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应用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刘营

月刊

1001-3695

arocmag@163.com

028-85249567

610041

成都市成科西路3号

计算机应用研究/Journ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以其新颖性、技术性、实用性、工具性、知识性于一身,设置众多栏目,信息量极大,反映并涵盖了当今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主流技术、热点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是一份极具收藏价值的技术刊物。本刊读者对象为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各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及相关管理、情报工作者订阅、收藏。本刊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多个检索数据库收录,在国内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WPLoss:面向类别不平衡数据的加权成对损失

    姚佳奇徐正国燕继坤王科人...
    702-704,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别不平衡数据是指不同类别的样本数目差异很大,AU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是衡量不平衡数据分类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AUC不可微,研究者提出了众多替代成对损失函数优化AUC.成对损失的样本对数目为正负样本数目的乘积,大量成对损失较小的正负样本对影响了分类器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的成对损失函数WPLoss,通过赋予成对损失较大的正负样本对更高的损失权重,减少大量成对损失较小的正负样本对的影响,进而提升分类器的性能.在20newsgroup和Reuters-21578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WPLoss的有效性,表明WPLoss能够提升面向不平衡数据的分类器性能.

    不平衡分类加权成对损失AUC优化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生成式文本摘要研究

    黄佳佳李鹏伟
    705-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单文档中生成简短精炼的摘要文本可有效缓解信息爆炸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压力.近年来,序列到序列(sequence-to-sequence,Seq2Seq)模型在各文本生成任务中广泛应用,其中结合注意力机制的Seq2Seq 模型已成为生成式文本摘要的基本框架.为生成能体现摘要的特定写作风格特征的摘要,在基于注意力和覆盖率机制的Seq2Seq 模型基础上,在解码阶段利用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刻画摘要风格特征并用于指导摘要文本生成;最后,利用指针生成网络来缓解模型中可能出现的未登录词问题.基于新浪微博LCSTS 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刻画摘要风格特征、缓解未登录词及重复生成问题,使得生成的摘要准确性高于基准模型.

    文本摘要变分自编码器Seq2Seq模型覆盖率机制指针生成网络

    基于标准置换检验的差异序列模式挖掘算法

    吴军欧阳艾嘉张琳
    710-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去除差异序列模式挖掘算法返回结果中的假阳性差异序列模式,提出了一个基于标准置换假设检验的算法SP-DSP.该算法首先运用GSP算法挖掘频繁序列模式,然后基于growth rate阈值生成差异序列模式候选集,并运用标准置换检验计算候选集合中每个模式的p-value,最后运用多重假设检验度量过滤假阳性差异序列模式.实验结果证明SP-DSP算法能够去除掉一定数量的假阳性模式并尽可能地保留真差异序列模式,从而促进后续分类任务正确率的提升.

    差异序列模式挖掘模式评估多重假设检验标准置换检验

    动态环境下基于人工势场引导的RRT路径规划算法

    司徒华杰雷海波庄春刚
    714-717,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的大多数动态RRT路径规划算法不能使规划的路径远离障碍物,这有可能导致机器人没有足够的避障时间.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势场引导快速扩展随机树向目标区域生长并远离障碍物的改进RRT算法APFG-RRT(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guided RRT).为了进一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加速算法跳出局部极小值,引入了一种按自适应概率选择目标点作为采样点的策略;针对动态环境采用全局规划结合局部重新规划的方法以提高算法的实时性.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初始RRT和Goal-bias RRT,APFG-RRT的计算效率更高,内存需求更小,并且搜索到的路径能够有效地远离障碍物,提高了动态路径规划的成功率.

