析验证了现有车辆协同定位算法的发散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非对称通信延迟的条件下,对车辆的定位误差会逐级收敛;但在考虑非对称延迟的条件下,则呈现指数级振荡发散.

    车路协同高精度定位车载自组织网络非对称通信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