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建筑
江苏建筑

李剑

双月刊

1005-6270

jstjxh@homail.com

025-83278561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12号

江苏建筑/Journal Jiangsu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介绍我省建筑业科技新成就,展开学术、技术讨论交流为宗旨,为不断提高我省土木建筑科技水平,促进土木建筑业的发展,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为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合型减震设计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的联合应用

    杨晓峰刘骥汤静缪小春...
    43-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产业化的日益发展以及《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结构的防震减灾能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抗侧刚度小、轻量化、区格变形大的特征,比较适合在其内部附加减震装备实现对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控制,以提高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位移型阻尼器达到屈服点之前,可以提供稳定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以满足使用要求,屈服以后阻尼器率先进入屈服耗能状态,并同时给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速度型阻尼器只要结构产生相对位移即可工作耗能,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值得关注的是,在面向多水准多阶段的结构抗震设防要求时,单一且过高的附加阻尼比是没有更多实际意义的.文章集成这两种消能装置进行混合型减震,实现优势互补,对要求装配式框架结构保持正常使用功能的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装配式框架结构黏滞阻尼器剪切阻尼器混合型减震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

    某不对称大跨高位偏心连体结构整体设计

    杨鸿陈晓王孟君胡王朝...
    48-5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工程为不对称高位大跨连体超限高层建筑,南侧塔楼 32 层,屋面高度为 135.9 m,北侧塔楼 22 层,屋面高度为 93.1 m,两栋塔楼轴线夹角为 17°,连体位于 19~22 层,连体跨度约 45 m.两侧塔楼高度、结构体系均有明显差异,除连体外,还存在扭转不规则、斜柱、楼板不连续、局部转换等多项不规则.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是连体结构方案.根据单体的结构布置及动力特性,比较强连接、弱连接方案的优劣,最终采用强连接的连体方案.针对连体及各项不规则,进行了性能化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加强措施;同时针对连体考虑施工状态,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专项分析,实现设计、施工统筹考虑.各项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可满足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实现了建筑设计的意图.

    大跨高位连体结构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某高烈度地区196m超高层建筑加强层结构设计

    刘金龙宋九祥江韩马建锋...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某高烈度地区 196 m超高层结构为例,对该结构进行伸臂桁架加强层的必要性和敏感性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本工程加强层的设计内容及计算措施.结果表明,本工程设置伸臂桁架加强层有效提高了结构抗侧刚度,加强层设计合理,结构方案可行且安全.

    超高层建筑加强层敏感性分析高烈度

    某煤矿箱型钢筋混凝土井塔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

    吕德鹏许晓峰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动力特性是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与抗震性能评估的重要参数,通过环境激励法对拟改造箱型钢筋混凝土煤矿井塔的结构动力特性进行现场检测,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既有煤矿井塔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实测,结构现有刚度能够满足原设计要求,结构自服役以来刚度未发生明显退化,实测结构平动振型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且未发现明显异常;检测结果可以验证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既有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和抗震验算提供依据,为后期扩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环境激励法井塔动力特性安全性评估抗震验算

    南京奥体新城社区中心单榀长悬挑桁架门头结构设计

    陈竹陈大好林雯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南京奥体新城社区中心单榀长悬挑桁架门头结构选型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斜腹杆的材质、方向、布置楼层的不同,设计4 种方案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表明,各层均设置斜腹杆的钢-混凝土悬挑桁架方案在结构自重、控制变形、施工便利性方面有优势.然后,采用两种有限元软件分别模拟该桁架受力情况,两软件内力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提高抗震等级、增设平面外斜杆、梁内增设型钢等措施,提高桁架抗震能力、整体性、冗余度;楼板应力分析发现,悬挑桁架内一跨楼板在标准组合工况下受拉,楼板相应加强配筋;通过建立简化受力分析模型,对斜腹杆端部节点处进行内力分析,创新地设计了L形埋件,并对埋件、焊缝按不同受力形式包络设计;通过增大板厚、设置面外支撑梁、水平桁架,提高悬挑桁架抗侧力能力,弦杆水平向按悬挑梁设计.

    单榀桁架悬挑桁架斜腹杆冗余度L形埋件抗侧力

    苏州大学体育馆钢结构屋盖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陈杨
    68-7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大学体育馆钢结构屋盖采用空间网架结构,网架采用正放四角锥的网架结构,支撑形式为下弦多支点形式,通过抗震球形支座支撑于周边框架柱.文章采用SAP2000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屋盖进行施工过程仿真分析,结合北斗GNSS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包含顶升过程以及拆撑卸荷过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挠度值符合较好,为钢结构屋盖施工过程提供了科学根据.

    大跨度结构整体顶升拆撑卸荷施工仿真分析

    装配式轻质墙板空气声隔声性能及施工影响因素探讨

    徐华峰钱嘉伟时常杰王振东...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见类型的装配式轻质墙板在实验室以及工程项目现场测量的空气声隔声效果,发现装配式轻质墙板在现场施工中其隔声性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改进建议,有助于保障室内声环境质量,减少邻里之间的噪声干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装配式轻质墙板空气声隔声现场施工声环境质量

    通信单管塔预应力拼装基础设计

    汤伟方陈太平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建站快速、重复使用的原则,对通信单管塔独立基础进行预制拼装改造设计,文章提出一种预应力拼装基础,解决了建设单位建站快速、安全及简单的要求,而且搬迁容易,可以重复利用.通过在工厂各组件的浇筑、养护,合格后运输到现场,根据各组件预埋件的对应情况进行吊装安装,3 h即可完成基站基础的安装.此种基站形式真正实现现场的快速、安全安装,而且对现场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不高,实用性极强.同时,因基础是在工厂内部预制,所以质量更有保障.尤其是此基站面临搬迁,可在铁塔拆除完毕后迅速拆除基础,并运往别处进行安装,可重复利用,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铁塔基础独立基础基础设计

    一种无凹槽壁的预制预应力叠合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研究

    张明明张瑜开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试验研究和现场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无凹槽壁的预制预应力叠合梁柱节点的应用情况.在试验研究方面,通过对 3 个试件的低周反复试验,研究试件的破坏形态、耗能、延性和强度指标,并提出试验结论;在现场实践方面,通过具体工程案例,阐述无凹槽壁的预制预应力叠合梁柱节点在节点优化设计、钢筋连接、模板安装等方面的实施情况.通过两方面内容阐述无凹槽壁的预制预应力叠合梁柱节点的可行性.

    无凹槽壁预制预应力叠合梁YK可调钢筋组合接头

    高海拔地区公路设计优化及路面施工控制

    李赓郭瑞东扎西达瓦
    86-8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某旧有公路设计优化为例,通过勘测调查原有公路现状,发现既有公路技术参数不能满足现有设计规范要求.优化设计旧有公路的挖填方及特殊路基,对路面进行方案比选,通过计算确定结构层,分析路面施工状况,确保工程质量.结果对相关高海拔地区旧有公路的再设计和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可提供有益借鉴和经验.

    高海拔公路设计优化路面施工控制