    路径规划RRT人工势场动态环境局部重新规划

    基于宁波城乡结合部的轨道交通接驳常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石小伟冯广京苏培添邹逸江...
    718-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大都市城乡结合部道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选取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区域,针对轨道交通节点与常规公交的自适应接驳问题,考虑到公交线网的日均满载率、线路的客运能力、线网的重复性、客流负载率等约束条件,运用ARCGIS软件强大存储与计算能力、良好的线网叠加能力以及优化网络拓扑节点不间断的客流检测分析,并基于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建设背景,探索宁波市城乡结合部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协调优化关系以及两者的接驳形态.综合运用可达性方法、最短线路标记法等,研究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线网在站点、线网运营等方面的协调优化机制;并进一步对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公交线网接驳轨道交通网优化结果进行可视化.实验证明优化后的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线网优于现行的策略方案.本研究模型调度策略能够为宁波市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管制部门提供可靠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并为其他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制定正确的交通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轨道交通接驳优化公交线网城乡结合部

    罚函数凸优化迭代算法及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胡锟张亮
    725-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建立了具有定常非线性系统、非仿射等式约束、非凸不等式约束的非凸控制问题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算法设计和求解.基于迭代寻优的求解思路,提出了凸优化迭代求解方法和罚函数优化策略.前者利用凹凸过程(CCCP)和泰勒公式对模型进行凸化处理,后者将经处理项作为惩罚项施加到目标函数中以解决初始点可行性限制.经证明该方法严格收敛到原问题的Karush-Kuhn-Tucker(KKT)点.仿真实验验证了罚函数凸优化迭代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表明该算法能够为无人机规划出一条满足条件的飞行路径.

    无人机路径规划线性化凸优化迭代罚函数

    基于公交轨迹和定位信息的地域群播算法研究

    林苗苗樊秀梅
    729-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地域群播算法大多数在WSN中使用,没有考虑到道路路网和车辆轨迹信息,没有很好地适用于车联网中的群播需求.基于目前的一些商业需求,引入了公交车的轨迹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公交轨迹的地域群播算法.第一阶段先建立公交节点的轨迹树以及相遇模型,再根据相遇图计算公交节点对目标区域的消息转发能力,选择具有更高消息转发能力的节点转发消息到目的区域.第二阶段使用稳定性指数来估计两辆车的稳定性,在目的区域的每条街道上建立一个车辆集,通过建立和维护车辆集达到群播的目的.在联合仿真平台SUMO和OMNET++下仿真,其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随着车辆数目增加,该算法在维持高的数据包投递率情况下可以将整网的传输开销降低,达到预期的目标.

    车联网地域群播公交轨迹相遇模型

    P-中心选址问题的一种降阶回溯算法

    尚春剑宁爱兵彭大江张惠珍...
    734-737,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筹学研究领域中的应急服务设施选址问题有许多求解模型,选取了P-中心模型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该问题的数学性质,并给出了证明,利用这些数学性质能对问题进行降阶从而缩小问题的规模;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基于上界和下界的回溯算法来求解该问题;最后通过一个示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该算法的原理,并证明了该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求得问题的最优解.

    设施选址问题P-中心模型降阶算法上界下界回溯算法

    带模糊需求的开放式选址路径问题的混合离散蘑菇繁殖算法

    刘凡张惠珍周迅
    738-74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带限制的开放性选址路径问题的研究,考虑模糊需求的条件下,以仓库选址成本、车辆行驶距离成本、机会损失成本、额外距离等目标之和最小化的要求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蘑菇繁殖算法的改进,使用部分映射交叉和路径重连算法代替原算法中父代更新方式;在邻域搜索部分使用概率法进行邻域选择;使用随机模拟程序对设计好的路径进行模拟,计算因服务失败而产生的额外行驶距离与机会损失成本.在保留算法原有特性的情况下使其成功应用于组合优化问题;通过一系列算例测试与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以及混合离散蘑菇繁殖算法的计算效率和优化能力.

    开放性选址路径问题模糊需求蘑菇繁殖算法路径重连算法随机模拟程序

    基于二次插值的天牛须搜索算法

    廖列法欧阳宗英
    745-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天牛须搜索算法在高维空间中搜索精度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天牛须优化算法——基于二次插值的天牛须搜索算法(QIBAS).算法在天牛进行移动后,将天牛当前位置左右两触须作为插值坐标点,利用二次插值生成一个新的解,再对比插值产生的解与当前最优解、全局最优解的适应度值,更新全局最优解.对多个单峰函数和多峰函数进行数值仿真测试,其维度分别取100、500、1000、5000、10000.仿真结果表明,引入二次插值有效提升了BAS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QIBAS在求解最优值时,其求解精度有极大的提升,收敛速度也有较明显提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得以验证.

    天牛须搜索算法二次插值高维空间全局最优收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